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第78章 发觉

九宁病好后接着赶路,发现他们在往北走。

十一郎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阿大几人安排好青竹县那边的事,追上她,告诉她江州看起来一切如常,暂时没有什么动静。

六郎幸灾乐祸地道:「都督肯定没有理会十一郎!」

十一郎没有写信过来,只有一个可能:周都督放弃九甯了,十一郎怕九宁伤心,不敢告诉她。

九宁惆怅了一会儿,瞥一眼被五花大绑捆在车上的六郎,「六哥,你祖父也没有理会你呢!你可是周家嫡出的郎君。」

六郎神色一僵,恨恨地瞪九宁一眼,闭上眼睛不搭理她。

他早知道会这样,祖父会想办法保住他的性命,但绝不会为他做出更大的牺牲,他在祖父眼中,说不定还不如一个部下!

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当面被九宁毫不留情地戳破又是一回事。

六郎气结:抓他当人质就算了,还天天过来无情地嘲笑他,九妹简直可恨!

九甯笑嘻嘻把六郎气了个半死,队伍最后面传来骚动声,两匹快马追上来,马上的骑手驰到周嘉行身侧,小声说了几句什么。

周嘉行神色微变,下令继续赶路。

九宁回头张望,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朝她点点头,示意她无事,拨马转身,和两个报信的亲随交谈几句,神情平静。

多弟凑到九宁身边,说:「慧梵禅师说,雪庭师父往长安去了。」

九宁不动声色,嗯了一声。

这不对劲,李昭把雪庭骗到长安去做什么?

不过雪庭会去的地方,除了江州……也只有长安了,他是从长安出来的,而她的生父也极有可能是长安人。

九宁想确认自己的身世,给周都督、也是给崔氏一个交代。

她离开江州后,崔家的奴仆一夜间全部消失得干干净净,崔家这边的线索彻底断了。大概是当初雪庭对他们交代过什么,只要她离开周家,他们就立刻躲起来,不给其他人探查秘密的机会。

可惜慧梵禅师虽然知道雪庭很重视九宁,但并不清楚缘由。他只能告诉阿大雪庭的去向,不知道他到底去长安做什么。

想要弄清自己的身世,九宁必须先找到雪庭。

这事她没和周嘉行说,他非常忙碌,找他禀报事情的亲随从早到晚就没断过。

九宁留心观察,看出其中有很多是战报。她很欣慰,周嘉行终於按捺不住开始占地盘了,可喜可贺,离她完成任务的那天不远啦!

她没打过仗,没干过争霸天下的事——她干不来,也实在不想干,生怕自己耽误周嘉行的大事,催促他赶紧忙他的事去,又问他在谁帐下奔走。

周嘉行回答得含糊其辞,只说他现在要去长安办一件要紧事。

「这一路大概不会太顺利,你怕吗?」

九宁当然不怕啦。

这么巧都要去长安,而且周嘉行和多弟都在身边,两人相安无事,看起来不会结仇,她高兴还来不及,怕什么?

至於周嘉行到底要办什么事,九宁撇撇嘴,没有细究。

反正她冲早会知道的。既然他们的目的地相同,那就先同路再说,不必多问。

入秋后,天气渐渐凉下来,进入中原,路旁风景不再是秀丽的山峦河谷,而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

九甯立马河岸边,只觉满目苍黄辽阔。

他们走的是官道,一路往北走,城镇村庄一座比一座荒凉颓败,许多乡村直接荒废。老百姓苦於战乱和苛捐杂税,纷纷南逃,他们在路上遇到很多逃难的百姓。

这天九甯一行人在一处岔路口打尖,看他们一行人衣饰不凡,逃难的人壮着胆子上前问:「敢问小娘子从何方来?」

护卫在九甯身旁的炎延出列,道:「我们从南边来……你们这是去哪儿?」

那人叹口气,神情是一种听天由命的麻木,仿佛人人驱使的牛马,道:「我们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今天这边打仗,明天那里打仗,没有一个太平的地方……人都死光了,他们又来抓壮丁,实在活不下去啦,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壮士是不是从南方来?南方太平吗?」

