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他会干什么(1 / 2)

现在形势可以理解为:池州有没有土匪、需不需要进入紧急状态,这需要池州主政官蔡攸决定。中书门下都无权决定,这是宋朝惯有的“主政副判”模式。

蔡攸才是皇帝任命的地方守臣,主政的意思是主动作为。这种情况下若朝廷也行使“主政权”就乱套了,于是朝廷行的是判、即二次判定权。事实上朝廷不能吩咐蔡攸怎么做,只可以吩咐蔡攸“不许做什么”,或是蔡攸做错后撤职处罚。

譬如蔡攸说治下有土匪就可以主动发起剿匪运动,但若闯了祸,造成粮食减产天怒人怨啥啥的,朝廷就可以说“小子你闯祸了,罚酒三杯,以后不许你动军”。

大抵就这模式。

也就是说没有池州大法官蔡攸的决定,黄文炳无权出兵,因为他此来代表朝廷。若有违反虽然杀不了黄文炳,不过只要有能力,可以把他带进池州的军队当做叛军干掉。

不过一但蔡攸做出了“剿匪开战”的决定,往后就没蔡攸什么事了。会是携带枢密院以及中书兵部双重委任的黄文炳负责调兵遣将,董平和秦明负责执行黄文炳这池州帅臣的战略。

也就是说,今日这局面成为了蔡攸和黄文炳的政治对持。一个想战,一个想稳住任期内和稀泥。

有感于蔡攸会持续维稳,坐视没铜的永丰监急的跳脚却不开战,持续把无为军困在池州穿小鞋。于是堂里的一些老狐狸认为,黄文炳授权一千骑兵部署于距离王秀很近的溪山高岗,乃是一种政治碰瓷行为!

因为蔡攸不判决王秀是反贼,黄文炳就不能开战。但有一种情况例外:皇家禁军若受到山贼主动进攻,当然就视同造反了。那就再也无需等候法官的判决,自动进入平乱环节。

“现在这样的部署,在赵某看来,军事上是败笔!乱池州者,一定是这样的属部手笔!”

和董平对视少顷后,赵诚语出惊人近乎大骂。

其他人惊骇,连蔡攸都吓了一跳,有点责怪赵诚不冷静,竟然把这种默契中的对持摊明为军事问题进行怒斥。

“你区区书生,于此种问题上乱言,质疑我无为军通判相公之决定,好大的胆子!”

董平猛然起身,真个是气势惊人。

“慢……”

黄文炳却打住了他,“董平且坐下,赵诚你把话说完,本官倒有兴趣听听你于具体问题上的说法?”

赵诚起身过去,指着墙壁上的军事区域图,“时值中秋,雨季过去,已正式进入风干物躁大风时节。事关一州之平稳,军事怎能儿戏,假设,少量山贼潜伏于高岗下,于植被密集且干枯风大的此时放火烧山,若是步兵便也罢了,我汉人军士对马术心得的缺失,我军马久未经战阵,受不得惊吓后必然马惊踢乱。如此无为军危矣。”

坦白说这里全是书生,对这些概念太过模糊,并没有具体危机感。仅仅觉得,赵诚这是从政治层面为了反对而找逻辑来套,这在大宋文人身上倒是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