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河套大战(四)(2 / 2)

强秦 晶晶亮 1757 字 29天前

“请大单于下令。”诸部首领个个低首应和道。

“据斥候探得情报,秦军在大河的南岸一带布防,他们目前正在修筑柴岩和栅栏,还在搭建高台,李原这是想要再建一座城池,以此来威胁在此放牧的我大匈奴各部,所以,为了彻底的占领河套,为了把祖宗的土地牢牢占住,我们必须彻底的打败秦人,我们必须将他们赶进大河,然后,再挥师南下,占领长安——!”

冒顿情绪高亢,声音里透着自信和从容,这一次鼓动众部落,他没有再让臧衍替自己分析敌情,而是自己亲自演说,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一次的秦军统帅李原,才是他几年来最为渴望碰到的强劲对手。

秦军在大河南岸修筑木城,并沿着驰道搭建起甬道,这让冒顿心中暗暗窃喜,在他想来,李原很可能以为匈奴人远处漠北,不清楚南方的战事,所以,才会摆出这样一个和当年巨鹿之战几乎一样的阵势来。

项羽已死。

秦人一定以为,破釜沉舟的奇迹再不会发生。但他们却忘记了,在河套平原上,秦军与匈奴大军的兵力对比,是五万对十五万,匈奴部落的勇士远远占着上风。

冒顿信心百倍。

在一番鼓动之下,渐渐被冒顿放逐的赫连壁接过了率部攻击秦军甬道的苦差使,而配合和监督赫连部落的人,则成为了臧衍的任务。身为走狗,自然要有为主人分忧的意识,冒顿的这一安排,臧衍心知肚明。

在赫连部落发动对秦军甬道的进攻之后,冒顿将亲率各部落大军,对南岸的秦军大营进行围攻,以匈奴人的野战能力,冒顿对最终击破秦军主力部队,并斩杀李原胸有成竹。

——。

匈奴各部应声齐动。

一度收缩的匈奴人在接到大单于王庭的命令之后,纷纷叫喊着挥动马鞭,牵着绑着厚厚草垫的战马再次南渡。

河套一带的战情,也因为秦军主力部队的到来,而转入又一场杀戮之中,与匈奴人的疯狂形成对比的是,秦军一方却是表现的很平静。

李原的中军大营,就建在大河边上一个叫白泥井的地方,这里的地势相对周围,要稍高一些,在高丘的中间位置,还有两口胡戎留下来的水井,其中一口是盐井,一口是甜井,有了这两口井,秦军大营的饮用水源问题就有了保障。

在规划了各部的方位之后,负责修葺大营的步卒在各级军司马的指挥下,一面搭起一道道栅栏,一面从大河的冰面上敲碎浮冰,然后一块块的垒积起来,形成一道道光滑的不可逾越的冰墙。

严寒的天气才刚刚开始。

冰墙就算在中午时分稍稍融化一点,到了傍晚又会再次结上,而这种化了又结的冰面,是最为坚实最难以打破的。

秦军在冬季的河套一带作战,单从适应能力上来说,肯定不如习惯了酷寒天气的匈奴人,换了夏天的话,秦人倒是要强过不适应炎热的匈奴人多多。

好在,秦军也不是全无应对之法,秦国大军这次出征,随同一起行动的后勤辎重兵、各种擅长建造的木工、泥水工、还有纯苦力青壮足有七千余人,这些辎重兵在守御时可以作为技术兵种使用,他们可以用来修葺冰墙、搭建甬道、高台,还有建造一个个背风的地窝子,以供秦军将士在寒冷的气候下继续保持活动能力。

相比大营的防卫,甬道是防御看上去要薄弱了不少,秦军只是沿着驰道的两侧,用手臂粗细的木棍深深的插进泥土里,然后再以横杠的形式,将驰道与外界分割了开来。

同时,为了防备匈奴游骑的突然袭击,在驰道的两翼,秦军辎重兵还拖来了不少尖锐的石子,杂乱的铺在路边,这些石子对马掌有着致命的损害,一旦战马踏上流血,这匹马的奔跑速度就会大降,而对于一向以速度见长的匈奴人来说,没有了快捷的速度,也就失去了取胜的可能。

不过,由于甬道长达百余里,秦军不可能在每一处都铺上尖石,匈奴人只要事先探听清楚,还是能够在一些无遮挡的地段发动对甬道的进攻,至于那一处地方是不是秦军预设的陷阱,则只有老天才能知晓。

负责甬道安全的,是以智计见长的李左车,这个昔曰赵国名将李牧的后代,不愧于他先祖的名号,这一条甬道铺石拒敌的计策,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与其处处防御,不如干脆露出破绽,而破绽一多,匈奴人就会疑心,到底是不是秦军的圈套,在有心算计无心的情况下,秦军还可以借助驰道的快速机动能力,迅速的出动,对正在攻击中的匈奴骑兵实施精准打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