听炎延被称呼为「壮士」,旁边的阿大脸色僵硬。

炎延满不在乎,她自小跟着父亲在山里生活,理解北方百姓的流离之苦,答道:「西川不能去,那边在打仗,所有北路都不能走,你们只能往东、往南,过了江东,还算太平。」

南方和北方比起来,一直比较稳定繁荣,这也有南方始终算不得正统,角逐的各大势力主要集中在中原和北方的原因。

更多难民围过来听炎延分析局势,北方实在待不下去了,众人说起以前太平时候的往事,唏嘘不已,又哭又笑,只盼能熬到活着到达南方。

这边说得热闹,周嘉行的人立刻走过来。

他的人很多是胡人,人高马大,凶神恶煞,围观的难民畏惧惶恐,慢慢散了。

有人见九宁生得如花似玉,心中怜惜,使劲对她使眼色,小声提醒她说:「长安以北胡人肆虐,西边吐几次攻占长安,北边契丹人虎视眈眈,如今天下大乱,什么牛鬼蛇神都敢进犯中原,小娘子要小心呀!」

说着指一指不远处的周嘉行。

九宁哭笑不得。

周嘉行突然走了过来,大踏步走向和九宁说话的流民。

那流民一愣,吓得双腿打颤,一溜烟混入往南走的人群不见了。

九宁道:「二哥,他只是和我说几句话,不是探子。」

周嘉行嗯一声,吩咐自己的亲随几句。

亲随们应喏,转身取下马背上的干粮,分发给路边的流民。

流民们面面相觑,一开始不敢要,等看到几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妇人领到粮食后,这才大着胆子上前。

人虽然多,但周嘉行杵在一边,身边又有一群带刀亲随簇拥,流民们不敢哄抢,秩序井然。

亲随中擅於绘图的阿山找来一根粗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告诉流民正确的逃难路线,叮嘱他们要避开哪些地方,到了哪里可以找到吃的。

流民们感激涕零,围成一圈,仔细听他讲解。还有人掏出贴身藏着的纸张,想把路线记下来。

九甯有些感慨,周嘉行其实还挺好的。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因为周嘉行并不像雪庭那样慈悲为怀。他杀人时绝不手软,昔日部下桀骜不驯,难以管束,影响军心,他说杀就杀。攻克城池后也曾下达过屠城那样被天下士子骂得体无完肤的命令,很多人说他残暴……

但他心底始终对普通老百姓抱有一种悲悯之心。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吃过苦头,所以能理解底层百姓过日子的艰辛。

当然,也有可能是装出来收买人心、哄骗天下英杰的。

这些野心家个个脸皮厚如城墙,李司空都敢大言不惭说自己是赤胆忠肝的贤臣。

半个时辰后,他们离开岔路口。

这一回队伍后面多了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

随从正要驱赶走他们,被九宁拦住了。

「二哥,这几个人认字。」九宁怕自己多事,和朝自己看过来的周嘉行说明原因,「他们举止斯文,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流民,兴许是读书人。刚才阿山画地图的时候,我看他们神情有异,好像有些不赞同。」

阿山跟着周嘉行走南闯北,画出的地图大致不会错,那几个流民却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细微上的小错误,见识不一般。

读书人不稀罕,但能把天下局势和各地形势熟记於心的读书人就少见了。这几个流民从北方逃出来,见周嘉行往北走,又毅然决然掉头跟上他,必有缘故。

兴许能派上用场。周嘉行不像其他人那样有雄厚的背景,帐下缺人才呐!

周嘉行明白九宁的话外之音,叮嘱亲随不必理会那几个流民,不能得罪,也不用俯就,让他们跟着。

九宁不放心地道:「也不能掉以轻心,得提防他们是探子。」

周嘉行笑了一下,拍拍她的脑袋。

他喜欢看她为自己操心的样子。

流民们远远跟着他们,似乎在观察什么。

九宁让人沿途留下一些易於保存携带的食物,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做,由那几个人跟在后面打转。

离长安越近,路上越不太平。

他们遇到几次拦路劫道的匪徒,都被炎延和阿山他们轻轻松松解决了。

有些山匪脑瓜子机灵,见打不过,立刻跪地求饶,愿意归顺周嘉行。

阿山请示周嘉行要不要收下那些人。

周嘉行摇头。

阿山会意,以后再遇到山匪劫道,直接杀光。

有亲随劝周嘉行留下那些主动归顺的山匪:「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这些山匪以前也是良民,迫於生计才落草为寇,收下他们也没什么。」

战事频繁,人口锐减,盘踞北方的节镇们到处抢人充实自己的军队,管他是强盗还是平民,只要是个男人,全得入伍。

像周嘉行这样挑挑拣拣,什么时候才能像李元宗那样坐拥百万雄兵?

