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1 / 2)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4105 字 1个月前

如果邓锡侯的话还比较稳妥,杨森就是赤膊上阵,开口就骂:“…..。老子就不明白了,重庆是庄主席带着老子建的,给你们在这乱世打造了一个安乐窝,狗日的还嫌七嫌八,不愿意在这里待的,可以滚,老子没请你们来!老子在前线流血拼命,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东西在后面戳老子的祖坟,岂有此理,狗日的那么能耐,怎么没看你们搞一个好的出来。……。”

重庆日报上源源不绝的前线将士来信,军人们发挥他们的特殊身,一同怒骂,匪气十足;。可他们的意见对那些自诩为清流的文人来说影响较小,这时成都的四川日报悄不声发表了张澜至各界的公开信:

“自民国以来,澜致力于国家教育,追求民主自由,对体制之研究甚少,然数十年之经历告诉我,国人之散漫,非猛药不能治。重庆之体制,澜无法评论短长,然其革除了国人之弊端,将社会各阶层之人民有效组织,其效果远超历朝历代,今倭寇肆虐,正当以高效率、高组织,才能战胜倭寇,恢复国权,一洗百年耻耻辱。

辛亥以来,国家迭经战乱,军阀肆虐,举国形同散沙,百姓流离失所,然重庆却为乱世中的奇葩,数年苦心治理,才有今日成就,诸公以小不便而大肆攻击之,究竟是出于公心亦或私利?

自庄主席入川之后,七年来,川局之变化,川人民生之提高,皆亲身所历,亲眼所睹,消泯战祸,造福川人,为百年来第一善。故川人尊之,服从之;然澜不解,在川人眼中之善政,诸公眼中竟为恶政,澜诚不知恶在何处?敢问诸公之善政何在?浙苏皖,亦或,鄂湘鲁豫?……”

这才是会骂人的人不吐脏字,没有一个脏字,可其中的几个反问,却如同几把尖刀,刀刀命中对方要害,一句公心还是私利,更把对手推上正义和道德的审判台。最后的敢问,又在对方身上刻上空谈误国的印记。

张澜在四川一向比较超然,很少这样公开介入政治,他这一表态如同一枚炸弹在成渝汉炸响,一时间三地新闻界都禁不住失声。

以张澜的公开信为标志,庄继华开始全面反攻,解除封口令,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西南开发队的专家教授,包括马寅初在内,纷纷发表文章,以亲身经历表述重庆体制出台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抗战中发挥的巨大功能。这些专家都是国内各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桃李遍天下,他们这一表态,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巨大影响。

反攻一浪高过一浪,重庆参政会趁势否决了全部要求修改目前体制的议案,甚至包括庄继华暗示可以修改的参政员资格中居住年限限制,同时重庆参政会还联合四川和云南参政会,共同提出要求精简中央部门,提高行政效率;庄继华听说后,连忙制止,这种要求蒋介石绝不会接受。

就在准备乘胜追击,在参政会中向孔祥熙发起进攻时,华北日军开始行动了,蒋介石电告庄继华和孔祥熙立刻停止关于体制的讨论,同时发表声明,重申支持重庆的社会改革,重庆模式将推向全国。至此,孔祥熙和汪精卫以及自由派文人发起的体制之争告以段落,庄继华大获全胜。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五章主政西南第六节波澜起(六)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五章主政西南第六节波澜起(六)

阳光热辣的照耀在华北平原。一人多高的高粱成片的铺在大地上,红色的果实和绿色的茎杆组成严严实实的青纱帐,微风过后,数十里方圆的高粱地起伏摇曳,将大地遮蔽得严严实实。好一遍丰收景象。

枪声从远处传来,宁静的村庄被急促的警钟叫醒,立刻变得喧哗,村民匆忙的带着孩子,赶着自家的牲口,或步行,或赶车,向远处逃窜。少数带枪的民兵在队长的指挥下在村庄外围警戒,远处日本马队卷起的尘埃已经清晰可见。

在冀中的进军对这些刚从日本国内调来的新兵们来说是非常愉快的,战前军官们反复强调的危险似乎根本没有看到,他们轻松的将钢盔背在身后,汗流浃背的在阳光下行军,偶尔互相开开玩笑,整个队伍洋溢着郊外休闲的气氛。

