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叹息复叹息(1 / 2)

大炎不良人 鬼缔 4757 字 3个月前

崔东海为官清廉与否暂且不好说,但是,在外人眼中,崔东海是当之无愧的好官。

书房不大,一张圆桌,几张椅子,一张书案,一排书架,除此之外,房间内没有多余的装饰品,崔东海坐在书案后面,整个人依靠在椅子上,紧蹙着眉头,久久无言。

此时的崔东海并没有接到圣旨时候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今日之事太过于诡异了。

倒不是说赵公公来的时间不对,对于这种在除夕宣旨的事情,不是没有,历朝历代皇帝,都曾经这么做过,无非就是趁着除夕这个节日,表扬一下手底下的官员,彰显自己对其的重视。

炼铁厂制造出来已经很久了,可是,相关的赏赐却迟迟没有下来,这也很正常,毕竟从京城到东海城路途还是十分遥远的,估计赵公公从京城出发的时候,炎武帝曾经交代过,让他掐着点来到东海城。

如果没有出叛将之子这件事,赵公公的到来无疑是对海洲这一年来工作的肯定,是莫大的殊荣,可是,偏偏出了事儿,而赵公公却毫不知情,这本身就意味着事情有变。

再结合前几日,发生在四季楼的一些事,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了。

崔东海从外放做官开始,马亮就跟在其身边,之前,崔东海不知道其身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职越来越大,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知道的东西自然越来越多,马亮是影卫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

在封疆大吏身边,有皇帝的人,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所有封疆大吏身边都有影卫的存在,而影卫原属于不良人七十二司之一,只是,后来被单独划分出来,成为了一支专属于皇帝的力量。

马亮的身手,崔东海是知道的,而马亮做事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按理说,许一凡这件事一旦传到京城,京城方面肯定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然而并没有,这让崔东海百思不得其解。

更让崔东海感到不安的是,赵公公进入海洲之后,一路走来,却没有听到任何关于许一凡的事情,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要知道,赵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他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身边跟着的也都是大内高手,按理说,不应该没有风声,然而,他却真的没有听到。

马亮去往京城,走的是官道,负责配合的是驿站,而赵公公从京城过来,走的也是官道,居住的地方自然也是驿站,两者应该在某个时间段遇上了才对,可是,赵公公却没有遇到,这正常吗

崔东海在思索一阵之后,睁开眼睛,对外面喊道“去请都蔚大人过府一叙。”

大管家闻言,转身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都蔚殷武穿着便服进入了刺史府,来到了书房。

书房当中,就崔东海和殷武两个人。

“许一凡之事你写信送往京城了吧”崔东海问道。

殷武也没有否认,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告诉殷元魁,点点头,说道“我让宋贺去的。”

“赵公公方才去你那,可能提起宋贺”

殷武摇摇头,皱着眉头说道“不曾。”

说完,殷武看向崔东海,而崔东海紧蹙着眉头,说道“马亮也不曾遇到赵公公。”

“那”

“有人不想这件事传到京城啊。”崔东海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殷武挑了挑眉头,说道“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截杀朝廷中人”

崔东海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殷武。

“难道是那小子的人”

崔东海想了想,摇摇头,说道“应该不是,他不会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

二人口中的那小子,自然是许一凡了,而他们所说的许一凡的人,自然是指许一凡麾下的护卫队和言午堂的学生了,在许一凡的身份被爆出来之后,殷武和崔东海他们第一时间对许一凡的势力进行了监视,一旦他们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这边都会第一时间受到消息的,而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来。

“那会不会是世子殿下”殷武试探性的问道。

崔东海眯起眼睛,想了想,摇摇头,说道“他没有必要这么做,他来东海城的目的,你我都很清楚,他不会横生枝节的。”

“那到底是谁”

崔东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许一凡这件事是真的吗”

“嗯”

殷武一愣,看着崔东海问道“崔大人以为”

“正值多事秋,西征兵败,有人重提十三年前的玄武叛乱,这本身就意味着有大事发生,我担心”

说到这,崔东海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看向殷武。

“有人想要谋反”殷武接话道。

崔东海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谁李建瑞,还是李刚”殷武问道。

崔东海还是没有说话,而是紧蹙着眉头,看向窗外。

先帝的突然驾崩,本身就是一个谜团,他为何在春秋鼎盛之时暴毙,无人可知,尽管炎武帝在登基之后,下旨彻查此事,因此死了不少人,可是,死的大多数宫女太监御医之类的人,谜团依旧是谜团。

五子夺嫡的戏码上演之后,朝中大臣纷纷站队,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大皇子李建民的呼声最高,一来,他是嫡长子,正所谓立长不立幼,李建民既然有嫡长子这个身份,本身就代表了一些东西,二来,李建民在文武大臣心中的地位、口碑、风评其实都是极好的,选择支持他的人不少。

除了李建民之外,二皇子李建瑞的呼声也很高,不过,因为李建瑞和李建民从小关系就好,不管他们兄弟俩谁坐上龙椅,都不会拿对方开刀的。

但是,最终坐上龙椅的确实当今天子李建业。

李建业能够荣登大宝,除了有后宫之人的支持,还有宰相徐肱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年的镇国大将军许淳也是站在他那边的,当然,许淳的站队没有徐肱那么明显而已。

当年,炎武帝御驾亲征,许淳作为百胜将军没有随驾出征,而是负责镇守后方,这本身就代表着信任,可是,这种信任却演变成为了背叛,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玄武叛乱看起来是李建民和李建瑞为了皇位而选择谋反,可是,真实的原因如何,至今是个谜团,在那场变故当中,该死的,不该死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侥幸活下来的,也一辈子不可能再开口了。

李建民的死,是悲怆的,也是必然的,而李建瑞本来应该死的,他却选择活下来了,虽然活的像条狗,可是,他却始终活着,可能,在很多官员的心中,李建瑞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一个看守皇陵的废物,能够掀起什么波澜,可是,对于像崔东海这样的大人物来说,他们从来没有小瞧过李建瑞。

朝中大臣当中,真的没有李建瑞的人吗

有,而且还要不少,只是,这些人的位置不高罢了,而炎武帝对李建瑞的态度,也十分的暧昧,自从把李建瑞贬为庶民之后,他就不在提起这件事,只是偶尔会去黄陵看看这位兄弟。

在外人看来,这是炎武帝念及兄弟情,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吗

先帝的暴毙疑点重重,玄武叛乱也疑点多多,这两件事始终没有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遗忘了。

但是,崔东海可是知道的,当年玄武叛乱,损失最大的是李建民的力量,其次是许淳的力量,最后才是李建瑞的力量,因为李建瑞的力量不在京城,而是在其属地。

千万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皇室子弟,看看李嗣源就知道了,一个在京城别人称之为脑子有病的纨绔子弟,才来东海城就给崔东海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就可见皇室子弟的城府了。

一个敢谋反,而且还差一点儿成功的人,一个本应该死,却活下来的人,如果没有点儿手段,谁相信,如果李建瑞真的想要再次谋反的话,那眼下的这一切,很可能就是他在策划的。

当然了,除了李建瑞之外,燕王李刚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