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向道,“我想那位同志的意思是,计划经济的效率不可能比过市场经济吧?”
“是!”
那人在底下大声应道。
薛向笑道,“我看未必,先前我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模式,不能单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能效上看,还得从社会实际价值上着眼,先前那位同志说了,计划经济肯定不如市场经济效率高,那我想想问问,如果六十年代就用市场经济修建赤旗渠能不能修建起来?”
此问一出,满场无声。
赤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赤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七四年,共和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
这条沟渠,在共和国大名鼎鼎,场中众人无一不曾听闻。
薛向举出此例,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效率高之说,不攻自破。
如此,薛向引出的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的社会实际价值的新鲜论点,便站住了脚面。
一种新鲜的观点,对于普通人算不得什么,对于精研理论的人而言,不啻于色狼见到了美女,酒鬼闻着了醇酒,非闹上一阵不可。
这不,一种央校的老教授们也顾不得什么某化了,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真正刮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第六十八章焉知非福
好在薛向头脑清醒,争论之余,没忘了替市场经济正名,毕竟,方才为躲避丁世群的阳谋,论述有些侧重计划经济的能效,好似市场经济真的一文不值。
随后的论述中,薛向便着重倾向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作用中来。
他经济学不怎么样,但熟知后世经济走势,结合当下政经学,倒要逻辑严密,和一众专家教授辩论起来,也丝毫不落下风。
渐渐地,这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因着薛向的搀和,终于产生了轰动效应,不知何时,从礼堂外进场的人越来越多,仅余的空位被占满后,后排的过道也慢慢拥塞起来。
薛向见场面渐要失控,慌忙截住话题,做最后的陈述,“归而总之,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其发挥的影响力大小,无疑是看谁在社会资源的支配中,起主导地位。无疑,眼下,国营经济占经济比重的百分之九十还多,市场多一点,也绝不可怕,更不会改变我们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说句上不得台面的,即便是最后市场经济压倒了计划经济,但只要计划经济仍然主导着军工,交通,石油,能源,粮食这些具有左右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无论市场经济衍生到何种规模,党对国民经济的掌控力依旧,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最后,无论是市场,还是计划,都得根据咱们的基本国情而定,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始终坚定不移地强调党的领导,这便是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求!”
以这段话,做最后的结案陈词,算不得出彩,甚至有些强词夺理,至少红色江山的说法,肯定上不了台面。
但薛向相信自己最后这段话,却能真正听进许多人的内心深处,等于是将如何控制市场经济规模,稳定红色江山讲透了,无疑给许多僵化不开的大脑打了一针镇定剂。
更重要的是,这次被丁世群强推上台,玩得一出惊险平衡木,薛向自问是玩得成功非常的,尽得左右逢源之妙。
薛老三想的不错,今次的讨论会因着他强势插入,而异常成功,尤其是计划经济的社会实际价值,饱受顽固老人们的好评,左王同志次日甚至专门撰文就薛向提出的新论点,展开了大规模的新演绎。
南方同志也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老三,才上了仨月的学,就憋不住了,不折腾,你小子这日子就过不舒坦,不多几句嘴,就显不出你来,是不是?不早和你说了么,你小子要是忍不住想说话,可以跟我讲,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你递上来了,我都帮你送上去,又没憋着你,非得大鸣大放,知不知道你小子这次闯了多大的祸?”
南方同志语气不善,似有天大怨气,薛向方接上电话,这位就打起了机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