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魏崇稳的好心,孟晖欣然笑纳,反正只要这群人听话,他自然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这群人真正对自己心服口服。
“既然这样,那我们接下来就去司令部吧,我需要先熟悉一下情况。”孟晖打断了刘志强的赞美,轻咳一声。
刘志强立刻应了下来,殷勤的帮孟晖打开车门。
虽然这辈子是没法上战场了,但稳固后方对于孟晖而言,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
东南区域本就被魏崇稳治理得仅仅有条,哪怕战争爆发,也没有像是其他地方那般陷入人心惶惶的混乱之中。很显然,东南沿海的民众们对于挺身而出、挡在他们面前的魏崇稳充满了信任与依赖,只要魏崇稳不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那么东南区域的人心便不会散乱。
没费多少功夫,孟晖便将各项事务梳理了一遍。可以说,比起气运之子因为打压而颠沛流离、于是在面对入侵者时只能以敌后游击的策略勉强挣扎的第五个位面,这一个世界的情况当真好了不少。由于记忆觉醒,气运之子提前成长起来,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与多国联军正面抗衡,只要孟晖不拖后腿,能够安稳后方、为前线提供稳定的援助,那么这场战争大约不会僵持太久。
由于曾经经历过战乱年代,孟晖非常清楚在这段时间中会出现怎样的麻烦,又该怎样应对。在理顺各项事务后,孟晖依照自己以前的经验,提出了几项战时法令,交由一众军官参详讨论后便颁布了出去,务必要将一切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大约是与任务目标相处的久了,孟晖与自己服务的气运之子间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契合之感,于是哪怕东南区域的主事人换了一个,竟然也没有一个人发觉不对,倘若不是魏崇稳留下的军官们眼睁睁看着孟晖处理文件、颁布命令,恐怕都会怀疑自家元帅在率军战斗之余,还能有精力处理后方的事务。
在孟晖的坐镇下,东南沿海人心安定,人民生活一如往昔,各个行业运转平稳——唯一受到战争冲击的,大约就是如周德升这般做洋货生意的商人了。
在战争爆发、与西方列强撕破脸面后,洋货商人们的进货渠道便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而且,哪怕他们寻机进了货物,也依旧面临着国内市场迅速萎缩的窘境。
洋货,对于习惯于自给自足的民众们而言并非生活必需品,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考虑买几件洋货,为日常生活增添些乐趣。而很显然,战争的爆发让民众警惕紧张,哪怕硝烟与战火并没有立刻波及到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了娱乐玩闹的兴致,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钱财妥善存好,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在普通群众中的市场锐减外,就连那些平日里喜欢大批量购买洋货的大买家们,也不再继续追捧洋货了。
这些有钱有闲的大买家们大多都接受过新式教育,是有学识有眼界的文化人。在自己的祖国与西方国家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好时,他们崇尚洋货,觉得西方人的东西时髦独特,极显身份。但当战争开始后,但凡是有点骨气的人,都会选择全心全意的支持自己的祖国,因为他们知道倘若成为亡国奴,自己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战争,从来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一旦没有了金钱支撑,物资匮乏,战争自然也不得不停歇。
在这种紧要关头购买洋货,完全是将自己的银钱送给外国人,支持他们拿着自己的钱来攻打自己的祖国。很快,有识之士便在民间掀起一股抵制洋货的浪潮,让洋货商人们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不得不纷纷改行。
然而,放弃已经打下的基业,转而去别的领域与早就站稳脚跟的人争抢利润,显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在孟晖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周德升等一众洋货商人已然在上流阶层中消失无踪,而受到周德升庇护的周玲云、年翔飞他们又去了哪里,更是不得而知了。
对与年翔飞没有任何父子感情的孟晖并没有寻找的意思,他忙着代替魏崇稳处理事务,哪怕稍有空闲,也都将时间花在了舞文弄墨之上。
在那篇檄文反响激烈后,“琼枝先生”再度出山,受各大报社杂志的邀请,撰写些关于战争、时事,激励人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