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1 / 2)

穿越七零做知青 湖涂 4074 字 4个月前

作为地级市的区长秘书这个职务还是有些尴尬的。因为它是不具备行政级别的, 只能作为生活秘书。干的是秘书的活,但是领着一般的干事的工资。

所以苏青玉这个秘书还真不好选。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她并不想只选一个拎包端茶杯的,这事儿她自己都能干。

她是想选一个能够跟着自己干活的。

管理一个区之后, 她要干的事儿还挺多,那其他杂七杂八的活, 她就得安排专门的信得过的人去干了。这就得有点能力才行。

苏青玉脑子里过了一遍, 没找到合适的。何穷倒是个好选择,可这人都是副镇长了。按着他做出来的成绩,没准明年接镇长的位置。肯定不可能给自己做秘书了。

其他干事的办事能力还差了那么一点。

她这人看人就喜欢那种积极的向上, 有股干劲儿的。这样每天做事才有激情。

想想明年才会开展工作, 她暂时也不多想了。先慢慢观察身边的人, 看看能不能再发掘一下合适的。而且没准到时候会有新人来。年轻点也行,反正她自己年纪也不大, 经验再其次,只要人聪明好学, 肯努力,还是很快能适应的,主要还是性格。

苏青玉要去区里的事儿,很快就被传开了。

村干部们都知道村民对苏青玉的感情,所以这种高升的好事当然得和大家说一声, 都乐呵一下。

村民们知道苏青玉要去区里当区长,而且办公地点依然还是在花岗镇之后, 心里就稳了。

好领导还没走呢,只是管的地方更大了。

大伙儿还真高兴的聊了起来,互相说着为什么苏书记会升职。

“还能为什么,做事做得好呗,瞅瞅这来几年, 干了多少大事儿了。”

“升职也升的快。”

“快什么呀,这种好领导就该当大干部。”

他们转头又教育村干部,“让你们好好干吧,干得好就能当大干部。”

村干部“”那不是没那个能力吗,谁不想好好干

高兴归高兴,想想之后,心里还是有点酸。

就觉得本来只管自己的父母官,现在又多了几个娃子一样。隔壁的清水镇,广地镇,还有好山镇都跟着沾光了。

镇与镇之间,也都是有来往的。毕竟就这么大的范围,平时也是互相结亲的。

这不,走亲戚的时候就跟着人说一声。

现在市里建区了,当区长的就是我们公社,啊现在是镇了。咱们镇的苏书记。你们可有福气咯,苏书记可是个有本事的。

“你们家孩子这么大了还没上学等苏书记来了得批评你们了。咱全镇就没一个辍学的。”

“别超生了,你超生,以后发财的没你的份,只有你们家孩子能发财。你自己发财不比靠孩子强有钱还担心养老问题”

“生男生女都一样,等苏书记来了,女娃子也有钱,有钱了能自己做主。还怕她孝顺不了你”

其他镇的老百姓本来也是知道花岗镇富裕的事情的。

也知道他们干部好,但是对苏青玉这个领导还真不熟悉。毕竟消息太闭塞了。

现在花岗的老百姓跑出去吹了一通之后,这名字就扬开了。

大家都知道了,花岗镇那个最好的领导要去当区长了,区长以后就管他们几个镇。

区长特别会致富,花岗就是她带起来的。

短短几年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了。

这些消息大家都是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盼着这位苏区长赶紧上任了。

和老百姓们心情不一样的是,其他几个镇的领导心情很复杂。

他们所有人都比苏青玉年纪大,资历多。也有做出过成绩来的。

可这次建新区,苏青玉这个最年轻的上去了。而且还是连级跳,跳过了副处级,直接进入了处级干部的行列了。

当干部的,每一个级别那都是一个难关。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升上去就很难,更何况是这种连级跳呢。

想想就心里酸溜溜的。

虽然副区长还是从他们这几个镇提上来的。可是这一个副字,就让很多人心塞了。

几个副区长就私下里碰头了。想着以后怎么制衡苏青玉这个区长。

别看他们以前县里开会的时候和苏青玉多熟,可这会儿成了上下级了,还碰触到了各自管理区域的发展问题,以前那关系就不够看了。

这会儿都决定公事公办。

从清水镇提上来的副区长胡一山道,“花岗都发展这么好了,她提上来了,以后肯定还是偏着花岗。这到时候不就头重脚轻了吗”

广地镇来的高波道,“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肯定会偏着花岗。”

他自己都这么想的。

好山镇的来的副区长吴汉南道,“那咱们以后怎么办赵市长和陈书记都信她。咱们这都是陪衬。”

他们心里也清楚,新区建立,要开荒,所以不能安排不懂这里的新人来管理。才会从各自镇上提一个起来当副区长的。

胡一山道,“咱们以后看着办,反正如果她做出偏心眼的决定,咱都反对。”

作为副区长,开会时候他们是有否决权的。

三人一合计,就联成一团了。

反正以后这个苏区长要是不干人事,他们就不答应。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这会儿已经有人私下里抱团准备看着她了。

她完全没往哪方面想。光是想着来年开展工作,她就已经费尽心思了。

虽然地图上都有,但是她还是决定亲自考察一下几个镇的情况,把几个镇都走遍,才能实行规划。

这会儿天已经冷了,苏青玉估摸着要开始下雪了。

她准备明天就出发去各个镇走一边。不管是镇上还是村里都要去看。了解当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