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平失声道:“哎呀,您是河间刘大人。您怎么在这里?”
原来,张世平只是幽州的一介商人,若说幽州的大小官吏,那是常打交道的,对于其它地方,他就不太关心了。加上去年黄巾暴乱,阻塞了道路,因此他还不知道刘欣已经做了荆州牧。
刘欣指了指对面的一张椅子,说道:“来,坐下说话。我现在是朝廷任命的荆州牧,不在襄阳能到哪里去?”
张世平屁股刚刚沾到椅子上,又蹦了起来,说道:“原来大人已经荣升了,可喜可贺啊。”
刘欣笑着说道:“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不用拘礼。张员外,你怎么会想起来到襄阳买商铺的?”
张世平欠身说道:“回大人,北方近年动乱不断,生意不好做啊。草民曾听南方来的客人说过,襄阳道路通畅,百姓富足,而且税赋也远低于其它地方,便有心来看一看。草民是前天到的襄阳,在这城里转了两天,发现那客人所言果然不虚,碰巧又赶上了商铺拍卖,便参与了进来。”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张员外,亏我当你是老朋友,你却不肯对我说实话啊。如果你不是有备而来,怎么敢与王振将商铺的价格抬到那么高?”
张世平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大人。去年我和苏贤弟就派人来襄阳看过了,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大人也知道,贩马是我们的主业,自然需要一间大点的铺面,尤其吸引我们的是,那处商铺的后面有一大片空地,将来可以在那里建一处马厩。可惜,唉。”
刘欣摇摇头,说道:“常言道南人乘船,北人骑马,你要来荆州贩马,可算不上是什么好营生。”
张世平却信心满满地说道:“南方骑马的人虽然不多,但贩马的人更少,这里的机会谁又说得清呢。”
其实在荆州,对马匹的需求最为迫切的就是刘欣。他怀了争霸之心,早就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但南方缺马,始终难以如愿。刘欣也曾经想过去北地买马,但是如果一次购买大批马匹,路途遥远,显然无法掩人耳目,势必会引起朝廷的猜忌。如果十匹八匹地买回来,费时费力不说,还无济于事。
刘欣在拍卖场上见到张世平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和他好好谈谈,让他帮自己弄一批好马过来。现在,听了他的话,刘欣改变了主意,说道:“张员外,他乡遇故知,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你我既然在这里相遇,便是缘份。这样吧,我在城外给你找一块地方,圈起来让你做一个马场,你贩再多的马来,也不用担心没地方放养。不过,你要是卖不掉的话,可不能怪我没提醒你啊。”
张世平大喜过望,说道:“草民多谢大人扶持。”
刘欣站起来,拍了拍张世平的肩膀说道:“你我之间何需客气。你回幽州的时候也可以捎带些南方的特产,这样来回都不会落空。还有,要是路过河间,帮我向朱富兄弟问个好,欢迎他们来荆州做生意。”
正在此时,蒯良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一眼瞧见张世平,惊讶地问道:“主公,此人不是……”
刘欣打断他的话,说道:“子柔,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朋友张员外,以后他在襄阳的生意,你可要多关照一些。”
蒯良笑着打量了张世平两眼,说道:“有主公的吩咐,好说,好说。”
张世平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他匆匆来找刘欣一定有事要谈,连忙起身告退。
刘欣等张世平出了门,这才对蒯良说道:“怎么样,子柔,第一次拍卖的感觉不错吧。”
蒯良兴奋地说道:“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太好了。这次二十八套商铺,一共卖出了六千四百万钱,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要是将沿街的商铺全部卖出去,抵得上整个荆州一年的财税收入,难怪主公当初执意要扩建襄阳城。”
刘欣点点头,这些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商业发展起来,商铺还愁卖不出去吗?想到这里,他又问蒯良道:“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土地发卖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第107章学区房的威力
蒯良的脸色黯淡下来,说道:“回主公,这两件事都还没有什么眉目。住在老城区的那些人故土难离,要拆了他们的祖屋,更是难上加难。新城区的土地也卖出去一些,主要是一些外乡人买的。刚才王振也提出来要买一大片土地,就在第十三号商铺的后面,如果成交,应该是最大的一笔土地买卖了。还有就是,因为上次走水,房屋被烧毁的那几十户人家已经迁到了新城区。”
刘欣听到这里,不由冒出一个邪恶的念头,要是放一把火,将老城区全烧了,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他自己也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沉默片刻,方才说道:“这事急不来,慢慢再想办法,记住了,千万不可用强。”
蒯良是襄阳本地人,乡里乡亲的,确实拉不下脸来,他还担心刘欣会使出什么强制手段,现在终于放下心来,连声应诺。
没过几天,刘欣果然在城外为张世平安排了一处地方用于修建马场。考虑到苏双肯定会和张世平一起贩马过来,这处马场占地就比张世平要求的大了许多,而且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养马。张世平对刘欣是千恩万谢,匆匆采购了一些货物,回北方报喜去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襄阳新城区的人气依旧不旺,因此刘欣也迟迟不敢再推出第三批商铺。
四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整整下了一夜的雨,直至清晨,也看不到丝毫停下来的迹象。刘欣披上蓑衣,戴好斗笠,骑了马照常往书院去。
书院门口,蔡邕也刚刚从马车上走下来,便看见了刘欣,他的脸上现出些尴尬。最近为了蔡琰的亲事,弄得他很是烦恼,女儿似乎铁了心的要嫁给刘欣,可是如果嫁过去也只能是一个妾的身份,这让他的老脸朝哪里搁?虽然心里感到别扭,但见了面,招呼总是要打的,蔡邕故意抬头看了看天,说道:“主公,这雨势可不小啊,您今天怎么还到书院来?”
