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 / 2)

陶醉这才明白过来妈妈的怒气从何而来,这证实了她的猜想,爸爸在上海可能有了相好的,否则不会这么执着于上海,连小宝对他都没了吸引力,爸爸真是个畜生!

陶长明去上海,跟夏春生请假说是要去处理上海工厂那边的事,毕竟没有辞工就走太不负责任了。夏春生觉得也在情理之中,便允了假期,结果陶长明将一周假期生生拖成了一个多月,夏春生碍于情面,也没说他什么。

陶长明回来之后,和刘巧凤的吵架升了级,陶醉周末回来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两个人的骂战,有时候刘巧凤逼急了,就说要带着小宝去寻短见。陶长明这时候才会罢战住嘴。

陶醉日益瞧不起她爸,一个大男人,做事如此没有担当,简直猪狗不如!她也对母亲很无奈,不管怎么吵架,“离婚”这两个字都从来没从她嘴里说出来过,在母亲心里,离婚显然比死更为严重。

陶醉越发觉得她们住校是对的,不用每天都对着那个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爸爸,可怜的小宝,每天都得承受父母的语言暴力,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这些苦闷她只能跟常醒倾诉,常醒会从心理学和法律的角度来分析陶醉父母的这种情况,让陶醉更深刻地认识到两性关系,进一步觉醒女权意识。当然,常醒还是以安慰疏导为主,让陶醉的注意力都放到学习上。

陶醉对整个高三下学期的印象很模糊,因为好像除了书山题海,就没有别的事情给她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整天都埋头在堆积成山的书本中,在不断的做题、考试中反复循环,成绩也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只是她这波浪相对平缓,起伏不大。孙兰心则就跟惊涛骇浪似的,今天考一百,明天也许能跌到七八十,照她自己的话说,她这高三读得就像坐过山车,如果高中能上,那必定是正好到了过山车的制高点。

陶醉的成绩通常都是前五左右,三模考试的时候还考了全班第二,这是她高中生涯成绩最好的一次。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高考的日子也越发近了。陶醉内心越来越紧张,她经常会做那个到了考场上一道题目都不会做的梦,然后急得满头大汗醒来。

常醒宽慰她,不必自己吓唬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正常发挥。这一点常醒是确信的,因为陶醉是那种临场发挥型的选手,她从不在重要场合失手,不管是演讲比赛还是唱歌比赛,抑或是中考,其实都可以说有点超水平发挥了,他相信她高考的时候也同样会超常发挥出来。

7月4日,学校就放了假,让学生自我调整。离家近的学生基本上回家去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情绪,陶醉没有回家,和住校的同学一起留在学校自习。低年级的全都放暑假了,学校里只剩下了高三生,不算大的校园此刻显得空荡荡的,似乎说话都有回声。陶醉很喜欢这种状态,每天也不用上课,都是自己安排时间,她和张瑶搬到了高二的空宿舍,两人一间,相当清静,睡醒了就学,学累了就休息。

王瀚领着陶然和夏正轩给陶醉送了几个大西瓜过来,于是这几天,陶醉和张瑶就靠着西瓜解渴了。有时候周婷玉也会过来串门,陶醉会和她讨论一下数学题。数学依旧是陶醉的短板,运气好的时候能考一百二十多,通常都是一百零几分,所以她的总分总是在600分左右,这个成绩差不多就是北外前两年的录取分数线,但还有点冒险。

高考前一天下午,陶醉去自己的考场四中踩了点,回来的路上用公用电话拨通了常醒的电话。常醒接到电话之后,立即挂断了电话给她拨了回来,这样可以为陶醉省话费。两人在电话里聊了许久,主要是常醒在说,聊的都是逸闻趣事,让陶醉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了下来。

挂断电话的时候,小店老板看陶醉的眼神都异样了,只打了一分钟电话,却接了十几分钟,这样还是给一块钱,老板如何能不生气。陶醉笑嘻嘻地说:“老板,谢谢啦,这是两块钱,祝你生意兴隆。”然后放下钱离开了。

打一分钟电话是一块钱,她多给了一块钱,老板见她还算识趣,便没有追究。

陶醉心情愉悦地回到学校,吃了晚饭,洗了澡和衣服,就爬上床躺下了。张瑶还在挑灯夜读,问:“今天怎么睡得这么早?不磨枪啦?”同学之间流传着一个玩笑,临阵磨枪,不利也光,所以一定要磨到临上场那一刻。

陶醉闭着眼睛:“不磨啦,好好睡觉,明天上战场。”

“那我熄了灯,借你的台灯来看吧,不影响你睡觉。”张瑶说。

“可以,晚安!”陶醉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睡了。

一夜无梦,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一大早陶醉就醒来了,调好的闹钟还没响,天已经亮了,空气清凉,令人神清气爽。洗漱完毕,收拾好笔墨和证件,陶醉骑车离开学校,准备在校门口吃了早餐,然后去四中。四中离二中不算近,骑车需要半个钟头,她没打算坐车,因为骑车的时间是可控的。常醒本来让她在四中外面住酒店,这样方便中午休息,陶醉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四中提供了中午休息的教室。

