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秉烛夜话(一)(2 / 2)

太宗此言一出,饶是赵文振的心性再如何沉稳,这当口上,也自不免激动得个面色泛红,无他,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些。

“哈哈……,朕得婿如此,心甚慰也。”

见得赵文振激动若此,太宗老怀大慰之下,登时便是好一通的大笑。

“微臣自当效死以报天恩。”

激动归激动,赵文振却是断然不会忘了要再度表一表忠心的。

“爱卿这话,朕信!唔,爱卿所献之策细化在即,卿可有何要补充的么?”

选婿,于天子而论,不过只是巩固政权的一种手段而已,哪怕贤明如太宗,也是这般之想法,很显然。相较而论,定边一事,在太宗的心目中无疑更为的重要。

“微臣要说的其实就一句话:雷霆扫穴以慑敌心,潜移默化以服其众。”

遍观华夏数千年历史。草原民族就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大患,真正能解决此厄的,唯有同样出自游牧民族的清朝——自康熙灭掉噶尔丹之后,有清一代。真就无草原边患之出现,其解决的手法说来其实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分而化之罢了,对此,经历过知识爆炸年代的赵文振自然是心中有数得很。

“嗯……,卿且说具体些。”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所蕴含的信息却是极多,太宗沉吟了好一阵子,还是不免觉得有些悟不太完全。

“诺,微臣便以吐谷浑为例好了,据微臣所知,吐谷浑崛起于西晋,延绵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之历史,屡为我中原王朝之边患,今亦如是,当属必灭之国也。若依旧例,灭一王而换一王,短期内,当可相安无事,可久后必又是大患,故,请恕微臣不敢苟同。”

“窃以为灭其国后,当取其国君及权贵于京。给予尊荣,但须严控其行,切断诸獠与国中之联系,而后肢解该国之大部落,多设部落头人,分封以大致相当之虚衔,着令各部落自治,又以都护府统之,若有纷争,则归都护府调停,敢有胡乱用兵者,一律以谋逆罪论处,如此,两年内,必可得暂安。”

“待得其地暂定,朝廷即可选派教谕入其地,教化各部,尤其是头人子弟,皆须入学,敢有违者,以兵讨之,但消持之以恒,二十年可望小成,四十年后,吐谷浑旧地必成我大唐之牧场焉。”

清朝统御蒙古诸部用的就是分化之策,道理很简单,分散开来的游牧民族各部不过只是一群狼犬而已,形似狼,却无狼性,可一旦滚雪球般地统合在了一起,那无疑就是可怕的狼群,再难有遏制住之可能了的,这一条,赵文振自是比谁都清楚。

“教化其众么?那倒是可行,只是所需教谕恐不在少数罢?”

大唐建立不过才十数年而已,武德年间更是征战频繁,以致于如今的大唐武风鼎盛而文风不振,朝廷人才缺缺之下,一大半的州官都不得不以武将充任,在这等情形下,太宗实在是不知该从哪找出如此多的富余文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