亲随们对此颇有意见。

周嘉行断然拒绝,道:「他们不事生产,习惯劫掠,以后投入军伍还会如此,不仅派不上用场,战场之上随时可能临时倒戈,这样的骄兵留着没有用处。」

见他主意已定,亲随只得罢了。

九甯很赞同周嘉行的做法,因为困扰所有藩镇的一大难题就是手下的部将势力过大,不服从军令,不仅仅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还常常出现部将反水的事。

曾煊赫一时的起义军首领就是被部下背叛才输得一败涂地。

谁强谁就叛主,在这个礼仪废弛的时代,「兵骄逐帅,帅强叛上」屡见不鲜。

九宁明显的支持态度引来其他人的注意和警惕。

阿山几人如临大敌,觉得她可能会影响周嘉行的决定,心生一计,每天引着她玩耍,哄她游戏,以堵住她的嘴。

九宁不肯示弱,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驳斥他们。

阿山他们不通文墨,对着她的文章看了半天,感觉她写的好像句句都很中肯,无可奈何。

九甯得意狞笑:我真的完全没有一点私心,完全是为周嘉行的大业着想,而且写的全是冠冕堂皇的空话套话,你们当然找不出一点破绽!

在和周嘉行的亲随插科打诨的期间,九宁翘首以盼,却始终没收到江州那边的书信。

六郎破罐子破摔,故意气她:「都督不要你啦……」

刚说完,一声轻响,多弟狠狠抽了他一巴掌。

六郎气急败坏,区区一个女婢竟然敢抽他!

多弟毫无畏惧地看着六郎,挥挥拳头,敢再在九娘面前提起都督,她接着抽!

六郎颓然闭嘴,好汉不吃眼前亏!

江州罕见的平静,九宁心中隐隐不安。

周都督就算真的不想和她有什么瓜葛,也不会轻易放过在他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的李昭,怎么江州一点动静都没有?

难道说李昭逃回江州后又出什么么蛾子了?

阿大安慰九宁说两地相隔千里,加上各地狼烟四起,路上一旦因什么事耽搁,四五个月音讯不通也不算稀奇,十一郎的信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他猜得不错,两个月后,当他们终於冒着风雪抵达长安时,十一郎的信姗姗来冲,送到九宁手上。

九宁迫不及待拆开信,匆匆看完,大失所望。

信上避重就轻,没提江州的事,只叮嘱她好好保重自己。

九宁提笔写了封回信,问十一郎周都督和周嘉暄的近况,其他事情她不关心,也不在意,只想确定两人平安。

信写好后,她叫来阿大:「你亲自回一趟江州。」

阿大领命,揣着信离开了。

周嘉行知道九宁此行为寻雪庭而来,特意找了家和寺庙离得近的住处。

连年战乱,长安几次被异族攻破侵占,高门大户纷纷携家带口出逃,最近契丹的南下无疑又在人们心中笼下一层阴霾,城中百姓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昔日繁华的都城不复以往喧闹,路旁行人神色匆匆。

九宁惦记着去找雪庭的事,也没心情观赏坊中风景,送走阿大,洗漱后,捧饭直入周嘉行的房间。

房里点了一盏油灯,周嘉行坐在书案前沉思,案上是一张张摊开的羊皮纸,分别是长安以北、幽州、灵州等地的详细地图,山川地貌,河流城郭,全部标注清楚,画得非常详细。

九宁猜书案上的地图一定是周嘉行靠着这些年南来北往的经历绘制出来的,不然不可能这么精确。

「到饭时了。」

九宁放下捧盒,笑着道。

周嘉行看得很专注。

她又叫了一声,他才回过神,嗯一声,捧起碗吃饭,却忘了手里拿着的不是筷子而是粗炭笔。

眼看他要用粗炭笔扒饭吃,九宁失笑,拉住他的手,掰开手指头,拿走粗炭笔,塞了双筷子给他。

「二哥,形势很严峻?」

周嘉行又嗯一声。

九甯已经从阿山他们口中得知,周嘉行不远千里来长安,是为了那个曾收留他的部族。

年少时他独自一人送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在沙洲遇险,幸而获救,救他的那个部族就是城主苏慕白所在的部族。

