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袍子落到祠堂一角,堆到地上,好像被风吹一样,一直在抖动。在昏黄的祠堂内,远远看去,袍子上似乎有红色滚动,就象鲜血在流淌。

“初霜,看看哪个管事在附近,让他进来。”

“是,姑娘。”初霜出去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带进来一个姓杜的管事。这个姓杜的管事管着回事处和礼品处,是大太太杜氏的陪房,今天才跟沈慷父子过来。

“二姑娘招呼小人有什么事?”杜管事显得很傲慢。

沈荣华并不在乎他的态度,指了指袍子,说:“杜管事,过去将那件袍子拣起来。那件袍子是祖父生前的心爱之物,大伯不能亲自拣,你替他尽尽孝心。”

“你……”杜管事看到那件袍子就发抖,不愿意去拣,恨沈荣华给他的差事。

“什么你呀我呀的?有这么对主子说话的吗?”周嬷嬷站起来,冷冷瞪了杜管事一眼,说:“宁远伯府也是两朝旺族,能随主子姓的奴才都是有脸面的。我家姑娘虽不是大房的主子,却也不能让你一个奴才指斥,没的丢了大太太的脸。”

“你、你……”杜管事抬手指着周嬷嬷,却无话可说了。

“去拣。”沈荣华眯起眼睛看着杜管事,“别再让我说第二遍。”

杜管事见沈荣华目光冷厉,知道自己若不去拣袍子,肯定会有更麻烦的事等着他。他极其无奈,犹犹豫豫走向袍子,拿起来时看到袍子上有血,又有东西掉落,发出脆响,吓得他一下子跳起来,赶紧扔掉了袍子。初霜快步走上前,绕过杜管事,一把抓起袍子搭到他肩膀上,又拣起掉落的东西。

“姑娘,是一块玉石印章。”初霜把一个两寸见方的玉石印章呈给沈荣华看。

沈荣华接过印章,看了看,喃喃道:“修竹老人,这是谁?杜管事认识吗?”

“不、不认识。”杜管事不象刚才那么害怕了,他看到袍子也有几处印有修竹老人的字样,那看上去象鲜血一样的东西原来是印油,当下心中警醒,“二姑娘,袍子上也有修竹老人的字样,小人觉得此事应该告知大老爷。”

“好,那你去禀报大伯吧!”

打发走杜管事,沈荣华又让周嬷嬷带鹂语去给沈慷父子问安,让佟嬷嬷去看看沈惟。还有两个小丫头,天色不早,沈荣华也让她们回房了。祠堂里只剩了沈荣华和初霜及雁鸣,沈荣华让初霜和雁鸣守在门口,初霜轻笑,雁鸣则一脸茫然。

“出来吧!那只——鬼。”沈荣华冲屋顶低声喊道。

“你是鬼、你是鬼、你是鬼,你们全家都是鬼,你们全家都是死鬼。”那只未出现,只有屋顶上传来呼呼风声,伴着风响,碎碎的唠叨声经久不绝。

------题外话------

现在不等到中午一点左右更新了,因为是存稿,时间提前了,求表扬。

没存稿了,就不敢保证早更新了。

☆、第六十一章 禁烟

二月伊始,春寒渐减,天地间一片澄明,飘荡的风也和煦了几分。

自那日沈荣华要了指教,确定是沈阁老在那边不安心,沈慷又被踩得鼻青脸肿,篱园这几天安静了。入夜后,祠堂里还有响动,也不象那两天这么激烈了。

府里来的主子和篱园的下人对祠堂也不那么恐惧了,可还没有人敢靠近,因为“老太爷”惦记儿孙,还没走。指教也给了,“老太爷”因什么事不安心也暗示了,只是事儿还没平复,依旧不能让“老太爷”放心地走。“老太爷”暗示的事儿要想平复必须沈家现任的当家人出面,可沈家的当家人已经卧倒几天了。

那日,沈慷父子一进祠堂的门,祠堂突然起风,沈慷就被沈谦昱撞倒,又被压住了。随后,也不知道有多少只脚踩蹋了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践蹋了他。总之,沈慷伤得不轻,这次的跟斗栽大了,看来“老太爷”是真的生气了。

沈谦昱刚满十六岁,正是筋骨最后发育的阶段,又有沈慷垫底,他只受了些皮外伤,还不算重,也好恢复。沈慷的情况可就差强人意了,他的鼻骨断了、手筋拧了、脚腕崴了、肋条骨还折了两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破皮红肿的部位比比皆是。直到昨天,沈慷好不容易才醒过来,看到自己成了这样,又气昏了。

沈荣华这几天天天守在祠堂,亲自洒扫收拾,更换供品香烛,抄经念经,哭诉祷告安抚,夜深了才回房睡上几个时辰。她本想信守承诺,沈阁老一日不安心,她就一日不吃不喝。周嬷嬷担心她身体承受不了,反而更添烦乱,就和江嬷嬷及佟嬷嬷带下人苦求,沈荣华才把不吃不喝改成只进清茶果品,不沾油腥。

