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2)

珠联璧合 泊烟 3240 字 12天前

***

澶州距离京城不远,京城也正在下一场大雪。大周连续颁布的国策,还有新皇帝富民安民的想法,正在把饱受战火荼毒的中原百姓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四处都是一派崭新的气象。

秋芸走进慈元宫的正殿,抖落身上的雪花,说道:“皇后娘娘,瑞雪兆丰年呢。”

柴氏正捧着一卷经书看,脚边放置了几个炭盆。皇宫的墙壁里有火龙,但她还是裹着厚厚的毛裘,眼也不抬地问道:“是啊。皇上还在滋德殿议事?”

“嗯,说是关于新年里赐宴封赏的事儿。皇上有意让郡侯回京,可是……”秋芸抿了抿嘴,没敢说下去。

柴氏静静地翻过一页:“你不说我也知道,胡弘义和王汾肯定率着一帮臣子反对。”

从澶州回来之后,胡丽妍就没再进过宫,而柴氏也听到了一些微词,说她拆散了胡家的千金和祁王,胡弘义肯定是不乐意,还往薛氏那里跑了几趟。薛氏是个没主意的,胆子又小,自然不敢主张。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眼下令她头疼的倒是另外几桩事。

前夜皇上来慈元宫,提了李重进和宋延偓两人,都是关于婚事的。李重进想娶薛锦宜,而宋延偓想招赵九重做女婿。原本是两桩好姻缘,可她昨日叫了淑妃来慈元宫,淑妃却说薛锦宜也看上了赵九重,正要找机会跟她说。

这下可就难办了。

李重进算是自家人,在救萧家脱离京城的时候立了大功,皇帝也很看重他。他难得开口要个女子,身份也不算很高,皇帝当然是点头了,还想让她这个皇后去保媒。而赵九重呢,近来风头很足,朝堂内外都说他有萧铎的风范。其实不止宋延偓,有很多朝臣私下里都想招赵九重为婿,毕竟萧铎那边是不敢妄想了。

宋延偓眼光独到,不介意门第,若是成了,也的确算一段佳话。可偏偏薛淑妃的心头肉薛锦宜又喜欢赵九重。

柴氏便派人去问赵九重自己的意思,赵九重却两家姑娘都看不上。淑妃那边还好办,与薛锦宜说说,没准还能配李重进。而宋莹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姑娘,宋延偓又是股肱之臣,回绝宋家的理由如果不正当,想必会伤了老臣之心。柴氏的头都大了。她幽幽地叹了口气:“秋芸,你派个人去滋德殿盯着,等皇上那边有结果了就告诉本宫。”

“是。”秋芸应道。

作者有话要说:  老船长,带带我,自由地飞翔~

第116章 进京

滋德殿内, 萧毅第五次摸着自己的膝盖, 只觉得一阵阵地疼。一旦风雪天, 他的风痹之症就越发严重。人真是不服老都不行。原本关于萧铎的事还要压一压, 但岁不我与。

宋延偓说道:“太原郡侯在澶州的政绩有目共睹,为何不能调他回京?”

胡弘义说:“宋大人是否太心急了?澶州城如今还未全面建好, 太原郡侯调回京来,澶州刚刚稳定的局面岂非付诸东流?”

“那照胡大人的意思是, 澶州一日未建好, 太原郡侯便一日不得离任。那等澶州建好了, 胡大人也还会有别的说辞吧?”

“宋大人什么意思?说我故意阻扰太原郡侯入京了?”

周宗彦站到争执的两人之间:“二位都冷静一些。”

旁边的吴道济看向萧毅, 皇帝微仰着头略有所思。其实把萧铎调到京城不难, 难的是要如何安排他的位置。皇帝是有意立储的, 但是这个心思一旦表露出来,必然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 毕竟萧铎跟皇上并没有血缘关系,皇上有亲子在。如何同时保全这两个人, 会是大难题。

赵九重和李重进两个人站在一众喧嚷的大臣后面。李重进时不时地侧目看赵九重一眼。赵九重平日里寡言少语,就算是众臣议事, 他也是入定,沉稳得不像话。偏偏在战场上又像换了个人,骁勇无比。而且这年轻人长得真是好, 如一把藏着锋刃的绝世宝剑。

薛锦宜喜欢他倒也是人之常情。

殊不知现在京城里有多少的大家闺秀,都盯着这个年轻人呢。

赵九重表面上看着好像没有认真听诸位大臣的意见,实则正默默地在心中盘算。他显然是拥护萧铎的, 对于赵九重这样的人来说,追随明君才是他毕生的抱负。血缘什么抛开不提,能力才是第一要务。如果萧铎最后无法当皇帝,而是让祁王当了皇帝,估计后果会同汉隐帝一般,大周会被各国给瓜分了也说不定。

他记得那年东征跟着萧毅的时候,从这个戎马一身的皇帝身上学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乱世之中,为强者一定要能保护绝大多数人。个人荣辱得失,放在天下面前又算什么?

