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后自己心里不痛快,也就没有要拦着的意思。任由女儿和外孙女去了侧殿,当然了,即便是在侧殿,只有母女二人,可是鲁元公主亦是极为地谨慎。
张嫣对于自己的母亲评价又提高了几分,不管如何,自己要成事儿,娘家的势力,或者说是鲁元公主这个护身符,那是绝对不能丢的。
至于张家的其他势力,能不能归她所用,还不一定呢。祖父张耳还曾为信陵君的门客,如今,张氏虽然暂时蛰伏,可是保底的东西,总是有那么些的。
要发展自己的人手和势力,还有什么比张家人更加地称手呢?
她相信,只要自己表现出三成的把握,父亲张熬绝对会堵上百分百的家底,拼一把!四年的时间,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
转瞬间,就下定了决心的张嫣,并没有像鲁元公主所担忧的那般,不停地抱怨,而是仔细认真地问了家里的情况,父亲的身子,几位兄弟之类的,都是逐一地关心。
尤其是同母兄长,一向体弱的张偃,更是得到了张嫣极大的关注。鲁元公主一边在欣慰的同时,更多的是心疼,自家闺女,一月之前,还是只会哭着闹着要点心吃的孩子,这短短的一月,就出现了这般巨变,可见她在宫中的日子有多么地艰难了。
好在鲁元公主自己也知道,嫣儿在宫里,成长的这般快,只怕不全是因为生活所迫。只是暂时,她是真的还小。
“阿母,不是说了男人和女人睡在一起就会生娃娃么?为什么我还没有娃娃?”
鲁元公主自己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就被女儿的这句话惊出了一身冷汗,难不成……
“嫣儿,你还小,娃娃的事儿别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鲁元公主本想问问呢,可是看着女儿稚嫩的容颜和纯真的眼神,话就无法出口了,只能这般地安慰道。
“可是外祖母很着急,给了我一大堆的补药和什么秘方,汤药好难吃……”
她皱着小脸,抱怨道。
“别担心,有阿母在呢,别怕。”
不行,要和母后说说了,女儿年幼,总不能真的亏了她,谁的娃谁疼,自己不为她争取,还能指望别人吗?
所以,最后不知道鲁元公主和高后说了什么,对于张嫣,她总算是不盯的那么紧了,让人有了喘息的空间。所以说,有个好母亲,有多么地重要啊。
汉惠帝夫妇俩,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张嫣略微地比刘盈多一些感激,刘盈对于母亲,更多的是惧怕吧。父母双方都是性格强硬之人,从小的生活又是颠沛流离,虽然很早地就被立为王太子(刘邦称汉王候,刘盈作为嫡长子,小小年纪,便是王太子了。),可是,被抛弃的不是一次两次,而且还是被自己的父亲,一次次地抛下,他要是还能健康强壮地成长起来,简直就是见鬼了好吗?
再者,刘邦开创了大汉之后,有了爱子刘如意,成天地说什么“太子仁弱,不想我”之类的,刘盈要不是有个强悍的母亲,只怕早就被刘邦给废了。
这样战战兢兢的生活,刘盈还能成长到现在的这个地步,张嫣其实还是有那么点子佩服的。不提人品之类的,刘盈这个皇帝,做的像模像样的,继续地秉承着“休养生息”的政策,算是为后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张嫣很是小心地维护着自己和刘盈之间的关系,这要说宅斗啊,宫斗之类的,自己还真是不怕,可是说起治国,自己就真的欠缺了。
没有系统地接触过这种东西,仅凭着道听途说,想要担负起一个国家来,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有能力,权力欲重的外祖母和能力稍差,可容易骗的舅舅,选谁来补上这一课?
不用说,张嫣都会选择刘盈的,若是让外祖母生出警惕之心,那自己可就是“师出未捷身先死”了。有三四年的功夫,自己总能学到点东西的吧!
这般地想着,张嫣便在与刘盈的相处中,更是多了几分真心。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话说的很对,可是不管多么高明的演技,总会有拆穿的时候,唯有你自己先投入了感情,将自己骗过去了,才能去骗别人。
在这一点上,刘盈自然是不需要担心的,在这宫里,是真的很寂寞啊,虽然如今的大汉宫,只有长乐宫和未央宫,可是都是一样的空旷巨大,人在里面时间久了,如何会不压抑呢?
刘盈自己也憋屈的很,可好歹地还能用朝堂之事麻痹自己,张嫣就不行了,做针线啊,念道德经之类的,显然是不符合她的年龄啊。
所以,她只能一本本地开始看书,不管是什么书。可惜,这个时候的书,要看,那也挺不容易的,都是笨重的竹简制成,而且经过了乱世之后,简牍的保存,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