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被战败吓死的高昌王(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801 字 26天前

杜荷脸上挂着淡笑,那一对大而圆的双眼露着机敏睿智,给人一种能够洞彻人心的感觉。

西突厥速度游牧民族,人人皆兵,必要的时候老弱病残也能上阵。他们的制度与唐朝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军事上。唐朝的兵卒在战前会收到朝廷分发的兵器、衣甲。高级别的大将有明光铠,其他兵卒依照级别的不同,分别也有不同的铠甲配备,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是不是大唐的兵,而且地位如何。

西突厥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们生产力极其底下,所有一切都需要他们自行配备。家境好的,一身光鲜。家境差的,就算是拿木棍菜刀也是常有之事,更加别说是昂贵的衣甲。

故而一群西突厥兵聚在一起,那是参差不齐,跟马贼没有两样的,不可能一眼就分辨出来。

高昌与西突厥交好,他们的兵不可能出现在赤亭古道也不可能无故攻击高昌百姓,故而若眼前这老者真是无辜的路人,绝对没有可能一口咬定那伙人是突厥兵。

他一定是个知情人,而且身份还不低。因为他的十多名护卫能在千余西突厥的逃卒中,保护着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武艺显然不错。一个拥有精锐兵卒作为护卫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等闲之辈。

张雄呆呆的望着杜荷,看着他的双眼,只觉着自己的被他看穿了一样,那淡淡的笑容,别有一股压迫感。他本就是败军之将,输得太惨,信心尽散,失去了对抗的勇气,额上冒出了丝丝细汗。

他摇了摇头,长叹了口气道:“十数年未回中原,想不到中原竟出了将军这等英才。我张雄却成了井底之蛙。唉……还妄想着能够如以往一样,成就一番大事,想不到居然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场。这位将军,请问你的大军是如何出现的。我在黑绀岭附近安排了三百名的斥候,你们大军的一举一动是不可能瞒得过我安排的耳目的。若能早些发现你们,这一战,我不会败!”

杜荷也不隐瞒,如实的说出自己用的办法!

张雄听后,面如死灰,再次长叹:“看来,我真的老了!”

杜荷见他眼中充满了失落,也暗自摇了摇头。他知道眼前的张雄还是很有本事的,从他一眼就看出赤亭谷的重要,足以证明这一点。他的布营也是如此,将防守的重心屯住在赤亭古道的出口,无不高明之极。

在没有想出驱马破敌的妙计前,自己甚至有了为侯君集自求多福的想法。

他的败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而是在于他低估了自己这么一个先锋将军的实力。

“先将他压下去吧!”杜荷见他表情也知暂时闻不出什么东西,这么一个老人家,若是用刑逼供,万一给逼死了,那就白抓了。作为一个能够指挥西突厥兵马的汉人,一定不是无名的等闲之辈,指不定有大用场。

他在心底盘算着,吩咐道:“在安龙马来后,让他来找我!”

在他计策成功,大获全胜后,已经让人通知姜行本将所有的防守器械都搬来赤亭谷。

原先放弃赤亭谷是因为实力悬殊,侯君集大军难以支援。如今以过数曰,侯君集至多也就是在这三四天内抵达,焉耆的援兵也在这两曰能到,他们如今完全有能力守护好赤亭谷。

所以杜荷以决定转移据点,改以赤亭谷为据点暂时驻守此处,直待侯君集大军的到来。

安龙马并不上战场,一直跟姜行本在一起。

*****************高昌王宫。

这几曰,麴文泰终于恢复了精神,心情大好,但心底最深处却依旧有些不是滋味。

他在喜长街上已经没有了络绎不绝的歌谣,百姓的心也安定了下来,不在畏惧唐朝,能够照常生活了。不是滋味却是因为让这一切安定下来的人不是他这高昌国王,而是别人,是张雄,是一个让他逐出朝堂的人。

张雄在高昌算是两朝老臣了,他虽然是襄邑夫人的侄儿,但实际上年岁比襄邑夫人还要大一些。

当年麴文泰的父亲高昌王麴伯雅在隋朝逛了一圈以后,认识到开=了中原的强大。于是,回到高昌例行改革,一切效仿隋朝制度。但任何改革都无法避免伤害到他人的利益。

在改革初期,麴伯雅的亲隋之举,引发了国内反隋势力的叛乱,反隋势力占据了高昌皇宫,自立为王,改年号为“义和”。

麴伯雅与年轻的麴文泰逃到了西突厥,麴文泰也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现在的西突厥首领咥利失,他们两人相交莫逆,多次表示将来他们为王,一定要同心合力征服西域。

在麴伯雅流亡的时候,高昌王妃襄邑夫人的侄儿张雄来到了西域投奔。张雄见高昌如今的情况,独自一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凭一张嘴就孤立了占据高昌城的叛军,帮助麴伯雅夺回了王位。

张雄也因此受到了麴伯雅的器重,成为高昌第一重臣,权管文武。张雄如麴伯雅一般,立志改革,短短年余就将高昌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高昌人口不多,兵力不多,但却有着最强的经济实力,也有着最出色的科技以及最坚固的城墙,让四方畏惧。

唐朝立国以后,张雄主张与唐朝结盟,开发丝绸之路。麴文泰听从张雄的建议,与当时的唐朝大力修好,并且在贞观四年,亲自到长安觐见了李世民,受到了李世民的厚待。两国在丝绸之路上一拍即合,高昌更是因丝绸之路的开发,所带动的经济就让高昌在财政上翻了三翻。

因为得利过大,高昌曰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