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章:敬我一尺(2 / 2)

天下王者 一景之月 1638 字 28天前

-----

最近看了不少明朝历史的资料,看到了马皇后的时候,忍不住说两句,对于这位历史鼎鼎大名的皇后,不得不说,也只有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能与之相比。今日要说的是马皇后,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下了人物。

众所周知,在明朝女人是不能干政的,朱元璋认为“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为“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还特地命人纂述《女诫》,以示警诫。但对马皇后是个例外,朱元璋一生唯一对马皇后的话,极为听从。也是这样,马皇后从朱元璋的手中救了不少性命。

《明史》(卷113)记载: 郭景祥担任和州知州时,有一次,有人揭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郭景祥,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后来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

据《明史•马皇后传》记载,朱元璋在前殿因朝政发火震怒回宫后,马皇后经常加以规劝,“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侍讲学士宋濂致仕还乡后,因孙子宋慎卷进胡惟庸案受牵连,被逮到京师判处死刑。马皇后想起宋濂教太子读书的功劳,向朱元璋求情,遭到拒绝。到吃饭时,马皇后闷闷不乐,不饮酒,不吃肉,朱元璋问其中缘故。她回答说:妾哀痛宋学士之刑,想代儿子为老师服“心丧”。朱元璋很不高兴,扔下筷子就走。但第二天还是下令赦免了宋濂,改判谪戍茂州。

《明史》(卷113)记载,朱元璋筑南京城,耗资甚钜。当时,民间有一富可敌国的大财主,人称”沈万三”,他想讨好太祖,提出愿意资助筑城费的三分之一。太祖对这个请求,心中有反感,皇帝造城,要一个平民来资助,有失面子光彩。他拒绝了。沈万三一心要讨好皇上,他又提出请求,愿出厚资犒赏全**队。这可震怒了太祖,天子的军队怎要私人来犒赏,认为沈万三乃是不祥之人。盛怒之下,命令逮捕沈万三。马皇后问明情由,婉言对太祖讲:”沈万三献金,并非坏事,只是他献金的名目不对,你何必生如此大的气呢?”又说:”刑罚是诛不法之徒,而不是诛不祥之民,沈万三没有犯法,皇帝杀他,于法不合”。幸经马皇后的一番劝说,朱皇帝赦了沈万三死罪,改判充军云南。

一次朱元璋便服外出私访,在街上猜灯谜处听到一人在解释谜底,内容是讥讽马皇后的一双大脚。旁边还有人说:”老头儿的皇后是个贤后,她那双大脚帮他稳坐江山呢!”太祖听了怒气冲天,回到宫中向马皇后说起此事,决定要处死取笑皇后和叫他老头儿的那些人。马皇后劝说:”当初你在怀远打仗,兵败负伤,追兵赶来,你难以行走,若不是我这双大脚背负你逃到山中躲藏,你怎有今天。我这双大脚素有名气,当时的军中,人家叫我大脚婆,你也并不生气。我有这双大脚引以为荣,如今,你却为此生气,又何必呢?”朱元璋听了马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许多,于是从轻发落了这些人。

马皇后身为女知识分子,除了仁慈宽厚之外,还有更深刻的一面。明朝将领攻克了元朝的首都后,把缴获的金宝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这些宝物喜形于色,马皇后却在一边泼凉水:“元朝有这些财宝却不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真正的帝王们另有其他宝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说:“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对。

我与陛下从贫贱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担心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国家危亡皆细小之处而起,所以希望广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马皇后接着又说:“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皇帝一听,真是至理名言呀,马上叫来女史录入史册。

在她生命的最后关头,她还是进谏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皇后知道朱元璋的坏脾气,害怕治不好而连累医生,竟坚持不肯服药。弥留之际,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话讲。她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史书上还说,马皇后出殡那天,南京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自发为她送葬。时值盛夏,史载那天忽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那扶老携幼的万千百姓在大雨中恸哭,竟然没有一个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从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愈加孤独,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频繁了,大臣们的脑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霉的大臣宫女妃嫔,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马皇后。

马氏作为一个平凡女子,生在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在大富大贵时,不奢不骄,始终不忘民间疾苦,不改勤俭本色,并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影响皇帝朱元璋,做出极不平凡的业绩。马皇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