所以萧毅一定会选个合适的接班人,而不是盯着血缘这种东西。

座上的萧毅觉得膝盖的疼痛好些了,看着面前的众人,缓缓说道:“朕要封太原郡侯为晋王,任开封府尹,判内外兵马事。”

“皇上,您一定要三思啊!”胡弘义等大臣立刻跪了下来,齐声劝道。晋王一直是王爵中最尊贵的封号,皇帝此举虽没有言明,却已经奠定了萧铎的地位。

萧毅摆了摆手站起来,旁边的宦官连忙过来扶着他:“朕已经三思过了。你们争来争去,无非是说萧铎非朕亲生。然而尧舜之时,何曾以血缘来相继皇位?择贤者能者而居之,才是政权传递最根本的要求。朕了解自己的儿子,昨夜也与祁王谈过。自汉隐帝手里接过这破碎的江山之后,虽有意养民富民,然则数十年来的战火萧条,并不能在一时起色。也许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但朕老了,也许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若后继之君无能,百姓还要受多少苦难?”

“陛下,臣等惶恐!”吴道济等大臣也都跪了下来。

“朕说的是实话,纵然你们不爱听,但自古谁无一死?帝王也不会例外的。”萧毅走到众臣之间,抬手让他们都起来,“北汉贼心不死,后蜀和南唐虎视眈眈。朕知道有人怀疑太原郡侯只知道打战,因此特意将他调到一片乱的澶州去。现在一年过去,他做得如何你们有目共睹。一个为政能够内外清明,为战能够攻无不克的人,就是朕给大周选定的继承人。也只有他,能实现中原一统,收复北方的宏愿。朕请你们,尊重朕的这个决定。”

“皇上英明!”满殿的大臣齐声说道。

胡弘义挺身还要说话,却被旁边的王汾一把扯住了袖子,给了个制止的眼神。

从滋德殿出来,胡弘义道:“王兄,刚才在殿上你为何一言不发?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萧铎……?”

王汾道:“仅凭你我二人能说服皇上改主意吗?萧铎在澶州的政绩的确是有目共睹,在百姓之间的声望日盛。皇上立他为储,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难道你到现在还看不出来,皇上登基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他铺路?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胡弘义将身上的披风裹牢了,觉得喝了满口的风雪。轿子是停在宫门外的,从这里走过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他与王汾如今非但是难兄难弟,还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萧铎登基,只会继续重用吴道济那些人,何况萧铎的身边,本来就有李延思等人。皇帝将这些人原封不动地放在萧铎身旁,何尝不是在培养他的势力。

一只猛虎插上了翅膀,的确锐不可当。

胡弘义虽然跟皇帝有称兄道弟的交情,但他自问从来没有懂过这个男人。

从古至今,撇开禅让制,自从皇位以血缘更替之后,只有听说过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未曾听说过,将皇位交给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这样的事情,恐怕空前绝后了。

王汾看了看左右无人,拢紧披风,低语道:“别着急,北边也想让萧铎死。”

胡弘义一惊:“王兄竟跟北边也有联系?”他只知北汉跟大周是死敌,王汾所为不是通敌是什么?但他也只敢想一想,没有说出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给的好处足够多,敌人也可以是朋友。”王汾笑了笑,对胡弘义低语,“你我二人坐等好戏便是。”

***

圣旨传达到澶州,不过是几日之后。萧铎在官衙接了圣旨,整个公堂先是安静了一瞬,等到传旨的宦官将萧铎扶起来,李延思才率先喊道:“恭贺晋王殿下!”

萧铎握着圣旨,只觉得有千钧之重。他来澶州,并非没有过疑问。从到了萧家,血缘一直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也从来不敢肖想过能够继承萧毅的衣钵。潜意识里他觉得,那都是要留给萧成璋的。

入了腊月以来,他辗转反侧,甚至想过若是父亲再不招他入京,他会如何做。他想要那个位置,并不仅仅是野心使然,而是他明白,他比萧成璋更适合做父亲的继任者。养百姓,收服燕云,平定天下,这每一步都需要如磐石般的决心。若萧成璋能够做明君,他自当辅佐,可萧成璋显然难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