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 2)

八零年代金满仓 烟秾 9214 字 4个月前

"我爸爸不是请了年休假吗?"杨宁馨哭笑不得,思想观念不同可真是没办法,她觉得挣了钱就该要享受,可是老一辈只想着要存钱,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一分钱不花,看着钞票心里头就觉得舒坦。

"我……早点回去销假也行。"杨树生也心疼,他五十多块钱的工资到这里,还不够一天的花费,房间八块钱一天,这顿饭菜就花了三十多块,晚上还得吃饭呢,怎么够花。

"爸爸,我们又不会每餐都吃这么贵,这是外滩这边的特色餐厅,所以才会价格贵一点,咱们回复旦那边吃食堂不就很便宜了?"

"小六,招待所里边的菜也很贵!"

"……"

一家人都齐心协力的想回去,杨宁馨也没得法子,只能听从他们的选择,下午带着去城隍庙豫园那边看了看,第二天就去南京东路,各种买买买,自家要吃的要穿的要用的,另外买些小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到了城隍庙,杨国平倒是挺高兴的,里边有庙会,有不少节目,玩杂耍的把那火球吞进去吐出来,惹得周围看热闹的一阵阵惊呼,那边有小猴儿拿着笸箩围着游客们讨钱,还有化妆成美猴王猪八戒的,扛着金箍棒九齿钉耙在人群里走来走去。

除了杂耍艺人还有说相声唱越剧的,老年人喜欢看戏,即便听不出越剧究竟唱了些什么,可坐在那里听着咿咿呀呀的唱腔,看着演员头顶上明晃晃的首饰,瞅着描眉画眼的面孔,就是觉得心里头舒服。

在这听戏的阁子里,杨国平和王月芽坐了很长时间,津津有味的看着戏台上的一切,就连工作人员问他们要不要喝茶都没怎么注意,杨国平点点头,工作人员赶紧给倒出两杯茶:"两位老人家,一块钱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杨国平和王月芽这才缓过神来,一听到要收两块钱,两个人都惊呆了。

"这茶咋要这么贵哩?"杨国平有些懵,可还是从衣兜里掏出了两块钱交给服务员,出门在外,不能让人看轻了不是?

王月芽啧啧的叹着气:"那闺女是故意的,问话的声音实在太小了,她也不事先告诉我们这茶是要钱的。"她端起茶杯看了一眼,里头的茶水碧清颜色,茶叶片儿很小,看上去应该是不错的,她抿了一口,觉得清香扑鼻,勉强安慰自己,这大城市一块钱一杯的茶就是好喝,比家里的老毛叶好喝多了。

杨宁馨带着杨树生和廖小梅在外边逛了一圈,折回戏台这边找到杨国平和王月芽,两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投诉这一块钱一杯的茶。杨宁馨笑了笑:"爷爷奶奶,一块钱一杯是最便宜的了,它家还有五块十块的哪。"

应该是服务员察言观色,瞧着杨国平和王月芽的穿着打扮不像是有钱的主儿,所以才倒了碧螺春,要是换成别的名茶,大红袍之类,只怕杨国平和王月芽会心疼一个月都睡不好觉。

听说还有更贵的,杨国平和王月芽才闭了嘴,心里觉得很庆幸。

"那个闺女还是个心善的,没下狠手。"王月芽喃喃说了一句。

"可不是,而且这一块钱一杯的茶也挺好喝的。"杨国平端起茶杯,把剩下的一点点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这可是一块钱,连茶叶他都不想放过。

杨宁馨笑了笑,带着杨国平和王月芽走出了戏台,一家人把城隍庙剩余的部分逛完就去了隔壁豫园。

虽然说是逛豫园,其实主要还是到外边的商店买东西为主,这时候还是各种散户,没有形成豫园商城这种统一管理的关系,但商品可不会比前世少,各色各样,什么都有。

黄金、餐饮、百货什么的,应有尽有,特别是这里有不少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东西小巧精致,卖的价格也不贵,实在是拿回去送人的首选。

