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节(2 / 2)

“快进来。”曹氏忙不迭的冲着外面说。

屋门推开,卢长东夫妻俩并肩走进来。

曹氏看着梳洗打扮完的梁桂芳,缓缓点点头。

还不错,人漂亮,身条也好,穿什么都好看。

梁桂芳走到跟前,侧身行礼一下,轻声地说:

“给三叔、三婶儿请安。”

梁安瞅着侄女颔首,算是回应。曹氏伸手把人拽到跟前,瞅着满意的说:

“不错,不错。真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衣服的料子是今年京城时新的,我凭印象给你来的尺寸,瞅着还不错。”

“很不错,多谢三婶儿。”梁桂芳再次道谢。

本来她拿的衣服都穿上了,楚嬷嬷有带去了一套新的,不仅料子摸着舒服,就是这花样儿也好看。

梁安放下茶壶,指了指身边的位置,道:

“长东啊,过来坐,你在衙门吃过没?”

“吃过回来的。”卢长东说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媳妇儿跟小姨子从辽东回来,他自然得告假先走一步。

好在他干活快,已经把今天的量提前做好,不然……也不敢冒然往回来。

曹氏拉着梁桂芳的手,笑眯眯道:

“饿了吧,让厨房做了炸酱面,一会儿就好。你们姐俩吃完,咱们好好唠嗑儿。”

“知道了三婶儿。”梁桂芳仍旧轻柔的回答。

也不知道是做了编撰夫人身份不一样,还是有些拘谨,说话竟不如以前闯实,很低调、声音袅袅,还有些可人儿。

曹氏满意的点点头,不着痕迹的捏了下梁桂芳的手,示意她做的不错。

来到京城这么久,那些夫人、小姐、少奶奶,看的不少。的确说话都这般,犹如猫儿似的。

卢长东瞅着娇妻的目光炙热,都快挪不开了。

门外,婆子求见,炸酱面好了。

姐妹俩美美的吃下一碗面条,梁桂芳长舒口气,说:

“真好吃,酱跟咱们那边的不一样,有些甜。”

曹氏听了笑着颔首,给她们姐妹俩倒杯谁,说:

“这边吃面酱,里面都放糖,所以好吃一些。不过你三叔跟长东不喜欢,嫌太甜了。”

梁桂芳听了抿唇轻笑,她还算了解自家男人的脾胃,不喜吃甜食。熬夜苦读的时候买的点心,他不饿急都很难吃下一块。

放下水杯,瞅着梁安夫妻俩,轻声地说:

“今年春耕耽误了,那些日子天冷,地里的苗儿冻死不少。临镇那边老农,后来补苗据说秋收也得损失许多。好在新皇登基,减免三年的税粮,不然……还真不好说呢。”

梁安听到侄女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看着她,关心的问着:

“丫头,你二叔家咋样了?那会儿你三婶儿往回送了一百两银子,够用不啊。”

“够用了。”梁桂芳忙点头,给了梁安一记定心丸吃。“临来之前我去了二叔家。二婶儿跟我说,那会儿药苗冻死不少,二叔上火、牙疼病倒了。”

“后来,妙儿让人捎信儿回去,问题都解决了。三婶儿让人带回去的银子,除了给二叔看病,剩下的雇长工重新补药苗啥的,绰绰有余。”

“呼——”

曹氏长舒口气,忙不迭的点头说着“那就好”、“那就好”。

“我二叔让把剩下的银子给您们带回来,我做主没同意。秋收肯定还需要钱,所以……”

梁安听了竖起大拇指,赞同的说:

“丫头做得对,拿什么拿,都是一家人,你二叔竟整事儿。”

梁桂芳听到这话,笑呵呵的点头,继续又道:

“七家屯今年都种了中药,药苗冻死那会儿,听二婶儿说村里都快开锅了。好在妙儿及时送信,柏儿在县里念书很好……”

曹氏跟梁安津津有味的听着梁桂芳说家乡那边的事,偶尔还问上一嘴。

谁家娶媳妇儿了,谁家媳妇儿生孩子了,谁家老人身体如何如何了……

梁桂兰看着亲叔叔、婶婶,心里知道他们这是想家了……

……

西南大军继续往京城的方向走,每天行军一定距离,掐算时间入秋差不多就能到了。

齐妙一直都跟独孤寒保持距离,跟着黑冰、黑晴还有几个军妓在一起。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