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蔡松坡流连于云吉班,袁隗认为他已经被消磨了志气,对蔡松坡也逐渐放心了。两大心腹之患都让人放心,袁隗开始着手于自己心中的梦想。
本来自袁隗解散了国大党议会之后,又发电报要求军阀们将各地方议会一并解散。对于不希望自己权利被掣肘的地方军阀们来说,他们是非常愿意这么做的,结果除了大蜀军政府下辖各省之外,议会全都被解散了。
见到共和政治已经渐行渐远,而自己又无力阻挡,内阁总理熊希龄和司法总长梁启超相继辞职。进步党的两位大佬去职,袁隗再无掣肘,他立刻将内阁改名为政事堂,让自己的兄弟徐海昌当了国务卿。
这个政事堂设于总统府,是总统府下属的办事机构。至于国务卿的职责,也变成了听命于袁隗,成了他的传声筒兼秘书长。本来制衡大总统的民主机构,也因此成了类似于后金朝廷军机处一般的存在,民主共和已经名存实亡。
手中掌握了绝对的权力,袁隗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很快他就推出了《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这道法律之中规定,大总统任期为十年,而且能够无限次连任,几乎可以理解为终身制。
其次现任大总统有权推荐下一任总统候选人,只需要把候选人的名字,用嘉禾金简封着,密储于大总统府的金匮石室之中,等到大总统死了再去开启。这样的做法,已经与封建皇朝的皇帝在正大光明匾后面藏遗诏一般无二。这个法律一经颁布,袁隗实际上已经成了华兰的新皇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对于袁隗抓紧国家权力,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赵守宏只是冷眼旁观。他知道袁隗的权力愈加集中,他就会愈加疯狂,距离其真正败亡也就不远了。不过这个时候,赵守宏的精力根本没有放在袁隗身上,因为在自己治下还有麻烦需要解决,因为果敢王国的高层终于出事了。
自从赵守宏上次与杨春荣和杨国正会面之后,他就察觉到这叔侄两人的貌合神离。当时赵守宏并未点破,而是让自己的势力退出果敢王国的势力范围,给杨国正两人安心,为的就是给他们提供**的条件。
自从蜀军势力全都退到皎漂港和铁路沿线之后,杨国正利用那些从华兰国内留学归来的杨氏子弟,间接控制了军政两界,他也愈发骄狂起来。身为果敢王国的摄政王,他最喜欢的着作就是三国演义,并且非常崇拜其中的曹操。如今果敢王国周边形势安定,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他开始琢磨起手中的权力来。
很快杨国正假借杨春荣的名义,规定摄政王与果敢国王平起平坐,并拥有世袭的权力。摄政王总摄军政大权,拥有对官员的任免权,并对国王的继承享有建议权,同时享有与国王同样的仪仗。
这样的规定等于是将摄政王凌驾于国王之上,自然造成了杨春荣的不满。在杨春荣的串联下,不少曾经留学华兰的官员也感觉到危机,开始倾向于国王一方。这其中最为激进的是海军司令杨桐,以及禁卫军统领杨彪这两个当年最反对中川势力的激进派。
除了军方部分人支持国王以外,政务大臣杨晖,经济大臣杨林为首的文官系统也选择支持杨春荣。海归杨氏族人之中,只有老成持重的财政大臣杨坪一系,认为派系之争是亡国之兆,因而选择了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