“姑娘,明天是二月二龙头节,咱们还过节吗?”周嬷嬷小心翼翼询问,这几天,篱园出了这么多事,周嬷嬷不知底细,只怕一行一言不慎会牵连沈荣华。

“过,当然要过,以前怎么过,今年照例就行。”沈荣华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付,略去前世七年的记忆不说,她以前过龙头节都是府里。今年这个龙头节不但她不能回府,篱园一下子多了数名主子,怎么过还真要花些心思。

听说篱园祠堂出了异事,沈惟又得了邪病,沈慷和沈谦昱先快马赶来,又光荣负伤了。沈谦昊护卫四太太吴氏和六姑娘沈臻萃也来了,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大姑娘沈臻静和四姑娘沈荣瑶。沈家四位老爷,两个栽在篱园,两个去京城奔丧未归,大太太杜氏回京探亲也没回来。府中不能无人主事,沈慷情况稳定后,沈谦昊就回府了。到现在,算上沈荣华这常住之人,篱园共有八主子。

“回姑娘,四姑娘来了。”燕声站在门口轻声回话。

沈荣华拧起眉头,冷声问:“她过来有什么事?”

“回姑娘,奴婢问了,四姑娘不说,只说要见姑娘。”

沈惟染了邪病,吴氏和沈臻萃是他的妻女,来篱园探望伺候理所当然。沈臻静和沈荣瑶也跟来了,为什么而来就不言而喻了。她们对外宣称是代沈老太太来探望四叔,总比直说是来找沈荣华麻烦要好听些。沈慷为女儿“着想”,怕沈臻静太闲遭人非议,赶紧牺牲了自己,让沈臻静这几天忙着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这样一来,沈荣瑶就成了闲人,太闲了,就要没事找事。

“我去祠堂的时辰到了,不能耽搁,她有事,让她到祠堂找我。”沈荣华冷哼一声,又说:“四姑娘来篱园也有几天,还没到祠堂拜祭过先人,这要是传出去肯定对四姑娘闺誉不利。鹂语,你同燕声一起去给四姑娘回话。”

鹂语咧嘴一笑,说:“姑娘放心,奴婢肯定把话传得很明白。”

沈荣华点点头,思忖了一会儿,说:“明天是龙头节,本应过得很热闹,可我们沈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又令先人不安,不如我们采用最稳妥的方式过节。”

“依姑娘之见什么方式最稳妥?”

“我记得前朝时有一个节叫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沈荣华看了看众人,又说:“当年,太祖皇帝和圣贤皇太后带兵同前朝军队交战,恰巧遇到禁烟节,两位圣人怕将士吃冷食影响身体,就取消了此节。我朝开国之后,朝廷并没有明令禁止民间过禁烟节,听祖父说江东江南一带的百姓仍把禁烟节当重要的节日来过。禁烟节虽说提倡人们禁烟火、吃冷食,却能给先人们烧纸钱,说白了这就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一种方式,是至善至孝之举。明天是龙头节,我们就用禁烟火、吃冷食的方式祭悼祖父和先祖,让他们安心。”

周嬷嬷愣了一下,说:“恐怕不妥,大老爷、四老爷和二少爷一天要服两次汤药,禁了烟火,怎么给他们煎药?老奴怕他们到时候责难姑娘。”

“嬷嬷多虑了,药可以提前煎出来,服用时用热水烫一下就行。”初霜知道沈荣华自有打算,当然全力支持,“老太爷此次显灵,四老爷生了邪病,大老爷受了重伤,不人都在议论是不是老太爷对大老爷和四老爷不满,才小惩大戒。”

“这不是小事,姑娘应该去禀报大老爷,得到他的首肯才行。”周嬷嬷叹了口气,又说:“四太太最难缠,现在她又气不顺,别让她生是非才好。”

沈荣华冲初霜眨了眨眼睛,冷笑几声,没有再说什么,看似她考虑,其实她主意已定。在龙头节禁烟火、吃冷食是告慰沈阁老的在天之灵、缅怀沈家先人不假,但也是祭悼前世被宵小恶毒之辈折磨惨死的沈荣华,与前世的自己永别。

前世,祖父一死,紧接着母亲和弟弟也背着淫污的名声去了,那时候,她感觉天塌地陷。她变得愚蠢、变得软弱,命运被别人掌控,受尽了推磨。今生,她要翻盘,以沈阁老在天之灵不安一事为契机做一篇大好文章。

至少,她要让人们知道篱园是她的领地,她在这个地方说一不二。不管是沈家的主子还是奴才,必须遵守她的规矩,必须按她的话去做。谁敢不听,让祠堂里的“老太爷”闹腾起来,她就把谁揪出来去安抚“老太爷”。

听话是一个慢慢形成的好习惯,凡事都有一个开端,她已经瞅准了给别人培养习惯的机会。万事开头难,既然决定要这么做,她就要迎难而上。

有些问题她解决不了、震慑不住也没事,不是还有“老太爷”给她撑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