陶醉刚出校门,就碰上了夏正轩和王瀚:“醉醉姐,我们送你去考场。”

陶醉笑了:“好啊,谢谢啊!”她知道这肯定是常醒安排的。

吃完早饭,陶醉和两个男孩一起骑车去了四中,王瀚说:“醉醉姐,中午我们给你送饭来,你别在外面吃了,不卫生。”

“不用了吧,太麻烦了。”陶醉说。

“不麻烦,高考是人生大事,一定要重视。你进去考试吧,我们先走了。”王瀚摆摆手。

陶醉进了四中,等待开考。高考的氛围渲染得格外紧张,连带陶醉刚开始也有些紧张,甚至连拿笔的手都有些发抖,不过很快她便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专心答起题来。等到交完卷,她感觉还挺顺利,似乎不太难。

考完语文出来,王瀚和夏正轩果然已经在门口等了,陶然也来了,三个人用殷切的眼神看着她:“考得怎么样?”

“还行,好像不难。”陶醉轻松地笑了一下。

大家见他这样,也都放了心,夏正轩说:“姐,我们去吃饭吧,我们在对面的旅馆给你开了个房间,你吃完饭在里面午休一下,然后再来考试。”

“是常醒让你们这么弄的?”陶醉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们。

夏正轩点头:“是我哥交代的。放心吧,钱他出,嘿嘿。”

房间已经开了,陶醉也没有拒绝,四人一起去了旅馆,这是一个标间,里面有两张床,看起来还算干净。吃了从家里送来的饭,三个人便将陶醉单独留在房里,自己跑到外面去玩了,约好到点过来叫她。陶醉安心地睡了一觉,下午去学校考政治。她觉得也不难,都是自己会答的。

晚上还是回学校去住,因为换洗衣服都在学校,没带过来,住学校也比外面安全。就这样坚持了三天,第三天下午,陶醉还比普通考生多考了一场英语专业考试。

走出考场那一刻,虽然身心俱疲,但有种肩上担子一轻的感觉,走路的脚步都轻快了起来。弟弟妹妹这三天一直都守着她考完试,令她感动莫名。

回到学校,同学们都走了,只有小部分考外语专业的学生还没走。教学楼和宿舍区都一片狼借,到处都是废纸破书,应该是考完考试的考生们发泄留下的。陶醉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看了一下生活了六年的校园,心里感慨万千,从此以后,这里就是母校了。

回到家,刘巧凤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陶醉爱吃的红烧肉,还有烧鳝段。陶醉一高兴,吃了三碗饭,陶长明则端着酒慢慢喝,说:“要是考上大学了,学费我可以给你出,但是等你毕业后要还给我。”

陶醉本来满腔欢喜,被这话泼了一盆冷水,心顿时凉了半截,说:“哦,好。”

陶长明说:“我听说美国人十八岁就开始独立了,大学生都是自己赚钱交学费,父母不会管。你也学学人家早点独立。”

陶醉没说话,她知道他说得并不对,这个问题常醒和她讨论过,那是因为美国大学学费昂贵,一年学费几万美元,普通家庭负担不起,所以大学生才需要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那些家境好的,还都是父母出的学费。陶醉只能庆幸国内的学费不贵,一年只有几千块,就算将来要还给家里钱,应该也不难,但是还没毕业就先欠上债了,让人心理压力有点大。

一旁的刘巧凤说:“别听他的,我给你出学费,一年也就是几千块吧,妈借钱给你读,不要你还。”

陶醉感激地看母亲一眼:“谢谢妈!以后我赚了钱会还你的。”

“不要想那么多,好好读你的书就行了。我女儿要是能考上大学,不是你们陶家祖坟上冒青烟?你们不稀罕,我们刘家稀罕,我去找我刘家人帮忙。”刘巧凤难得强硬了一次。

陶长明哼了一声,不说话,夹了一颗花生米去喂小宝。

陶醉心情复杂地吃完了晚饭,晚上接到了常醒的电话,他说:“你明天去学校估分填志愿对不对?我明天到家,等我回来辅导你填志愿,可能要到下午。”

陶醉听说常醒要赶回来帮自己填志愿,顿时松了口气,这样明天她就不用担心了。

第二天上午,陶醉去了学校,按照老师发的答案估了一下分,她估得比较保守,不过数学答案是唯一性的,有110多分的样子,她觉得总分应该能和平时差不多,有600分左右,北外还是可以填的。但常醒还没到家,所以她也没急于填志愿。

班上同学都在绞尽脑汁回忆自己的答案,翻着志愿参考书选学校。陶醉也在翻看着,除了北外之外,首都还有那些学校可以选做第二志愿。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