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药房(1 / 2)

大唐小郎中 沐轶 1612 字 5天前

刺骨的寒风穿过县中医院那空荡荡的走廊,吹拂着门诊部挂着的已经有些污垢的白色门帘,哗啦啦响着,更显得空荡荡的走廊格外的空寂。

左少阳站在药房门口,两只手插在裤口袋里,缩着脖子,有些悲凉地瞧着清冷的医院门诊部。这些年中医不景气,平时里来医院就诊的人就少,现在年边了,就更没什么人了。

从中医大学毕业,经过痛苦的求职旅程,他终于应聘来到这家中医院,在药房当了一名药剂师。原想着到门诊当医生的,尽管他老早就通过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也拿到了资格证,可单位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把他分去搞临床。

这时,从门诊部里挑门帘走出一位老妇,佝偻着背,头发在寒风中有些散乱,一边用手在太阳穴上揉搓,一边弯着腰,把一张处方单凑到眼前费劲地看着,慢慢往划价处走去。

左少阳知道她很快会来拿药,便转身进了药房,站在窗口后面,轻轻跺着有些僵硬的脚,把手拿出来哈了口气,相互搓着。药房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小的电暖气,放在墙角的,发出嗡嗡的声音,不仅没把屋里温度升高什么,反倒让人听着心烦。

过了片刻,脚步声近了,小窗户露出了那妇人的脸,满是细细的褶皱。她活动了一下冻僵的脸,努力挤出一丝微笑:“麻烦取个药,谢谢!”

左少阳接过处方单,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将处方放在桌子上,用镇纸压住,抽出几张牛皮纸在桌上摊好,拿着小药秤开始抓药。

药抓好了,左少阳道:“阿姨,药怎么煎会吧?”

“会!这付药以前吃过。”

“哦,那就好,记住,要等药凉一些再喝。”

老妇有些诧异,瞧着他问道:“等凉了再喝?为啥?”

“阿姨,医生给你开的这药叫‘吴茱萸汤’,是治疗肝胃虚寒证的,您平时经常干呕,头痛,是吗?”

“是啊,——咦,小伙子,你咋知道哩?”

“刚才我看见您走过来的时候,不停用手揉太阳穴。嘿嘿。”

“呵呵,你说的一点没错,一吃完饭,我就想吐,又吐不出什么来,只是些酸水,头顶这个位置老痛,吃止痛药也不管用。对了,手脚冷,还拉肚子。”

左少阳微笑道:“这就对了,《伤寒论》上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方就是治你的病的。”

“那为啥要凉了才喝?我本来就肠胃不舒服,又是这大冷的天的,趁热喝,暖暖和和的岂不更好?”

“阿姨您不知道,这种药的服法比较特别。您这病是肝胃虚寒,而吴茱萸是大辛大热的药,必须要等凉了再喝,才能让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正所谓‘治寒以热,凉以行之’。这叫‘反佐’服药法。”

妇人眨了眨眼,还是一脸疑惑问:“反佐?啥意思?”

“就是反着来,——本来吧,你的病是寒症,寒者热之,要用辛热药物治疗,但辛热药物如果是热乎乎地喝下去,会引起里面寒病的警觉,不能顺利治病。吴茱萸汤是大热的药,放凉了喝,肚子里的病还以为是寒药,它本身是寒病,自然不怕,等到发现的时候,药已经把病给制服了,”

妇人听罢展颜笑道:“我明白了,热药凉服治寒病!这好比两军打仗,两军的兵士穿的衣服肯定不一样,一眼就看出来了,一旦对阵,肯定会死打硬拼。但如果我军穿敌人的服装,只用自己能辨识的标志识别,敌军就容易麻痹,等我军混入敌军内部,再来个中间开花,敌军就会大乱,这样就能打胜仗了。对吧?”

“就是啊。阿姨,你是老师吧?”

“对啊?这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你能用形象的比喻解释一个抽象的问题,这是老师经常用的法子。还有,你手指缝里,还有白色的粉笔灰呢。”

老妇忙用手搓了搓手指头,有些不好意思:“呵呵,刚下课我就来了,忘了洗手了。——小伙子你观察真仔细。”

“我们学中医的,给人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诊病第一法便是望诊,如果观察不仔细,就不能全面地掌握病人的病症了。”

“对对!小伙子你说得好,以后一准是个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