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型动力装甲去年的产量为14000部,今年则必须提升到500000部。我们已经将动员所有的产能,优先生产这种武器,但是仍然得进行一些简化工艺方面的改进。”
总装备部年度报告第174页。
肖勇看着那架神勇的攻击机,晃了晃机翼飞过海滩,似乎在向工兵们致意。
他从来不喜欢这些招摇的美国人,不过今天例外。他也抬起探雷铲晃了晃。这柄长刃在漫天照明弹的映衬下烨烨生辉。
运载更多装甲工兵的冲锋舟,直接冲上了海滩。穿着动力甲的战士们,直接穿过坑坑洼洼的通道涌向敌人沿岸碉堡带,这里的碉堡群,已然都被24小时来,不间断的各种火力铲干净了,但是工兵们还得在废墟中炸出一条通道,好让后续上来的坦克开出这片滩头。他们的任务大致如此,接下来的事,好像就和他们没关系了;尽管指挥部越来越注意到,动力甲在其他战斗领域的作用,但是就本分而言,他们仍然只是工程兵。
436型动力甲,其实是一件灯塔弃之不用的早期武器的缩水版,去掉了原有的小型涡轮发动机,而改用燃料电池驱动,其动力也很维持长时间作战。
工兵们干的正欢的时候,大量的直升机已经飞过工兵们的上方,飞机载着的是空中突击旅,他们向敌人更加纵深的地域突击。目标是摧毁敌人藏在第二道防线的巡航导弹发射阵地,那是可能威胁到海面大型军舰的火力。当然在指挥部的预估中,这次垂直打击,势必导致灯塔整个防御的总崩溃,指挥乐观地认为,作战一方,很难承受腹背受敌的绝对劣势,一定会不战自乱。
应该说,指挥部的参谋们,太缺少进攻的经验战线总是在后撤,而且想当然地将灯塔的部队狱人类军队做类比,人类军队在极端不利的态势中,很容易会趋向于瓦解。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灯塔的机械大军,并不存在精神层面垮掉的那个临界点。
它们可以彻底盲从地投入必死的战场,直到被摧毁。这期间,对手不会因为气焰占据优势,而讨到半点便宜。
所有六个登陆场的进攻,都如同肖勇所在的滩头一样,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但是决定性力量还没到来。
那些坦克登陆舰正在靠近。
第一艘野牛气垫艇冲上岸滩,免不了被遗漏的地雷炸坏了几处橡胶围裙,但是,第一辆坦克终于从气垫船里缓缓开了出来。
这辆坦克将形成这个桥头堡的一个强大支撑点,用它的火力和信息能力,支援这里的步兵,同时等待后续装甲部队上岸。
车长许许慎舟,迅速占据了距离海滩120米的一个有利位置。一座被激光制导炸弹掀掉了顶部的掩体。灯塔的碉堡全都为马克iv这样的装备而设计,所以异常高大,也非常适合坦克隐藏。当然许慎舟选择阵地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视野和射界,通讯对它而言更为重要,所以他选择了这处没有顶部的碉堡,有利于他接受各种信息,以及收发无人机。
停车稳当后,他从炮塔后方,依次释放出6架垂直起飞的无人机。
不是所有的无人机都担负侦察,这其中只一架装备有光学传感器,用来观察战场,其余只装备了共形雷达,把它们撒出去,主要担任警戒任务。
这辆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足够抵御敌人的火力,需要防范的是类似标枪这样的攻顶武器;防御无人机群,可以及时发现,并防御这类导弹。当然如果敌人有心,可以通过无人机蜂拥的位置,大致猜到坦克就在下面不远处。
侦察无人机迅速向前飞行了2公里,搜索到,正在村落废墟后面集结的敌人装甲猎手。它们不敢从起伏地面后面冒出来,那样的距离发射导弹有些勉强。
许慎舟迅速指示目标,并呼叫炮火支援。在这场战争中,坦克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兵器,而是一件多任务平台,可以担负火力支撑突击观察侦察载具信息分发等很多工作。
他将顶部自动武器站的工况调为“自动”,武器战顶部毫米波雷达将进行对空扫描,并指挥那些防御无人机。这部雷达探测距离视发动机分配的功率率大小而定,最远距离,可探测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