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的真快啊。
许晓也心生感慨,站在他身边:“我们结婚一眨眼就十八年了。”
陈建军侧头一笑,伸出手握住她的:“原来已经十八年了,我怎么觉得我们在一起没多久呢?”
“我也觉得。”
“可能是因为你还是我刚见你的时的样子吧,每次都觉得,你才十八岁我们刚在一起呢。”
身后已经十七的陈启朝看着这一幕,抖了抖,真是,爸妈这是十几年肉麻如初啊!
第105章
陈启朝要参加高考了, 陈建军和许晓紧张之余都是一脸的感慨。印象中孩子还是牙牙学语的小不点, 一眨眼,就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了。
陈启朝很淡定, 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 根据他以往的成绩,国内最好的大学可以任他挑选,他已经规划好了自己以后要走的路, 他将会继承爸爸的衣钵,学校专业他都已经想好了。
陈建军问过之后没有多说什么,儿子这样的状态很好,不需要他多加干预。
许晓很紧张, 越接近六月越紧张, 用她的话来说, 她以前参加高考都没有这么紧张过。
刘田芳也是紧张的一员, 商量过后, 就和她一起去庙里拜拜,给陈启朝求了一张符,并且许诺等他考出了一个好成绩, 就回去还愿。
陈启晟和陈启旭也被感染了,他们就比哥哥低一个年级,下一年就到他们了。
他们兄弟两个成绩没有陈启朝那么拔尖,也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
但还有时间, 陈建军也不着急。
他们年纪还小, 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他又不是一定要求他们要出息, 能够过的平安快乐就很好了。
像陈启朝这种小小年纪就十分坚定自己以后目标的人才是少数。
说是放心,但是临了临了,他还是早早的把其他的事做妥当,安心在家陪着儿子,确定周围没有什么影响到考生,给考生一个安静思考的环境,确定儿子状态一切正常,他才能心定下来。
刘田芳和许晓更是把菜谱研究十八遍,高考恢复了这么久了,种种奇葩事也不是没有听过。
在考试前突然生病,没办法好好发挥,最终发挥失常的。
到考试的时候忘记带东西,影响到心境,过度紧张的。
考试前大补,吃错了东西导致肚子疼,错过了考试的。
穿的少了,考试的时候感冒没有做完试卷的。
压力过大导致失眠,到考场的时候睡着的。
还有其他在路上发生意外,无法及时赶到考场的……
别的不说,入口的东西,刘田芳她们两个是慎重了再慎重,补身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绝对不能出现肠胃不习惯的事!
所以每一道菜他们都做得比较谨慎,比较重口的菜一时之间都没有再上他们的餐桌。
睡觉的时候,更是婆媳两个会轮流过去看一眼,确定陈启朝不会翻被子,着凉感冒,这样让陈启朝都哭笑不得了起来。
他让她们别那么紧张,但是她们两个嘴上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就故态复萌,他也没办法。
陈启朝叹了口气,他能怎么办呢?
这也是奶奶和妈妈的一片好意,他知道,还有爷爷,他绝口不提他学习上的事,就怕带给他压力,两个弟弟也没有跟以前一样,老是做错事拉他下水,或者是企图让他背黑锅了,很是乖巧,爸爸原先经常不着家,现在都在家里看报纸,电话都很少响起了……
这是家人对他的期望,对他的一片心意,他的心宛如注入了一股恒温的暖流,从他的心房流向了四肢,带给他无穷般的力量,这就是他的家人呐。
这一年,是□□年,下一年,就是九零后出生的日子了。
从开始进入考场到结束,陈建军他们没有问一句关于他考的怎么样的事,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还可以。
陈启朝的表情不见沉重,那种轻松,不知道他是因为考完了试,结束了高中生涯而轻松,还是心里有数,自觉自己考得还可以的那种轻松。
等到他估了分,陈建军松了一口气,许晓同样,她自己带的就是高三的学生,很是知道这股压力,一得到儿子估出来的分数,立刻买了许多他喜欢吃的菜,做了一顿特别丰盛的大餐。
陈启朝收到了首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陈老三和刘田芳特意带着他回了老家一趟祭祖,祭告祖宗在天之灵,他们老陈家出息啦,有子孙考上了国家最好的大学!
放在以前,应该是举人了吧?
或许相当于国子监什么的?
在开学之前,陈建军带着大儿子在身边谈生意。
带着他,有些事情耳濡目染的,不用说,自己就能有所体会,而且现在混个眼熟,对他以后正式进入商场也有好处。
这么一个身姿挺拔,一身青葱气息的美少年,还是挺受别人的欢迎的,看到了,总是不免多问几句,这一问,就知道他是一位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还是最高学府!
自然就对他多看重了几分。
凡是当长辈的,就没有不对学生心生欣赏的。这可是首都大学的大学生啊,成绩好,人长得好,还有礼貌!一时之间,陈启朝就成了格外拉仇恨的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跟他同一届参加高考的,没有几个比他还出色的。
陈启朝一时之间每次出去都能接收到不少同龄人投来的哀怨目光,他神色如常,仿佛没有发现一般,他爸说的对,不招人妒是庸才,他怎么可能会是庸才呢?
陈建军心里暗爽,他想克制,但没克制住,眉飞色舞的,不用说话,就这表情就挺拉仇恨的了,跟他做生意的有不少年纪跟他差不多,更多的是比他年纪大的,儿女成群,有不少都已经成家立业,现在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十来年,他们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能坚持下来饿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又因为那段特殊时期日子过得不好,挺过了之后就可着劲的补偿儿女,这一补偿,难免的就会过度,有几分溺爱,不忍心责怪他们,在他们不够努力的时候,也不舍得下狠劲的去让他们改正。
这一不忍心,就过了这么多年,等到他们成家,这性子基本上就定下来了,很难改变,像那种不学无术,但也安守本分的儿女还好,就有那些调皮捣蛋,不知轻重的那才让人头疼,赵玉堂就有这么一个混不吝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