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2 / 2)

两人上楼吃饭,倒是顺利。

逛了半日,天色渐晚,两人才慢悠悠走路回家。

刚刚到家,轩儿正在院子里由纪唯抱着闲逛,看到两人进来,高兴的朝着林天跃伸出了手。

惹得纪唯颇为不满,“没良心的。”

到底不甘心,朝着轩儿屁股上拍了一下,又舍不得,只轻轻碰了下。

纪桃看得忍不住笑。

林家院子里还是一如既往的温馨,田氏和柳氏两人相处得越发好,当然了,这里面肯定有柳氏特意培养感情的原因在。

纪唯每日最喜欢抱着轩儿闲逛,不过如今,已经好久没有出门了。

还是每日都在下雨,反正地上湿漉漉的就没干过。

天气也湿冷起来,如今赈灾还要加上衣衫,就是纪韵的施粥棚子里,也每日发一百件衣衫,大多数都是这么来的,惹得城里的布料和衣衫都贵了许多。

一直以来,京城中的百姓对待灾民,大多数都是友好的。但是这份友好随着灾民在城外住的时间越来越久,随着因为灾民到来和旱灾雨灾带来物价飞涨慢慢降低,如今许多京城里的百姓,对灾民丝毫没了好感,巴不得他们赶紧离开。

京城里平静的表象下,其实一点也不平静。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似乎两边打起来也是情理之中,当纪桃听说,纪韵粥棚隔壁顾大人家有灾民在闹事时,居然丝毫不觉得奇怪。

最近她发现,这些灾民在接粥时,若是少了或者稀了,更甚至是给他盛粥的婆子动作慢了,表情不对了,灾民就不高兴了,纪桃在时,好几次都差点闹起来。

说实话,这些大臣自发施粥,米粮比朝中发得好了不知多少。

灾民闹事时,打死了顾大 人家专门给人盛粥的婆子,据说是不小心推了她一把,婆子就撞到了头,就这么没了。

此事一出,无论是施粥的主人和帮忙煮粥的仆人,都觉得一阵心寒,似乎是帮忙帮得久了,就成了理所应当。

于是,当天就有许多粥棚关了,仆人都回了府,只有少数几家实在心善的还是一如既往。

纪韵家中的事情乱七八糟,干脆也随着众人停了,还来问过纪桃,她的药汤要不要停。

纪桃每日一桶药汤,如今已经加到了三桶,许多人过来当驱寒的姜汤喝,经常一到那边就没了。

纪桃倒是觉得无所谓,就像是那些人以为的,当个姜汤喝其实也行。于是她的药汤还是一如既往的每日都有,她再不怎么去,遇上雨小一些时,也随着拉汤药的人一起去看看。

今日就是,外面的雨倒是不大,淅淅沥沥的,来打汤药的人都是冒着雨来的,纪桃和杨嬷嬷站在一旁的棚子里,看着众人打了汤药,有人千恩万谢的离去,也有人行色匆匆,端了就走。

也有人似乎知道她是汤药的主人,特意给她道谢的。

所以,当有人站在汤药不远处并不上前,看着纪桃这边掉眼泪时,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纪桃一抬眼就看到了怀里抱着个孩子的年轻妇人。一身衣衫褴褛,身上还打了好几个布丁,头发枯黄干燥,似乎也是因为这个,头发凌乱了些,眼睛看着纪桃,眼泪控制不住般一滴滴往下掉。

她这一身打扮,就算是在城外的灾民中,也算是最穷的那波了。

纪桃眨眨眼睛,发觉自己并没有看错,站在不远处看着她哭的人,确实是……柳香香。

她几步上前,担忧问道:“表姐,你怎么来了?”

纪桃说话间,眼神往她怀里的孩子扫了一眼,突然伸手去摸,一片滚烫。

“孩子病了……”柳香香的话里带上了哭音,还有些绝望。

纪桃见雨势加大,拉着她进了棚子,再次给孩子把脉。

孩子瘦巴巴的,跟轩儿看起来差不多,这种天气,身上却只穿了一件单衣,难怪要生病,实在是可怜得很。

纪桃见她实在担忧,拿出银针给孩子扎了几下,道“表姐,你怎么来了?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的?”

闻言,柳香香哭得更凶。

“大牛哥他病了,我们没有银子请大夫,如今还在城外的棚子里,表妹,你能不能帮我救救他?”

纪桃挑眉。

柳香香这么远到了京城,就算是想要让袁子渊来接也没那么快的。救自然是要救的,不过大牛哥是什么人?看柳香香这样,分明就是和她口中的大牛哥很熟啊。

纪桃想了想,道:“你找到表姐夫没有?”

柳香香摇摇头,“我刚来没几日,一到京城,大牛哥就病了,我不知道可以找谁帮忙,后来听说这边天天有药汤可以领,本来我只是想要领些回去给大牛哥喝,日子久了,听说熬汤药的大夫姓纪,我就猜到可能是你,于是我每日都来……”

纪桃随着她往外走,想了想道:“我好像知道表姐夫如今住在何处,你要不要让他过来?”

柳香香摸了摸脸,又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满是补丁的衣衫,轻声道:“改日吧,今日这样,不想让子渊看到。”

她的语气里满是不自觉带上的期待。

看到她这样,纪桃本来想要直接告诉她袁子渊现状的心顿时就软了。

随着柳香香越走越偏僻,大概两刻钟后,到了个低矮的棚户前。

此时柳香香怀里的孩子高热也好了许多。

纪桃弯腰进了屋子,里面黑暗,并没有窗户,木板简易搭起的床上,躺着个呼吸微弱的人。

纪桃上前把了脉,沉吟道:“表姐,你怎么打算的?”

“大牛哥知道我要来京城,说他也要来做生意,我们俩同路。这一路他照顾我许多,我本来打算找到子渊后就和他分开的,没想到刚刚一到这里,他就病了,我们俩都没有银子,他这几日都喝得是你那里端来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