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2 / 2)

大唐第一公主 罗青梅 2353 字 1个月前

裴英娘皱了皱眉头。

长史走下台阶,和秦岩、郭文泰两人耳语了几句,两人放下瓜瓣,向裴英娘颔首致意,站起身跟着他走了。

幕僚们簇拥着李旦去七宝阁议事,那边四面环水,看守森严,方便密谈。

李旦回头看裴英娘,伸出手,眉眼温和,“十七,过来。”

众人愣住了。

走在前头的长史也煞住脚步,回头张望。

裴英娘啊了一声,上前几步。

李旦捉住她的手,“长安出了点事,你也过来听。”

众人面面相觑,脸色变了又变。

半夏和忍冬也忐忑不安,大气不敢出。

“郎君……”有人大着胆子低声劝阻。

李旦目不斜视,一字字道:“我和王妃夫妻同体,从前的事她都知情,今后的事亦不会瞒她,你们不必有顾忌,有什么说什么。”

那人支支吾吾,还想说什么,李旦余光扫他一眼,他打了个激灵,汗出如浆,连忙退后几步,不敢再吱声。

秦岩回过神,咧嘴哈哈笑,牙齿雪白,扭头对旁边一脸忧色的长史说:“王妃以前是永安公主,品阶至今还在呢!我们家伯祖父好几次向她求助,她绝对有资格旁听你们这些酸腐读书汉算计人,相王娶了王妃可谓如虎添翼,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长史收敛神色,笑笑不说话,态度依旧恭敬而客气,“将军这边请。”

裴英娘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李旦拉着走了。

到了七宝阁,她抽回手,主动避让去水晶帘后的琴室里待着。

水晶帘后架设一座折叠秋夜寒山图屏风,琴室里设有琴桌、香几,半夏和忍冬跟过来服侍裴英娘。

她吩咐宫婢们准备酪浆和鲜果,不知道长安到底出了什么事,幕僚们可能要商讨很久。

李旦跟着裴英娘转过屏风,攥住她,“无妨,你可以坐在我旁边。”他压低声音,“我说过,以后不会再瞒着你。”

怕她发现自己玩弄权术感到失望,才没有告诉她,现在不必遮掩了,小十七喜欢他,不会因为他对其他人的凉薄冷淡而厌恶他。

他拥有完整的她,也该把完整的自己展现给她看。

裴英娘摇头,笑着说,“我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呢,可没说过要帮你操心,今天我就是跟过来瞧瞧热闹,阿兄,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幕僚门客们讨论事情的时候,她不能插话,话说得越多,越容易露怯,不动声色才能吓唬人。一直待在幕后,那些人摸不清她的底细,反而要敬着她。

这些人个个是七巧玲珑心,一肚子心思,一下子亮出底牌,容易被他们轻视。

而且她每天忙活自己的事够累了,不想掺和李旦他们的各种连环套,书生们的勾心斗角,她没兴趣参与。

她更喜欢一笔笔攒钱,看着原先落后穷苦的山村乡镇一点点富裕发达起来。这些年经略西域、羁縻州、南方山区,先从种地、修路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干的都是实事。

看到粮食丰收,稻麦满仓,她就高兴,那种欢喜满足感鲜活丰满。

处心积虑斗倒政敌、在宫闱政变投机取巧之类的,她不擅长,她比较喜欢积蓄自己的实力,然后直接用绝对优势把对方踩在脚底下。

这种从下而上、借力打力,一点点壮大实力的法子太笨太直接太耗时,很长一段时日内需要忍气吞声,暗藏锋芒,但是当最后羽翼丰满,攀登到山巅的时候,何尝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她一直有保护伞,所以能从容不迫地伸展手脚,尝试着用最笨拙的法子,努力搭建自己的安乐窝,一时遭遇挫折或者路走歪了也不要紧,有重来的机会。

李旦本身生于宫廷,长于宫廷,骨子里浸润了敏感的政治嗅觉,作为皇子,他这辈子都离不开宫廷斗争。

宫闱政变可不像种田经商,一次疏忽,很可能被彻底打入泥尘,再也不能翻身。

身为武皇后的儿子,李旦肩负的压力重如泰山。

裴英娘其他的帮不上忙,可以出钱出力出人,海路、陆路、内陆水路织出绵密复杂的大网,她的情报网已然覆盖整个南方和大半个中原。

李旦听裴英娘念叨完,低声笑,眸光清亮,“十七真能干。”

裴英娘翘起嘴角笑,顾盼间神采奕奕。

李旦垂眸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抬手捧起她的脸,指头摩挲她红润的面颊,她没有搽胭脂,青春年少的小娘子,肤色白里透红,如朝霞映雪,用不着太多粉饰。

幸好阿娘把她带进宫了,幸好先遇到她的是自己,这么好的小十七,如果被其他人发现了,一定会被抢走的。

“想说什么让桐奴传话,我过去了。”他说,低头吻裴英娘的眉心。

水晶帘外,门客们低头议论纷纷。

秦岩和郭文泰早就知道李旦和裴英娘感情好,反应平静。

尤其是郭文泰,见识过两人平时私底下相处的情景,更觉得理所当然。他不知道多少次亲眼看见李旦帮裴英娘穿木屐,堂堂亲王能放下架子,当众弯腰半跪着帮王妃穿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他正襟危坐,扫视一圈,这帮人啊,真是少见多怪。

桐奴掀起水晶帘,皂靴踏响摩羯纹地砖,李旦走到翘角案几前。

房内众人都站了起来,等李旦坐下,他们才慢慢落座。

李旦面色如常,示意郭文泰,“说吧。”

一帘之后,裴英娘听到郭文泰缓缓道:“圣人前日召集群臣和宗室王公,当众宣布,他年事已高,长年多病,想要禅位于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