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 / 2)

众人心想,这番薯可终于来了。

在崔棱的摧残下,他们听见番薯二字,脑子里最先冒出的不是别的,正是番薯的种种做法。

此种心态下,听见崔棱念着裴寓衡经过观察得出的结论,“七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得百斤,味甜饱腹,可当民生之食,做旱潦凶歉赖以生之物……”均神情恍惚,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听见了什么,这个番薯可比稻米、小麦?原来它不止好吃,作用更大啊!而且又易种植,今年华南正大旱,若是将番薯送到华南去,岂不是解了燃眉之急!

崔棱误我!

一个个官员克制着自己,一位问完,下一位接着问。

“此番薯一年可种几次?”、“什么?三次?种植方法裴县令都写在折子上面了?”、“一亩产量几何?”

“肃静!呈番薯!”

一筐番薯被拉至大殿之上,女帝将折子看完后,让各位官员自行传阅,而后道:“萧监察史,我命你即日起赶赴咸满县,亲自调查番薯一事。”

萧子昂出列,“臣领命。”

至于坐落在咸满县的贸易区,那就不用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亲自安排,以萧子昂的心智,自会体贴为女帝查探好。

下朝后,女帝点名要吃番薯,还将那一筐番薯送予了朝中几位老臣,以显天子德威。

老臣们收到番薯,无不感激,立即翻出崔棱写给他们的信,点名要吃番薯粥、番薯糖水……

然后自己厨房为难的表示,就一个番薯,做不了那么多。

他们挥手,大方表示先做一道,剩下的等明日去崔棱那寻,随即吃的欢快。

可宫里的御膳房苦了脸,他们没见过番薯,不会做啊!万一弄不好整出毒素出来,脑袋还想不想要了,只能舔着脸寻到了宫燕儿这。

要进女帝嘴里的东西,宫燕儿自然上心,亲自去了趟崔府,在崔棱哀怨的目光下,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一筐番薯,又将裴寓衡整理的番薯大全之书一并带走。

等她回了宫,一边力道适中地为女帝捏着僵硬的脖颈,一边将今日去崔府的笑谈同女帝说了,尤其说到自己要番薯,崔棱老大不乐意,还是崔珺瑶出面自己才拿到番薯,将女帝逗得开怀大笑。

“他啊,也罢,他平日里也就好喝点绿蚁酒,吃些新鲜玩意,你还同他抢甚,那裴淳元已经将番薯种子一并送来了洛阳,很快就能种出番薯,不急这一时。”

女帝换了个姿势,她语言淡淡,似乎并没有像朝中众臣一般因为番薯而开怀,至今还觉裴寓衡种出番薯又写些吃食做法是在好大喜功。

宫燕儿从善如流开始为她捏起小腿,额上红梅愈发鲜艳,嘴角微笑的弧度没有一丝改变,她道:“陛下有所不知,淳元给崔府送了一牛车的番薯呢,哪里缺燕儿这一筐了。”

“你倒是同裴淳元亲近。”

屋里伺候的宦官、宫女因女帝这一句吓得瑟瑟发抖,双腿控制不住地想要跪在地上,可宫燕儿似是早就习惯了,为女帝换了一条腿继续按摩后,低着头道:“他可是陛下选出的金科第一,而且陛下说错了。”

女帝从斜卧着改成坐直身体,“哪里说错了,还是燕儿春心萌动了?”

宫燕儿退至龙踏旁优雅地跪了下来,“我并非是同淳元关系好,而是同他家表妹七娘玩得好,陛下所有不知,淳元写的那些吃食做法,实则是七娘求着他写的,两人郎情妾意的,燕儿可不想插入到二人之中。”

“哦?可是你说救了均瑶那孩子一命的七娘?”

“可不正是,燕儿从崔府出来时,还拿了一本淳元所做的书,”她让小宫女将那书呈上来,亲自递给女帝,“陛下,你且瞧,这上面的作者写着两个人,这七郎就是七娘。”

女帝拿起觉得哗众取宠的书,翻开一看,果真内侧写着两人的大名,再细一瞧,背脊挺直,认真阅读下去,紧绷地眉眼骤然舒展。

比起用官话书写的折子而言,这本书先是道明了如何拿到的番薯,又将整个种植过程,甚至老农的自暴自弃尽数写之,而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后面详细写着如何种植番薯,甚至有几种方法是老农自行研究出来,也一一道之,到最后,他话锋一转,写得尽是番薯的妙味,“你可觉得裴淳元夸大了番薯的作用?”

宫燕儿微微侧头想了会儿说道:“想必是不敢的,番薯种子已经运到了洛阳,待其长出一目了然,燕儿觉得,可能这次,真的找出了新型作物,先恭贺陛下了。”

女帝将书放置枕头旁,示意宫燕儿自己累了,宫燕儿退出后,依旧摆着微笑脸,让御膳房过一个时辰再送饭。

自这日起,洛阳兴起了一股番薯热,先是女帝对番薯郑重相待,几乎日日都要听专门种植番薯的人回话,而后达官贵人痴迷于番薯变着花的做法,等一层一层传到百姓耳中,他们只知番薯绝味,却不知究竟是何物。

而人们总是觉得达官贵人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是以经常会在酒楼看见他们询问是否有番薯。

在女帝默许之下,裴寓衡所写的那本原没有名字,专门介绍番薯的书,也被崔棱着人誊写了许多本,送给了自己的密友。

这可让不少朝中大臣眼红了,这崔棱!那时候一天一封番薯食谱的给他们,如今记载成册却没有他们的份了,说什么也不能被落下,于是纷纷动用自己关系,得到了一本。

这本无名之书就这样被你偷摸抄上一本,我悄悄誊写一本而流传开来。

从上到下,就连酒楼大厨都请人为自己抄上一册,可又不识字,这抄也没用,便请了说书先生讲给自己听,裴寓衡那一连串不带重样的夸赞,击垮了吃不到番薯,又惦记的众人。

而此书作者淳元和七郎之名,也让百姓们耳熟能详。

那从咸满县贸易区满载归来的胡商,正想吆喝自己收到的番薯,便被高价哄抢一空,一拍脑门,立即返回咸满县。

咸满县贸易区最中央的摊位外,排了长长一溜队,全是前来买番薯的人,可再一望去,摊位后除了一位俊俏的少年郎,再无其他人,甚至,桌子上除了笔墨纸砚再无其他。

“七郎,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多定几斤番薯?”

宣玥宁头也不抬拒绝道:“规矩都写着呢,限购!”

那人被后面的人一催促,只好拿出飞票,利索与宣玥宁订立合约,掏出大半身家就只得到一张轻飘飘的纸,而且番薯还不能立即拿到手,可这样也不能消灭他们的热情。

排队的人愈发多了起来,很多闻讯赶来的胡商都怕自己买不到番薯。

宣玥宁稍一抬眼打量,看见仿佛无穷无尽的人,压下自己要得意翘起的嘴角,眼尖的从远处人群中看见一抹青袍,招呼来一直守在她摊位旁的衙役,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小木板交给他让他发下去。

这才道:“诸位,天色渐晚,今日就交易到这里,明日大家拿着木板过来,按顺序将番薯卖给大家。”

拿到木板的商人们见上面写着数字,便放心的散了。

有跟宣玥宁这几日混的熟的胡商,大胆问道:“七郎,你这番薯还有多少?给我们透个底,也好让我们心中有数不是。”

宣玥宁笑笑,“保管够你的。”

“得嘞,有你这句话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