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盛京之后,跟京城这边比起来,条件确实有几分恶劣,冬天天气冷,而且哪怕是盛京城内,也都不能算是特别热闹。
但两口子在盛京应试过的乐不思蜀,要不是当年皇阿玛下圣旨召回,可能都还不想着回来呢。
那大概是在外人看来最失意的时候了,之后的胤祯顺风顺水,从郡王到亲王,从皇上的亲儿子到皇上的亲弟弟,从闲散人员到九门提督。
福晋帮他良多,手底下的那些小兵们,哪个没有用过亲王府的冰块,哪个没有喝过亲王府的热汤。
胤祯本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会去烟花之地一掷千金,也不会耗费财银去收集古董字画,但光是通身的打扮,挂在腰间一块小小的玉佩,都会让识货之人惊诧。
勤亲王府的吃穿用度,早就已经超过了内务府提供的标准,跟曹李两家比起来,还真不能分得出来上下,两者奢侈的地方毕竟不一样。
勤亲王府,虽然四季府中都鲜花不断,而且皆为精品,家具摆件就更不必说了,但是在吃食方面,虽然金贵,但并不会浪费,不会费那么多只鸡去炖一道茄子,每顿的膳食也不会点太多,尽量不要剩下。
手头上的差事都已经做顺了,京城这两年的治安都比以前好了,谁让手下人都尤为的尽心尽力呢,尤其是洪石,自从调到他手下来当差之后,基本上是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副手,左有弘晖,右有洪石,小日子过得甭提有多自在了。
要不然他也不能有时间,一趟一趟的去宫里头找自家儿子和额娘。
儿子在上书房还得再有几年才能结业,苏日里根本就不能耽误,但是额娘就不一样了。
四哥登基的日子久了,留在宫里头的太妃们也慢慢想明白了,心态平和了,不会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折腾,这毕竟已经不是先帝的后宫了。
没儿子的,折腾多了晚年不好过,有儿子的就更舍不得折腾了,没瞧见为了把额娘接出去抚养,这些太妃们的儿子可努力着呢。
胤祯也想把额娘接出来小住一段时间,虽然额娘已是太后了,可毕竟不是四哥一个人的额娘,而且宫里头现在就算是没有额娘帮衬着,四嫂一个人也能应付。
胤祯做事情还是挺讲究的,这事儿本身是没有先例的,他没有提前去问额娘,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写折子递给四哥,而是在跟福晋商量过后,直接去找四哥说的。
九哥、十三哥,还有几位议政大臣都走后,胤祯在议政殿里磨磨蹭蹭,就是坐着不肯走。
四爷见怪不怪,“今儿想吃什么茶点,让御膳房多准备几份上来,你给几个小家伙也带着。”
弘易的口味随了他们哥俩,弘暲和弘暄据说是时常在弘易那里用膳,点心总不能只带一个孩子的份儿吧。
他就没见过十四弟这么宠孩子的,隔三差五就要亲自去找一趟,陪着用一!一顿膳才可。
胤祯没拒绝,熟练的点了几道茶点,顺便让人上一壶酸梅汤,天气略有几分热了,奶茶什么的已经喝不下去了,他连奶糖都戒了。
福晋手底下的人可以说是把奶糖做出花样来了,不过这东西大人很容易吃腻,就算他嗜甜,也是如此,也就小孩子可能一直不会腻歪。
“五姐都跑到江南玩那么久了,可见这些年是在京城闷的久了,尤其是到今年的时候,没出嫁之前是在紫禁城,出嫁了之后又一直闷在公主府里头,应当是早就想出去玩了,额娘自康熙十四年入宫,这可都过去四十年了,是不是也让额娘挪挪地方?”
四爷应当是不知道十四弟说话换了风格,所以压根就没能解其意。
“近来天气是有些热了,不光额娘觉得闷热,朕也觉得这紫禁城里热了些,不如过几日就去圆明园?”