在豫园逛了一圈,看了一下那江南奇石玉玲珑,又看了看小刀会的点春堂,沿着曲径走了一圈,杨国平的轮椅搁着碎石头有些颠屁股,他提议歇一歇,杨宁馨就带着大家去了商店那边买纪念品。

老上海的雪花膏包装得很好,上头画着一个穿旗袍的美人儿,看了就有购买的欲望,廖小梅一口气买了十瓶:"你两个婶婶,我娘家姐姐侄女她们,每人也得分一瓶,剩下留了给我自己用。"

"妈妈,你买这么多干嘛,到时候可难提了。"杨宁馨哭笑不得:"到了南京东路,那里想买的东西更多了。"

"那我在这里不买别的东西了,让你爸她们去买。"

廖小梅听杨宁馨这么一说,心里头也有些懊悔,只不过买都买了,也不好退货,她没有再说多话,拎着那十瓶雪花膏跟着大家走,觉得手里沉甸甸的,果然后悔。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买,手里有钱,买起东西来就舒心,要是这也惦记那也要考虑,转一大圈都买不到什么。

杨国平他们本来就有些心疼花钱,听着杨宁馨说去南京东路有更多的东西好买,对于豫园商店里的东西就有些看不上眼,转悠了许久,才勉强买了些零碎小玩意,统共都没超过十块钱。

推着杨国平从豫园商店出来,看到有卖糖人糖葫芦的,杨宁馨买了几根,每人分了一根吃得津津有味。杨国平感叹着说要不是糖葫芦不好带,他要买一包上海的糖葫芦带回去给院子里的小孩子吃。听杨宁馨说也得要三毛钱一根,他乖乖闭了嘴,似乎自己身上带的钱已经不够花的了。

"爷爷,去南京东路那边,我给你钱,你只管买。"

杨宁馨看着杨国平那精打细算的模样,哈哈一笑,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自己一定要挣大钱,挣到让杨国平王月芽他们花钱不心疼的那种地步。

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南京东路旅游这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因为南京东路的游客太多,而且需要逛的商场也比较多,几个商场逛下来已经走得筋疲力尽。饶是廖小梅对于上海新款的时装感兴趣,可是逛了上海一百和永安以后,就觉得自己的腿脚已经不听使唤了。

"哎呀呀,东风商场跟这里的百货公司相比,那可是只占了一个脚。"

廖小梅看着那似乎一眼望不到头的柜台,摇头叹气:"这里东西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要选什么才好了。"

杨宁馨本来是想让廖小梅挑几件合适的羊毛衫回去,可是品种款式太多,廖小梅挑花了眼,根本拿不定主意选哪一件,看着这件也好看,那件也行,问了问价格却又不敢再看:"好贵,真的太贵了,比咱们那里的大衣还卖得贵。"

"不管怎么着,也该买两件回去啊,要不是就白来了!"杨宁馨拖着廖小梅的手投入战斗,杨树生和杨国平王月芽已经放弃了这场斗争,三个人坐在商场门口:"你们去,我们在这里等你们出来。"

杨树生拉住廖小梅,从衣兜里掏出三十块钱塞给她:"拿去买衣裳。"

廖小梅娇嗔的看了他一眼,那眼风儿跟她的年纪似乎有些不相符合,看上去倒似那二八芳华的少女一般。

杨宁馨笑了笑,心里头有情意,自然就会显得年轻,廖小梅这眼神,看上去一点都不别扭,给人一种很舒服温馨的感觉。

带着廖小梅走到三楼女装部,四处转了转,最后杨宁馨拍板给她买了两件羊毛衫,一件开衫,一件套头,颜色雅致不花哨。廖小梅穿到身上在镜子前边左转右转看来看去,什么都满意,就是价格不满意:"一件要十来块,太贵了!"

"妈妈,这哪里贵啊,你穿着那么好看,一点都不贵的。"

杨宁馨笑着跟那个售货员打了个招呼:"阿姨,麻烦帮我装好一下,我要给我妈妈买下这两件羊毛衫!"

