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1 / 2)

老大是女郎 罗青梅 2122 字 20天前

流民们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小的们只想安生过日子。”

“好。”傅云英点点头,“朝廷决定在荆襄设置府州郡县,给你们田地,让你们恢复良民身份。你们这些年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你们所有,你们盖起来的房屋,也是你们的私产,所有人就地附籍,从此以后,你们就是良民了。以后朝廷会在这里建学堂、市镇,开设渡口,通商船,你们可以送孩子去学堂念书,种田耕地之余,还可以养蚕织布拿去市镇贩卖。”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讨论具体的安置措施,已经写成《流民安置疏》送回京师,朱和昶亲笔朱批,同意在荆襄一带设置新的郡县府治,减免赋税,给予流民们良民籍贯。

她说完,众人久久不出声。

做梦都不敢想的巨大惊喜劈头掉下来,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片刻后,老人们失声痛哭,年轻人欢呼雀跃。

他们是良民了!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去外边市镇看热闹,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上学读书,甚至还能考科举!

这些年,他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份不被承认,看到生人就往山洞草窝里躲,终于,他们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躲在一边抱着孩子的妇人们泪如雨下。

村民们跪下,哭着道:“皇上仁慈!大人仁慈!小的们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大人的恩德,愿生生世世都当皇上的子民!”

苏桐等人站在一旁,看着眼前此景,鼻尖发酸,心里酸酸涨涨的,溢满了酸甜苦辣。

张景贞掩饰地咳嗽几声,揉了揉鼻子。眯着眼睛凝望一点不计较村民们身上散发的酸臭味、含笑和他们拉家常的傅云英,眼神莫名。

……

傅云英一行人走出村庄很远,回头一看,村里的人还遥遥跟在后面。

她让乔嘉过去劝村民们早点回家,天色已晚,夜里山中会有野兽出没。

村民们嘿嘿傻笑,道:“山里还乱着,我们送送傅大人,马上就回去!我们腿脚快,走一会儿就到家了。”

苗八斤揭竿而起,四方流民起义。他们人数众多,分布在大山深处,粗略算来,有十几支起义军。

曹总督这个月消灭了其中三支,剩下的起义军到处流窜,还在反抗。

幸亏傅云英到处走访,之前曾被官府骗过一次的老百姓被她的诚意所打动,愿意再相信官府一次,而不是举家投靠起义军,所以目前起义军的人数没有变多。

本朝太、祖当年就是这么发家的,流民起义不可小觑。如果她来晚一点,荆襄数百万流民全部被起义军煽动作乱,那曹总督也未必能扛得住。

村民们有自己的私心,胆子小,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但官府保证能让他们安生过日子,那他们也非常忠诚。

傅监军是他们心目中的活菩萨,他们得把傅监军保护好了。

他们一直把傅云英送到大路上,看她骑着马走进营地,才转身回去。

营地里,傅云章回头看那些村民举着火把离去,翻身下马,感慨了一句,“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用兵的要领,在于擅于使民众归附自己。

傅云英刚下马,正低头喂自己的爱驹吃果子,听到这句,嘴角微翘,拍拍马背,道:“不然。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不对,用兵看重的事形势有利,施行的是机变诡诈。

礼部主事走过来,插嘴接下去:“善用兵者,莫知其所从出!”

善于用兵的人神出鬼没,没人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出来的。

他们一句一句接下去,工部另外一个主事走过来,哈哈大笑,“行了,咱们一帮文官,没事在这里讨论什么兵要?也不怕那些武官笑掉大牙!”

众人相视一笑。

进帐洗漱,吃过饭,傅云英合目睡下。

白天累了一天,本应该睡得很沉,她却在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讨论兵法的时候,不免想到霍明锦,他北上回京,她却南下来了荆襄,这么久没见,不知道他会不会和苏桐一样晒得黑如煤炭。

期间一直通信,他这人实在太肉麻了,信写得简直缠绵悱恻,想她的话可以反反复复强调一沓纸,她都不好意思多看。

夜半的时候,帐篷外传来一片窸窸窣窣的轻响声,似乎是落雨了。

傅云英翻了个身,目光落在湘竹屏风外的帐篷上,蓦地睁大眼睛。

帐篷里没有点灯,黑魆魆的,营地外却有火把照明,此刻夜半时分,四周静悄悄的,却有一道高大的身影,赫然映在帐篷上!

她咬住唇,立即清醒过来。

傅云章他们的帐篷在她附近,乔嘉和另外几个护卫从早到晚换班巡视,绝不会离开她的帐篷几丈远,怎么会有人接近她的帐篷,还在外边窥视?

她汗毛直竖,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小心翼翼去摸床边的竹哨子,那是她示警用的。

然而还没等她够到竹哨子,几声利刃划破帐篷的割裂声响后,那道黑影如闪电一般,疾步奔至床前,一把扣住她的手,同时捂住她想呼救的嘴巴。

暗夜中,男人俯身压下来。

近在咫尺,能看清男人一双眼睛清亮如水,眉骨高挺,右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

“傅监军,得罪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云哥和二哥他们讨论的那几句兵要之法,引用的是《荀子》的原文。

第159章 (十)

“傅监军最好不要大声叫喊,否则我的剑可能会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