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诸葛亮与庞统,刘璋并没有立即启程,虽然战况紧急,但他还要处理完第一次科举,才能亲赴战场。科举考试整整进行了三曰,其中的题目无非是一些治国方针与灾难来临该如何应对。不过,正因为实用姓大,考生给出的答案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
“这是什么?”看着手中的考卷,刘璋哭笑不得的问道:“奉孝,当天灾来临前向天诚心祷告,这有用么?”
“有用,在死前能有一点慰借!”郭嘉接过考卷,脸上也有些无奈,可他看见考生的籍贯,不由笑道:“主公,也不能怪此人。蜀中人崇信鬼神,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他应该去学校再深造!”将卷子丢在一旁,刘璋又拿起了一份考卷。他都怀疑是不是黄承彦几个老头在玩他,拿来的考卷中,竟然十有**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主公,其实这些人的答案,倒也有些亮点,否则黄老先生怎么会送给您看!”郭嘉拿起一份考卷道:“就说这位考生吧!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要注意教化,让百姓都明白礼仪,天下就不会乱了!”
“屁话!”刘璋摇头道:“仓禀足而知礼仪,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还礼仪?见鬼去吧!再说教化,他说了该如何教化么?大而空泛!这种人做清谈客还行,又岂能做官?若让他做官,只能是误国误民!”
“不至于吧!”郭嘉皱眉道:“大汉几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却也未见有什么不妥。”
“平时没有不妥,但如今正值战乱,就大大的不妥了!”刘璋摇头道:“最早提出克己复礼的就是孔家,可这么多年来,孔家人在干什么?就说最出名的孔融,也不过是一个清谈客。吹牛的本事不弱,干起事实来,却没有半点本事!就说当年黄巾之乱,若孔融有点魄力,拿出钱粮收拢管亥,数万大军唾手可得。有了数万大军,无论是投靠他人,还是守卫北海都绰绰有余,可他竟然据城而守,差点被管亥干掉!这种人,我要来何用?”
“主公所言甚是!”郭嘉将考卷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张。一张张考卷,在刘璋几人的审阅下被否定,而刘璋看着越来越薄的试卷,心中却有些无奈!
突然,贾诩惊道:“主公,这里有一份试卷很有见地!”
“哦?”刘璋闻言精神一震道:“快拿来我看!”
“是!”贾诩连忙将试卷递给刘璋,刘璋接过试卷慢慢品读起来。试卷中,考生对刘璋的政策进行了点评,甚至还指出了不少疏漏。看着这份试卷,刘璋就仿佛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痛快。
“好!果然是好文采,好政略!先将此人的卷子放下,待看完所有试卷,再决定他的名次!”整整看了三遍,刘璋才将试卷放下。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肯定不是寂寂无名之辈。他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将试卷放了下来。
将试卷一份份读过,刘璋越读越兴奋,原来黄承彦等人将最好的答卷都放在了下面。郭嘉与贾诩也时不时找出一篇妙文,还有几篇让刘璋都不得不拍案叫绝。花了整整三天功夫,刘璋才把试卷阅读完毕。拿着三四份最出众的答卷,刘璋犹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排名次!
“主公,既然不知道该如何排名,不排便是,何须如此忧虑?”郭嘉实在不懂刘璋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才排一个高下!
“不能不排!”刘璋笑道:“奉孝,你知不知道,科举考试第一名代表什么?”
“这…”郭嘉想了想道:“难道是天下第一?”
“对!正是天下第一!”刘璋道:“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踏上天下第一的道路,我要用天下第一,鼓励天下人学习!我设立了十门科考,而这十门代表了十个领域。每门的第一名,都是这个领域的天下第一!”
“主公好算计!”贾诩笑道:“世人爱名利,没有人可以不把天下第一放在心上!若按照主公的设想,我军治下的学风将大盛!”
“文和所言不差!”刘璋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从今曰起,国家会出现文第一,武第一。既然有了官方标准,天下人还不为了这个第一,争得头破血流?故而,这个名次必须要排出来!奉孝,文和,你们给我一些意见!”
“主公,我看就这人做第一名吧!”郭嘉从试卷中挑了一份道:“此人不光文笔出众,还言而有物。他提出的几点漏洞,都有办法附上,比其他几份略强些。”
“能得奉孝赞赏,看来此人应该不凡!”刘璋接过试卷,翻到考生的姓名、籍贯,读道:“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竟然是他?难怪有如此文采!”
见刘璋满脸惊喜之色,郭嘉笑问道:“主公知道此人?”
“当然知道!”刘璋道:“此人也是荆襄才子,虽不如卧龙、凤雏,但比起石韬、孟建也不逞多让!荆州有传言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此人!”
“此人竟有如此之名?恭喜主公又得一大才!”听了刘璋的话,郭嘉也满脸欣喜,谁也不会嫌人才多!
反正也不知道该让谁第一,刘璋决定先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出名的人物。继续翻着试卷,考生的姓名、籍贯一一印入眼帘。第一个被刘璋看中的考生,竟然是马良的弟弟马谡!不过,既然马良出现了,马谡自不可少,最让刘璋兴奋的人是另一位大才!
“蒋琬将公琰?!”看着试卷,刘璋的手都有些颤抖。蒋琬方正威重,是继诸葛亮之后的蜀国丞相,其能力或许不如诸葛亮,却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接着,刘璋又打开了另外一份试卷,上面赫然写着南阳郭攸之!
“主公又发现了人才?”见刘璋脸上的惊喜越来越盛,郭嘉与贾诩面面相觑。
刘璋没有回答二人,而是笑道:“这次科举,蒋琬为第一,马良为第二,郭攸之为第三!”
“这…”郭嘉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公,蒋琬与马良不相上下,您这么排,我们没有意见,可马谡的答卷还在郭攸之之上,您这么排就有些不妥了!”
“没有不妥!”刘璋笑道:“郭攸之的文笔的确不如马谡,可他的策略都是实干之策,没有华丽的篇章,却充满了朴实,我军正需要这种人才!至于马谡,虽然言之凿凿,但不可行之处太多,以他的能力,还需要多加磨练才能大用。否则,他的成就顶多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