"哟,侬真是好福气啦,有这样乖巧孝顺的女儿。"

售货员操着一口夹杂着上海话的普通话,一个劲的夸赞起杨宁馨来:"这么小的小姑娘,就晓得要给姆妈买衣裳啦,真是老可爱老灵泛了。"

廖小梅心里头得意:"我们家小六可真是孝顺得很。"

搞定廖小梅的衣裳以后,一切就好办了,买土特产带回家,只在上海一百的一楼转了一圈,就什么东西都买好了:五芳斋的糕团、高桥松饼、大白兔奶糖、梨膏糖,杨树生瞧着爹娘都是买了些小东西,索性买了几只北京烤鸭——虽然烤鸭来自北京全聚德,可毕竟是在上海买到的,算移民,半个上海特产。

一家人在南京东路上边逛了大半天,又折着去了上海市博物馆看了看,杨国平见着那些古代的桌椅手工就移不开眼睛:"这些东西做得可真是精巧,手艺实在太好啦!"

他把脸贴在玻璃上,眼睛盯住那些精美的手工,流连忘返。杨宁馨推着轮椅在后边也跟着欣赏了一回,只不过她只是觉得这些东西确实不错,可要她说出到底哪里好,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逛博物馆比逛商场要轻松,毕竟博物馆里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商品陈列让他们眼花缭乱,每一间展览室都只有那么寥寥可数的几样东西,一件件看过去,节奏平缓而雍容,每一件展品都沉淀了历史的记忆,闪耀着光华。慢慢看下来,会让人的心有一种洗礼感,不自觉滋生了一种我国地大物博,有幸生在华夏的那种与有荣焉。

前世杨宁馨也来上海博物馆转悠过,每次都是博物馆有什么活动,几个同学一起,嘻嘻哈哈的浏览一遍展品,出来的时候脑海里只有些许浮光掠影。然而在这一次她才彻底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可能逛博物馆是需要沉下心来看的。

她想到了刚刚遇到邱成才的外婆时,她建议来看上海博物馆,这果然有一些道理。

到达上海的第四天,杨宁馨报到注册,杨国平和王月芽没有跟着去,毕竟轮椅不好到处去挤地方,廖小梅和杨树生跟着一块儿去了。

报到大厅里到处都是人,不少都是直接拎着行李过来的,大厅里到处都堆着箱子袋子,就好像走进了火车站的货运站。

报到流程在门口写得清清楚楚,杨宁馨拿着录取通知书按着指示一步步的过去,走到填写个人资料的那个桌子,那位老师拿了她的资料一一核对,忽然吃了一惊,抬起头:"你是六八年出生的?"

杨宁馨点了点头:"没错。"

那位老师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看到她的这模样确实也不像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脸上还有些许稚气,惊叹着问她:"你跳级了?年龄这么小!"

"我念书念得早,跟着哥哥们去学校的,后来老师看我能跟上班,也没让我回家了。"杨宁馨笑着解释了一番:"还过半年我就十四了,不小啦!"

那位老师低下头,提起钢笔唰唰唰的在杨宁馨的报名单上写了一行字,然后把报名单交给她:"你继续朝那边桌子走,让宿管处的老师给你分配房间。"

杨宁馨拿起报到单朝前边走,瞄了一眼上头那行字:该生年龄甚小,务必多多关注。

她的心顷刻间就暖洋洋的一片。

没想到复旦的老师竟然这样体贴关心学生呢,这一句话虽然看似简单普通,却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一份情意。

宿管老师在报名单上盖了章,然后递给她一把钥匙:"你自己去找宿舍楼吧,经济学院那边的西一宿舍楼,你住一楼吧,要不是提开水瓶上楼下楼不方便。"

这也想得太周到了,可是开水瓶她肯定能提得动的啊!

