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二大了,也有自己心思了。
今日还同沈怀月一处踢毽球,分明就是喜欢人家。
可喜欢人家还不好意思说,又怕沈家身份地位的缘故,绕了这么大圈,将陛下和国公爷都给绕了进来,这桩婚事便也如此板上钉钉了。
这样行事虽然不妥,可太后心底还是欢喜的。
这老二究竟是个心底明白的,只是平日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太后放下茶盏。
可心思一转又到了太子妃人选上。
原本她倒是中意许相的女儿许雅。
但太子妃与旁的皇子妃不同,日后是要同东宫一道相互扶持,也要母仪天下的,时时处处行事都需小心谨慎。在她印象中,许雅惯来是这样的人,她心中也觉喜欢。可昨日举宫上下都在庆贺她的生辰,许雅竟在她面前哭哭啼啼!
东宫难,太子妃这位置亦难。
就算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应当在这个场合显露出来。
太后遂对她很是失望,也很是不满。
当即脸色便不怎么好看。
再不提太后最是迷信的。
午宴时候本是寻许雅一道说话,表示亲厚的,结果一时间只觉味同嚼蜡不说,还忽得心神不宁起来。
结果午间刚过不久,她还在殿中午休,便听到骄阳落水的消息,既而是老二将沈怀月救起。撇开这姻缘合适与否不说,总归对宫中来说,就是不平静的一日。
太后心中过不去这坎,又想起许雅在午宴时候特意到她面前哭一场。
想来这许雅的八字定是同宫中相冲,这太子妃的人选以稳妥为重,若是选个同宫中相冲的,日后还有安宁日子可过?
在太后心中,这名字便已划过。
昨夜晚宴过后,元帝特意就太子妃人选一事来凤暖殿询问太后的意思。
太后便同元帝道,陛下拿主意就是,只是她瞅着许雅的八字同这宫中似是不太搭,怕是需将这名字摘出去。
太后是元帝亲娘。
元帝自幼由太后教养长大,也深知母后的脾气,太后若是说将名字摘除,便是许相的女儿何处冲撞了太后,亦或是冲撞了这宫中,太后觉得慎为不妥。
元帝便未再多问。
太后就也没有过问太子妃一事。
知子莫若母,太后知晓她既然开了口,元帝当是不会再将许雅纳入考虑之中。
巧合得是,今日许相阖府都未入宫,听说是许相夫人旧疾犯了,都在家中守着,也请了太医去,等晚些时候太医看过,再携许金祥和许雅入宫。
太后手中轻捏茶盏盖子。
心知肚明。
要不是许雅是个不谨慎的人,要不便是许雅是个太过聪明,也喜欢揣测旁人心思的人,知晓她若是在自己寿辰时候泪盈于睫,自己会不喜,她便可在太子妃的角逐中全身而退,也不必牵连到许家。
而许相早前的积极,其实于许雅而言是件心不甘情不愿的事。
她自然愿意相信后者。
可太后心中不悦更甚,真当天家的门如此好进!
心机都耍到了她眼皮子底下,这也是许相的女儿,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换作旁人,早就给些颜色看了。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白苏墨是最合适的人选。
白苏墨是她自幼看着长大的,品性好,也端庄。国公府唯一的儿子也为国捐躯了,如今的国公府风头再盛,若是没有一个得力的女婿,在宁国公百年后也会慢慢衰败,不会有外戚之乱只说。而现如今,军中多半都是宁国公的旧部,若是白苏墨坐了这太子妃的位置,东宫稳坐泰山。
太后轻叹,吐出心中一口浊气。
可宁国公不愿送孙女入宫。
只想选个门当户对,又能入白苏墨眼的世家后辈做孙女婿。
如若不然,今日这太子妃的人选哪得这般艰难算计!
可宁国公是三朝重臣,更是如今军中的泰山北斗。便是不在军中了,军中都以宁国公为首。若是宁国公不想白苏墨入宫,她和元帝再想也不好撕破颜面强求。
早前还听说宁国公相中了褚逢程,元帝也有意将褚逢程留在京中任禁军左前卫副使,便是撮合之意,可最后似是还是不了了之。褚逢程回了西北,白苏墨的亲事仍是没个着落,上回梅老太太入宫,还说起此事,话里话外对宁国公都有怨言,也请她替苏墨看看,可她亦有她的难处。
这白苏墨的婚事,如何都得宁国公自己首肯才是。
早晚也会择一显赫人家。
只是这京中都看遍了,似是也没见得宁国公有中意的。
白苏墨的年纪在未出阁的贵女中算大的,在未出阁又未定亲的贵女中更是找不出几个。
梅老太太的担心,太后哪会不明白?
她也听闻梅老太太将白苏墨接去了梅家,想从梅家未婚配的公子哥里择一,可后来还是不了了之,也不知是宁国公眼光太高,还是真没有合适的缘故。
太后放下茶盏,罢了。
再如何,苏墨这孩子,打小她便喜欢,也合她眼缘。
早前是耳朵听不见,眼下耳朵也恢复了,应当有段锦绣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