紫薇殿的正堂上,一名中年贵妇正自优雅地用着晚膳,她正是当今的后宫之主长孙皇后,其身旁,年方五岁的皇九子李治乖巧地捧着个小碗,努力地跟筷子搏斗着,可搅乎了半天,都没能真正吃上几口,即便如此,长孙皇后也自不为所动,就这么任由刚学会用筷子的小李治自个儿折腾个不休。
“娘娘。”
就在母子俩安安静静地用着膳之际,却听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中。内侍监徐恩已从殿外行了进来。
“嗯,陛下翻了那一殿的牌子?”
见得来者是徐恩,长孙皇后立马便搁下了手中的筷子,不动声色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话。陛下今晚并未翻牌子,此时正在两仪殿书房中,与今科状元赵彦秉烛夜谈。”
这一听长孙皇后有问,徐恩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给出了个说明。
“赵彦?可是写了《玉箫情缘》的那位么?”
徐恩此言一出,长孙皇后的眉头当即便是微微一扬。
“是。”
赵文振近来名声极大,不过却是毁誉参半,在不清楚长孙皇后对其观感如何的情况下。徐恩又哪敢胡乱置评,此时此刻,也就只能是简洁地应了一声了事。
“本宫知道了,你且去忙罢。”
长孙皇后沉吟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没什么特别的交待,也就只随口吩咐了一句而已。
“诺。”
这一听长孙皇后对赵文振留于宫中一事竟是毫无交待,徐恩心中难免有些个惊疑不定,但却并不敢多问,于恭谨地应诺之余,就此便匆匆退出了大殿……
相较于如今还是草创阶段的科举而论,自宋以后的科举无疑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在短时间里说透,显然不是件容易之事,更别说中间还得为太宗解释各项政策的意义之所在,那无疑就更烦难了许多,这不,近两个时辰的交谈下来,竟还有着不少细节处有待探讨。
“陛下,宫中落锁时辰将至,您看这……”
翁婿俩倒是谈得个热洽无比,可徐恩却是真稳不住神了,没旁的,只因戌时末牌将至,皇城已到了落锁时分。照规矩,似赵文振这等外臣是断然不能留在内禁的。
“那又何妨,赵卿不是外人,无须守那些繁文缛节。”
太宗这会儿正值欲罢不能之时,又哪管啥宫规不宫规的。
“陛下,您龙体要紧,微臣断不敢有违朝廷律制,还请陛下容微臣暂退。”
太宗可以不在意宫规,可赵文振却又哪敢真再多迁延,没旁的,一旦被参,便是太宗只怕也保不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