杨宁馨接过钥匙,朝宿管老师笑了笑,继续朝下边移动……转交团档案,她年龄不够,还没入团,接下来的办公点是粮油关系户口关系的转接,这是广大学子最重要的一环,杨树生手里捏着镇里开的户口和粮油关系的证明,心里激动万分。

"爸爸,你把那个证明给我。"

排队轮到了杨宁馨,杨树生听着女儿的声音,赶紧把证明递了过去,手都有些颤抖。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他的小六终于鲤鱼跳龙门,成了吃国家粮的城里人。

接收户口粮油关系是最后一站,把证明交到那位老师手里,报名单也盖上了最后一个印章,报到注册正式完成。和前世的大学报到相比,少了一些环节,比如说交保险费,购买生活用品等等。

报到厅的门口贴着复旦各个学院的地址图示,还有宿舍楼示意图,杨宁馨仔细看了看,找到了自己的宿舍,和杨树生廖小梅拎着被窝铺盖一块儿朝宿舍里走了过去。

绿树掩映中,一幢幢红砖宿舍楼格外显眼,宿舍的一楼有宿管阿姨住的房间,只不过因为今天是报到注册的日子,宿管阿姨对出出进进的人没有像平常那样上心,根本不盘查,只是两个人坐在桌子前边嗑瓜子闲聊,看上去很惬意。

杨宁馨背着铺盖进了宿舍楼,住一楼果然有优势,不需要爬楼,节省体力。

一零三的房门半开着,看起来已经有人进去了,杨宁馨推开门,就看到宿舍里站着两个人,正在打量着宿舍里的六张木板床。

听到门响,那两个人转过头来,一个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头发烫成大波浪,还搽着口红,看上去很时髦,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披肩长发梳得整整齐齐,细眉细眼的还挺耐看,她的肌肤特别好,瓷白颜色,两颊微微透着红,不知道是本色还是上了点腮红。

这应该是一对母女。

"姆妈,你选好没有?"

年轻姑娘有些不耐烦,皱着眉毛问了中年妇女一句,她妈妈看着杨宁馨走进来,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丢到了靠窗户的上铺:"囡囡,你就住这张床好啦。"

"爬上爬下的,有啥子好捏。"年轻姑娘不满意的嘟囔了一声。

"囡囡,上铺总好过下铺,以后人家不想上去的时候坐你床上怎么办,侬也不晓得要讲讲干净伐?"

母女俩说话的速度非常快,杨宁馨只能勉强听出点意思。

前世的她虽然在上海念大学,可却没机会学上海话。那个时代的年轻上海人大部分都用普通话交流,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两个上海姑娘,可念了四年大学,听她们说上海话不超过十句,还是那次两人急了眼吵架,用上海话叽叽咕咕的争辩,听得她和另外一个室友一脸的莫名其妙。

她们俩大概在争论要住哪张床?

在杨宁馨看来,住哪张床根本没什么要紧,不过就是睡觉的地方而已。她根本不在乎靠窗边的床位,光线不好其实不是要关注的重点,最要紧的是要选对"床伴",要是上下铺关系不融洽,以后的大学四年肯定会过得非常痛苦。

上铺住的如果是个活泼的姑娘,喜欢在床上翻来滚去,下铺的人就会受到池鱼之灾,特别是睡眠质量不好的,上铺哪怕只是翻个身,都会让下铺再也没办法入睡。

杨宁馨看了一眼宿舍里的几张床,她觉得自己应该要避开这个讲究的上海小姑娘,她把铺盖扔到了靠窗的对面那张床上:"妈妈,我就睡这里。"

廖小梅赶紧跟着走了进来:"小六,你咋不睡下铺呢?万一从床上滚下来怎么办?"

"是啊,小六,你可不能睡上铺,掉下来就糟糕了。"杨树生也走到了床铺边上,伸手去摸上铺的那根铁栏杆:"好像有些矮,拦不住人。"

"哎哎哎,这是女生宿舍,你这个男人怎么能进来呢?"

尖锐的声音响起,就像有谁拿刀子在玻璃上划印子一样,咝咝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