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碧莲知趣的闭上嘴,冯莺躺下后突然睁开眼说:“我估摸着堂姐一行二月中旬就能到了,还没预备给唐家的贺礼呢。等过了十五,你让元顺两个常去曹家的铺子看着些,他们铺子一开门就告诉我,我想着去预定一个精致些的项圈,好送给表姐的长子。”
碧莲笑着应了,嘴角微微的勾了起来。
自打丁芹住下来以后,因为风俗说正月里不能动针线,冯莺入乡随俗,没让她们学女红,每天上午认些字练会儿大字,下午就让碧莲教她们一些基本的管家常识和礼仪姿态。冯晨别的都学的很快,就是算账这块学的很慢,丁芹一个下午就学会了算盘的基本用法,她学了半个月还有些磕磕绊绊。
冯晨学了许久都不会,原以为这个就是难学,没想到丁芹一下子就学会了,心里不免有些气馁。冯莺看在眼里,安慰她:“你年纪还小,这些东西慢慢学总会学会的。你也不用特意去跟芹姐儿攀比,她原就比你大些,再者你们两个个性不同所擅长的东西也不同。”
丁芹也在一边劝道:“是啊,晨妹妹,我背诗词文章比你就差远了。”两人这么劝了半天,冯晨才高兴起来。
冯莺心里一叹,冯晨这个性要是生在大户人家就算了,这小门小户的天生就有些目下无尘的……看来以后得多让她知道些人间疾苦。
比起冯晨来,冯莺更加喜欢丁芹爽朗大气的性子,这丫头总爱说笑,平时很少见她脸上面带愁色,做什么事都透着一股青春洋溢的活泼劲儿,有了她,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的活泛起来,就连冯晨都被她传染的多了许多笑容。
只是待到十二,这姑娘就有些待不住了,跟冯莺说要回家,冯莺劝她多住几天,丁芹摇头说:“不了,快要过十五了,娘每年都要做许多元宵,她自己的话根本就忙不过来,我回去多少能帮着打打下手。”
见她这样孝顺,冯莺自然不好拦她,让碧莲把她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带回去。丁芹见自己在这用的妆奁盒子都被装在包袱里,连忙摆手:“这个就放在这里吧,以后我来的时候再用。”
冯莺笑着拍拍她的手:“这个给了你了,你带回家去用吧,只是以后再来的时候可没有新的给你了,你还得带着这个来。”
丁芹这才笑眯眯的收下,冯莺又给了她一套笔墨纸砚叮嘱道:“你的字还差的远了,在这里学的回去后还要勤加练习才好,下回来让我瞧见你的字退步了我可是不依的。”
却说丁冯氏正在家里忙着滚元宵呢,突然听到门口有马车的动静,她连忙抆了抆手就出去了,走到门口果然看见闺女正从马车上下来。
娘俩这么些日子没见,丁冯氏自然是想念女儿的,只是嘴里还是忍不住念叨:“你这个臭丫头还知道回来呢。”说完把闺女拉到身前仔细打量了一番,笑道:“在你表姐家里待了这些天,瞧着白净了许多。”
丁芹定定神,笑着给娘亲纳了个万福:“女儿拜见母亲,一别多日,母亲一向可好?”
丁冯氏呵呵一笑:“好,好,这才有个姑娘家的样子,看来在你表姐家里也没有白待这些日子。”
娘俩相见自有一番亲热之情,李树两口子把丁芹平安送到家里,回去复命不提。
对于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冯莺心里也很是期待的,听说元宵节那天街上会有赏灯大会,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去看,前世没有看过手工花灯的冯莺对此也是十分期待。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熊孩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自唐朝以来就是百姓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平时宵禁森严的传统只有这天才会被打破。
可喜的是十三十四这天连着下了两天的雪到了十五这天突然就停了。比起冯莺自个,几个小厮丫鬟想去看花灯的念头更甚。元顺两个一天往街上跑了无数次,一会是开始扫雪了,一会是开始挂灯笼了,总之来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让冯莺觉得真不让他们去看花灯的话会是一个极大的罪过。
到了十五傍晚,冯莺几个一早就吃了汤圆,然后打扮停当了,天刚抆黑的时候就出门去看花灯了。因为离得近,一行人也没坐马车什么的,就走着过去。
房嬷嬷年纪大了不感兴趣,老孙头和李树两口子也怕冷不想出来,于是冯莺便带着碧莲和一众小家伙们来到街上。出门之前她不住的叮嘱几人:“待会去了街上一定要跟紧了,不能乱跑,小心拍花子的。”
等到了街上,看到那些穿梭在人群里三五成行的士兵,冯莺突然觉得心里安稳了许多。
虽然天才刚开始黑,但是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道路两旁挂满了各种颜色款式的花灯,听说最高最大的灯台扎在城门楼那里,大家都涌着往那边走去。冯莺一行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人群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