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章 干坤挪移终无缺(1 / 2)

赵禹身兼九阴九阳两大神功,且皆臻至大成,对所谓神功秘籍的渴慕之情,已经不似以前那样强烈。

不过,干坤大挪移是明教无上心法,加之几十年前阳顶天凭之压服群豪。听多了众人所讲述阳教主的过往事迹,赵禹也渐渐升起好奇之心,今日终于有幸得以一窥全貌,心情不自禁变得激动起来。

羊皮表面看去无甚出奇,若非小昭道破其中玄机,赵禹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羊皮上竟会记载着干坤大挪移心法。

他捧着羊皮认真读起来,见皆是运气导行、移宫使劲的法门口诀,只是这些法门却迥异于中土所传,别具一番风格。其中巧思与穷极变化,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赵禹虽然已达功参造化的境界,在看到这一门运劲使巧的奇功后,也觉大开眼界,同时将自己武道上的见解与干坤大挪移上的心法道理结合印证,更觉受益匪浅。

略一转念,赵禹体内真气便流转起来,一边阅读,一边以内力推演验证干坤大挪移中的变化。待看到每一层心法后面的警惕之语,赵禹也惊了一惊,暂且压下了内力的演变,将整篇心法通读一遍。

仔细咂摸一番,这干坤大挪移七层心法,乃是由浅及深,由简至繁的一个变化,旨在调和体内的一阴一阳干坤二气,激发人体内潜藏平日发挥不出的力量。若说第一层可调动一分力,那到了第七层便可调动百分乃至千分力,根本不是积蓄内力而是运用内力,若悟得通顷刻便能得悟,若悟不通,纵使如何穷尽苦功,也终究不得其法,或能侥幸有一二所得,但大半就要心思给引到旁处,强自去追求其中变化,入了歧途。

将心法通读后,赵禹禁不住又想起自己最初学武时想到的那个难题,千金之家与十金之户的比喻。当时他便想到武道之理并非均分而是相合互济,只是不得其法去实现,而干坤大挪移正是调和这一问题的法门。其中力道互济变化,完全打破两家藩篱,千金抑或十金的变化再无差别,根本将两家并做了一家。

归根到底,干坤大挪移非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有中生变的法门。各层心法的精进与否,首先受限于是否拥有足够的内力,非日夜不怠静修琢磨就能精进,心法最后的警戒之语,就是提醒人要自省自觉,不要沉湎其中不得自拔。

这一门心法,比喻来就是贫民小户只能安步当车,日赶十里,高者小康之家便可牛车代步,日行百里,而大户之家却有千里神驹,日行千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将心法**到最高境界,须得首先拥有足够的内力。

得出这一番道理,全因赵禹现在玄功已臻大成,而所学传承又皆是世间最顶尖的**武功,因此才能高屋建瓴看待问题。明教历代教主,皆是惊才绝艳之辈,但也不乏苦练干坤大挪移而走火入魔者,这并非他们才智不及赵禹高深,而是因为看待的角度不同,武道上的造诣见解不及赵禹的高度。

有了这一番体悟后,赵禹继续以内力推演干坤大挪移的变化,从第一层到第六层一蹴而就,只是到了第七层的时候,演变却变得生涩起来。与前六层的圆润如意行云流水不同,这第七层心法有的自相矛盾,有的却根本不通。

这样明显的区别,赵禹略一思忖,便猜到应是这心法的创始人也未达到**第七层的境界,所思所想全是遵循前六层的经验,因此才每每失于偏颇。

这般一想,他又蠢蠢欲动起来。干坤大挪移心法别出机杼,给了他许多启发,顺着这个思路,脑海中生出了许多想法。正好这干坤大挪移心法也未达圆满,他便掩卷推导起第七层该有怎样的变化。

略一转念,他从衾被中取出一片绒毛,放在了桌面上,两手放在绒毛两侧,以干坤大挪移的心法催动内力真气。随后那绒毛便受气劲鼓动,冉冉升上半空。赵禹将干坤大挪移由浅至深的演变,那绒毛飞舞初时还只有直来直去的变化,随着**变化渐深,绒毛舞动的轨迹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流畅,就像一只万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灵动飘逸,难以捕捉。

当**运行到第七层,绒毛的飞舞越发快捷,但却没有了条理可循,少了翩翩舞动的灵动,变得无头苍蝇一般横冲直撞。

将第七层心法运转数遍,望着横冲直撞的绒毛,赵禹也渐渐明白了心法问题出在哪里。由于**的创造者也未达到第七层的境界,只能遵循经验发挥想象力求变化。殊不知这样一来,却陷入了和那些苦练**却无寸进而走火入魔之人一样的境地。

干坤大挪移的变化到了第七层中间已经繁复到了极点,若再一味强求变化,势必会陷入亢龙有悔过犹不及的恶劣循环中。所以,这第七层的心法立意之初便错了,不该是再费尽心思去推演更繁复的变化,而是要对前六层的心法作出一个总结,同时达成一个变化由繁至简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