好吧,这铺垫并不是很成功,胤祯还是决定跟往常一样说话直爽些。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额娘接到我府里头住一段时间,夏日避暑的话,也去我那边的庄子上,四哥也知道,我那边人少,规矩也少,闲暇的时候,也可以带着额娘换上常服四处转转,这事儿我还没问额娘呢,就想着先来跟四哥商量商量。”
四爷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想把额娘接出去,这也值当的十四弟说话还拐个弯儿
“行啊,弘晖在你那儿住着,现在额娘又要接到你那边去了,什么时候朕也过去住段时间。”
四哥这两年是真的很喜欢跟他开玩笑,大抵是人比之前轻松了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他成熟了的缘故,四哥不再把他当成跟弘晖一辈儿的人了,所以才不再像之前那么严肃。
“四哥想来就来,反正地方大的很,住多久都成。”
兄弟俩这边都商量好了,用过茶点,胤祯又等着自家四哥看了几封奏折,卡着弘易放学的点儿去的阿哥所,带过去的点心给了弘暲和弘暄。
弘易则是跟着四伯和阿玛一块去了宁寿宫。
马上就到晚膳时间了,宁寿宫还热闹的很,太后正在跟几个宫女嬷嬷一块!块打叶子牌,只玩牌,不打钱,也是挺会给自己找乐呵的。
瞧见两个儿子和孙子进来了,太后直接散了牌局,也是快六十岁的老人家了,这几年日子又过得舒服,是以,跟之前比起来,现在微微有些发福。
直筒的旗装,如果不是很胖,基本上是看不出来身材变化的,太后之所以能让人看得出来发福,是因为脸上长肉了,看起来是一个有些富态的老太太。
胤祯还记得他当年刚来的时候,额娘还是一个有几分清瘦的女子,虽然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大龄了,而且当时也已经做了祖母,但因为保养得好,也仍旧称得上是美人。
太后现在最疼的可不是胤祯了,是两个大孙子,一个弘晖,一个弘易。
四爷当然还有别的儿子,几个孩子的额娘也喜欢把孩子带到太后身边来,只是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太后跟弘晖那可是多年的祖孙之情了,当年皇上还是贝勒的时候,弘晖在宫中读书,就没少受了太后照应。
人都是比较念旧情的,尤其是老了的人,太后跟弘晖亲近,所以再看老四其他几个庶子的时候,就不太想亲近了,一把年纪的人了,何必再让自己以后左右为难呢。
太皇太后一辈子都不争不抢,看上去什么权柄也没碰过,可为人处事的哲学,却很是让太后向往。
好在,这爷三个口味是一样的,按照小孙子的口味点的,也必然符合老四和十四的口味,要是弘晖也在,菜单上的菜就得换下来一部分了。
太后毕竟是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而且口味比之前稍微重些,平日里吃的东西也都比较软糯,她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们可能吃不惯。
四爷也好,胤祯也好,弘易也好,要么说是一家人呢,一样的自信,都觉得这一桌子很是合口味的膳食,是太后特意为自己点的,仿佛都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三个人口味相仿这事儿。
本来心情就不错,用膳的时候心情就更好了,也不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唠了几句家常后,便直接道明了来意。
第76章 一更
“十四弟想接您出去小住一段时间,额娘在宫里头大半辈子,如今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我们几个孩子,您想去谁那儿住,就去谁那住,等温宪回来了,就是去公主府小住也都随您,额娘要是不想出去住,那咱们就还在宁寿宫,天气热,过几日咱们就都搬到园子里去了,全由额娘选择,朕没什么意见。”
反正他们兄弟姐妹三个,额娘住哪儿都是一样的,朝臣们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管这些事儿,就算是想管,那也是管不了的。
大晚上的,即便是高兴,太后也不会吃很多,人老了肠胃不好,晚膳基本上都只用一碗汤羹,今儿也不例外,为了配合大家的用膳时间,这一碗汤羹她已经喝得很慢了。
“也行,就先去十四那边小住一段时间吧,哀家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明儿就能去,不过哀家明日得先见一见皇后,知会过皇后,哀家才好搬出去,等天气凉快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