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陆挺进队(上)(2 / 2)

丁晔又强调了一边,旁边的张东海和陈大新也都点了点头。

“行,我知道了。丁晔回头带325车组先去一趟修械所,再具体了解一下这批炮弹的特性。”

“是!”

“如果确认没问题了,明天就让他们把炮弹运到营训练场去,尽早开始试验。”

陆少清安排完,丁晔等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任务看似不起眼,还有风险。但作为国军第一代坦克兵,他们也都明白,如果复装炮弹真的可行,对缓解他们未来的弹药供应问题将是件大好事。

……

1938年初,上海市郊。(是的,这是一段闪回)

一座偌大的日军兵营,不时有宪兵巡逻队绕着兵营外墙走过。在兵营大门外的墙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日本帝国陆军第15师团驻扎地”。

在这个兵营的深处,有一个被单独隔出来的小院,院门口的竖着一块比大门外的名牌寒酸的多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大日本帝国中野学校大陆挺进队”。

在这座充斥着日军各种军事设施和装备的兵营中,这个中原常见的农家建筑风格的小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院子里不仅有石磨和石碾,院墙旁边还摆放着一排常见的农具。一排泥瓦平房的屋檐上,还挂着晒干的辣椒、大蒜、玉米等农作物,这里不仅是大陆挺进队的宿舍,最靠外的那间屋子还充当着队长办公室和作战参谋室。

平时,在这里面生活训练的队员们,虽然还穿着日军的军装,但日常交流都必须说中国话。

队员都是日军大本营从各个师团中严格筛选出来的,其中不少是有一部分中国血统的混血儿,但混血的程度都被严格限定在25%以下。

也就是说,父母中如果有中国人的混血儿,是不能被选中的。当然实际上这种混血儿连参军都困难,更别提加入这个特别的“准间谍”组织了。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是混血,还有一些是从伪满洲国或台湾长大的日侨,但前提是长相不能具有特别明显的日本人特征,并且能够说流利的的中文,并熟悉一种中国的方言。

因为如此苛刻的条件,这支大陆挺进队目前只有十几人的规模。

(历史上的大陆挺进队是一个中队的规模,但除了早期各种不为人知的间谍活动外,大规模被派往中国战场作战而被中国军队认知到他们的存在,应该是从1942年前后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

除了语言要求之外,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要尽可能模仿中国人,尤其是饮食,都是以当时中国农村常见的粗粮面食为主。吃的食物,盛放食物的容器,甚至吃饭的姿势,都有明确的要求,大原则当然就是,决不允许有一丝日本人的习惯流露出来。

除了模仿平民和难民,考虑到有很大几率要化妆成国军士兵深入敌后作战,队员们在此的大一部分时间,都被用来训练熟悉国军步兵的常见单兵武器,连肩扛步枪的姿势,都要模仿中国军人的习惯。

宿舍的墙上,挂着的也都是配属给大陆挺进队的各类中式武器,队员们对中正式步枪、mp-18冲锋枪、zb-26捷克式轻机枪、m24手榴弹和“盒子炮”毛瑟手枪这些装备,比对本国的三八大盖和歪把子还要熟悉的多。

今天,是这支大陆挺进队分队完成一期训练结业的日子,队员们穿上了刚刚分发到手里的中国平民服装列队站在院子中,队长森口来到队伍前面进行结业训话和二期训练安排。

森口站定后,用非常标准的中文开始对他们训话。

“诸君,经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你们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方言和地方习俗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我们最新的几种后送情报的渠道。但是这些,都不代表你们就可以顺利的毕业。因为,最终给你们评分的人不是我,而是外面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