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干啊,你知道高句丽在哪吗?”
“知道,在大唐的东北,燕山之外。”
“嗯,那你知道那个地方到底离长安多远吗,知道那里的气候如何,知道那里民风习俗如何吗?”
“高句丽离长安很远。”
“很远是多远?多少里?有哪些路线前往,水路怎么走,陆路又怎么走?他们的人口多少,国君是谁,朝中有哪些名将,有多少士兵?关城几何?如果要打架,怎么调兵,怎么转运粮草,要出动多少兵马,如果调兵,那么会对其它地区的局势有何影响,你这些想过没有?打仗征召兵马,会不会影响耽误农时,这些,你又想过没有?”
李超一连问了一堆的问题,直接把李承干给问傻了。他只是在李超的地理课上,知道东北有个高句丽,在李超的历史课上,知道了高句丽也是华夏人所迁移过去后在那边建立的。他还知道高句丽曾几度入侵吞食中原的疆土,知道汉朝曾在高句丽设立过四郡。
也知道隋时,曾几征高句丽,损兵折将,甚至动摇国本。
因此,在他的脑子里,高句丽其实就跟原来朝廷灭掉的河北刘黑闼、朔方梁师都等是一样的,那里本来就应当是大唐的疆土。
因为大唐是中原正统,是他爷爷从隋朝皇帝那里受禅让得来的天下。因此,过去隋朝的疆土,甚至整个华夏拥有过的疆土,都应当由大唐来继承。
这就是正统,就如同他是大唐的太子,将来大唐帝国也只能由他来继承一样。
高句丽分裂出去都好几百年了,隋朝时没收回来,那大唐就要收回来。至于怎么收,这个他还没想过。
只是觉得,应当不难,反正他现在每天都要把柴哲威柴令武兄弟他们几个扮的高句丽,打败好几次。
“高句丽确实我华夏之地,我大唐为华夏正朔,有责任有义务把高句丽收复回来。只不过,事情有先后,有轻重缓急,做事,得谋定而后动,得准备万全,有把握之后才动手。不动之则,动必如雷霆!你记住了,莫轻易出手,出手必见功!”
李超觉得自己应当向李承干灌输一些这样的思想。
君王,就得是开拓进取的,如果连个开拓之心,那这样的君王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李超知道李世民想灭突厥平吐谷浑破高句丽,但李世民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灭的掉这些目标。提前培养李承干这些观念,让他也能够跟李世民一样,有雄心有目标多好。
历史上,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就没灭掉,最后还是高宗时灭掉的,嗯由李世绩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这群家伙灭掉的。
如今既然由他来保扶承干,李超觉得以后不会有李治什么事了。他都还没出生呢,以后还是安心做个晋王吧。
“高句丽很远啊?老师,那我们先打突厥吧!”李承干马上换了一个目标。
“咱们跟突厥现在是盟友。”
“可突厥以前不是老来打我们吗,抢我们牛马夺我们人口,咱们现在干嘛不打他?”
“因为突厥现在很强,而我们刚天下一统,百废待兴,还需要休养生息,积聚实力。当然,我们现在跟突厥人和好,那是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你要记住,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只要不忘记突厥人是大敌这条就好,暂时的隐忍,只为来日北伐突厥,擒其可汗。”
李承干释然,又茫然。
“老师,你不是军神吗,为什么还打不过突厥?”
“承干,缺了牙齿就少说话,因为你一张嘴,那个缺洞就露出来了,很不好看。”李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