刘欣呵呵笑道:“伯喈,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仍然风雨无阻,我这个小年青可不敢趁机躲在家里偷懒。”
进了书院,等了半个时辰,学生们还没有到齐。
现在书院共有九十名学生,分别来自官宦家庭、士族世家和贫寒百姓。像沮授、黄忠、蒯良、蒯越、蔡瑁这些人家都已经搬进了新城区,离着书院并不太远,他们家的子弟都准时到了书院。还有一些寒门学子,刘欣为了让他们安心读书,实行的是住校制,食宿全部由官府免费提供。考虑到这些孩子在家中往往还要承担一些家务,对其中品尝兼优的学生,官府还会给他们家庭发放一定的补助,以激励他们用功读书。他们都住在书院里,自然也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可那些住在老城区的士族世家子弟们就不行了,到现在为止,一个人都没有来到书院。
刘欣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摇了摇头,对蔡邕说道:“这些公子哥儿从小便娇生惯养,将来如何能成大事。”
这些学生里面也难免有几个天姿聪颖,颇受蔡邕喜爱的。听到刘欣对他们有看法,蔡邕赶紧说道:“老朽看他们也不都是怕吃苦的,或许有其它事情耽搁了也说不定。”
刘欣却不太相信,喃喃说道:“但愿如此吧。”
雨时大时小,只是一直没有停下来,有些院落里的积水已经堪堪漫过鞋,幸好道路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不过,学生少了三分之一,刘欣的课也就上不下去了,只得提前打道回府。
直到第二天上午,这场大雨仍然下个不停,刘欣紧张了起来,不由担心起会不会引发洪灾,于是连忙派人将沮授、蒯良请过府里。
蒯良听刘欣说完,笑道:“主公勿忧,这里不比北方,类似这样的大雨往年也是常有的,最多引起城里内涝而已,对农田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刘欣沉吟道:“内涝也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样吧,你们陪我去城里走走,尤其是新城区,可是花了大力气建设了排水系统的,现在正是检验效果的时候。”
城市内涝的情况,刘欣倒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过去在电视上看到过,有些城市下雨天道路上全是积水,一时半会排不出去。
襄阳新城区的排水系统还是颇有成效的,一行人出了州牧府,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见到有大量积水的现象。前面不远处便是一片安置老城区普通百姓的房屋,这里已经住了一些人,都是上次城北大火受灾的百姓。
刘欣突然看到几户人家的门前都有用砖石临时砌成的简易坝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站在门前向外张望,于是便停下来问道:“这位大爷,你家中莫不是进水了?”
老者见这群人的样子不像是普通百姓,慌忙答道:“没有,没有,家里好着呢。”
刘欣觉得奇怪,又问道:“既然没有进水,你在门前堆上这些东西做什么?”
老者抆了抆溅到脸上的雨水,答道:“往年若是这样大雨,家中早就进水了。昨天看到雨下个不停,我就做了准备,没想到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做。”
刘欣扭头问蒯良道:“往年你家中也会进水吗?”
蒯良摇摇头说道:“我们家中到时候自然有奴仆们去打坝头,情况会好些,普通百姓家中进水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刘欣手一挥,说道:“走,大家随我去老城区看看。”
旧的城墙已经拆除了一大半,剩下的墙基仍有膝盖那么高,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分界线,新老城区一目了然。刘欣撑着油布伞站在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城区里已经是**一片,难怪住在这里的孩子们不能去书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