周嘉行已然脱离苏慕白,但是部族有难,他还是千里迢迢赶来想救。

契丹南下,苏部危在旦夕。

说起契丹人,他们原本是幽州以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还处於落后的部落制。这些年战乱频繁,许多中原人士逃往契丹,契丹中的耶律部任用汉人为谋士,开垦土地,兴建城市,和汉人通商,造契丹文字,效仿中原制定法规,实力很快强盛起来。耶律酋长不满足於龟缩一地,杀尽其他部落酋长,吞并契丹部落,并且往西蚕食女真、突厥,拥兵四十万,厉兵秣马,预备南侵中原。

苏部现在正好处在契丹人南下的路线上,部落留守的武士朝散落各地的商队求救,在外经商的人陆续赶回。

周嘉行也回来了,但并没有带多少兵马。

这让九宁觉得匪夷所思,难道他打算带着几十个随从去抵挡契丹的四十万大军?

直到抵达长安,她才看出周嘉行的盘算:契丹南下,几十万大军压境,最着急的人不是小小的苏部,而是长安的权贵皇族们,河东李元宗也肯定着急上火。他把长安当成自己的地盘,容不得其他人染指。

周嘉行这是要联合藩镇共同抗击契丹。

但他现在籍籍无名,要怎么说动桀骜不驯、各有私心的藩镇放下成见,一起阻击契丹?

不过书中契丹人这次南下入侵确实失败了,但击退他们的是李元宗,其中并没有周嘉行的身影。

现在周嘉行插一脚,也许事情会更顺利?

九甯不免想起周都督来,他一直担忧契丹南下。

周嘉行似乎并不着急,又或者说他认为着急没用,抓起九宁塞给他的筷子吃饭,忽然问:「等这边事了,你要不要去草原?」

九宁怔了怔,想起之前曾央求周嘉行带她去草原。

那时只是吃准了他这人重诺,想找个借口跟着他罢了。

「这事不急。」

九宁嘴角轻抽,这都十万火急了,去什么草原呀?

周嘉行低头吃饭。

九宁挽袖,帮他整理散乱的文书,这些事她已经做惯了,一样样分门别类整理好,趁机偷看。

没有哪封信提到鄂州或是江州,只言片语也没有。

她心下疑惑,瞟一眼周嘉行。

周嘉行刚好抬头看她,表情很认真,也很坦然。

他向来诚实,应该不会瞒着自己。

九宁放下疑虑,轻笑,挪到火盆边,盘腿坐下,张开手对着炭火取暖,道:「二哥,想要结交贵人,得先拿银钱打点,我的家当全带出来了,你要是钱不够花,别和我客气。」

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周嘉行整天这么端坐在客栈里,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能左右朝政的人?

九宁觉得他太一根筋了,有心想帮他,毕竟他早日崭露头角,对她来说只有好处。

周嘉行看她一眼,似笑非笑。

「这么大方?」

九宁瞪大眼睛:「难道我很小气吗?」

她虽然爱财,但绝不抠抠索索,出手也很大方的!

「我不是说笑,你认真点。」

她笑着道,将整理好的账本拿出来。

周嘉行最在行理账了,接过账本粗看几眼就知道这上面确实是九宁的全部家当。

他皱眉:「都给我?」

九宁笑眯眯道:「都给你。」

给你给你都给你,你快奋发向上吧,这样我才能早日解脱!

周嘉行却并没有很高兴的样子,深深看她两眼,嗯一声,收起账本。

九宁心里暗笑他言不由衷,刚才还不想要,给他还不是收了。

她低头拨弄炭火,周嘉行不怕冷,帐中从不烧火盆,到了北地也是如此。她扛不住,过来找周嘉行说话时冷得直打哆嗦。

后来周嘉行房里开始烧火盆,尤其她过来的时候,火盆里总烧着明炭。

九甯再一次感叹周嘉行体贴起来真的是心细如发,「二哥……我有事和你说。」

周嘉行扭头看羊皮地图。

这一路上都没有好时机告诉他实情,今晚再不说,九宁真的要焦躁了。

既然不想再骗他,还是早点和他说清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