少数骚扰的枪声被马队驱赶跑了,空旷的村庄给他们留下些许遗憾,从小灌输的武士道教育让这些刚离开校门的青年们满脑子都是为帝国开疆拓土,为天皇建功立业的念头。可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后,却禁不住被其辽阔广饶所吸引。征服这片土地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心愿。

炮口喷出火光,村庄在燃烧,少数裹着白头巾的身影在青纱帐中闪过,稀疏的枪声没能阻挡大队日军的步伐,日军纵队继续缓慢的坚定的向冀中区腹地推进,但事情变得越来越危险了。

地雷逐渐成了让日军士兵最头痛的东西,村庄里,房门下,屋角边,到处都可能响起地雷的爆炸,同伴在身边惨叫时,年轻的日本兵开始感到战争的残酷。伤亡出现了,日本军队的报复也越来越强烈,沿途村庄被焚烧一空。

侵略军继续前进,各路战报迅速向北平汇集,北平司令部内灯火通明,各级军官均坚守在岗位上,电讯处的军官来来往往,一天的战报迅即送到作战室。

西尾寿造等华北派遣军的高级军官们一直待在作战室,前线传来的战报显示作战进程非常顺利,第一天全线向冀中腹地前进了三十到四十公里,只遇到小股民兵骚扰,伤亡却主要来自地雷。

这种结果与事先估计大致相同,八路军不会与皇军正面作战,可八路军冀中主力部队到底隐藏在那里呢?各地上报的战报大致相同。西尾寿造最关注的是长驱直入的四个师团,从四个方面实施向心突击。沿途甩开所有阻击直奔冀中中心区域——深武饶安地区。

让西尾寿造郁闷的是,这四支部队反馈回来的消息依旧是空白,八路军主力依旧不见踪影,阴影落在作战课,上次八路军成功突围的惨痛教训又浮现在军官们的心头。

冀中作战进行的同时,对冀南,冀鲁豫的进剿也同时展开,这两地的八路军反应截然不同,冀南八路军一一五师,集中兵力在任县西南的管庄地区与西进的三十六师团进行大规模阻击,双方激战整整一天,三十六师团无寸进。

冀鲁豫八路军也如同冀中八路军一眼,消失得无影无踪,可黄河对岸的一战区国民党部队却调动频繁,有渡河北进的意图,这引起了西尾寿造的担忧。

“立高君,你对一战区的支那政府军会不会北上攻击皇军?”西尾寿造没有问参谋长笠原幸雄,而是选择了立高支助。

立高支助思索会,苦笑下说:“有这种可能,上次进剿支那将军就曾经在山东发起牵制性进攻,不过李宗仁会不会这样作还很难说。”说到这里他有些艰难的说:“如果他真要渡河,黄河对岸的是支那军汤恩伯部,汤恩伯骁勇善战,如果李宗仁要渡河,为何要把他调走呢?所以我不认为李宗仁会渡河。”

的确,在缺少情报支持下,一战区中国军队的动向难以判断,立高支助的判断合情合理。不过西尾寿造却不满意,他反问道:“支那军为什么不是在搞疑兵之计呢?”

立高支助沉默了下,然后坦然的抬头看着西尾寿造:“有这种可能,但以目前的情况还不能作出准确判断,不过在冀鲁豫我们投入了八万大军,即便河南的支那军发起进攻,也无法撼动皇军的攻势,我们在河北(黄河以北)还有四个师团。”

笠原幸雄这时也插话道:“司令官,支那政府军的行动暂时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冀南外,冀中和冀鲁豫地区的八路军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无法判断。”

西尾寿造这才点头,表示接受他们的判断,实际上刚才他也是考验立高支助,进剿才刚刚开始,以目前的情况看还无法判断八路军主力所在,必须让部队加大攻击力度。

“冀南八路军主力位置可以确定了,卑职建议,立刻合围。”笠原幸雄指着地图说。

“上次冀中八路也是这样”立高支助提醒道。

笠原幸雄有些不快的问:“上次怎样?立高课长。”

“上次进剿冀中时,冀中八路也是先在东线阻击我军,等我军调整部署后,主力趁机在西线突出皇军包围圈。”立高支助面不改色的答道。

笠原幸雄一愣。想起来了,在制定进剿计划前,他研究过上次冀中作战,立高支助没说错,上次冀中八路就用过这招,这次焉知不是故伎重施。

西尾寿造双手插在裤袋里,在作战室内来回踱步,终于下决心:“命令各部加快进攻速度,命令冀南我军按照原计划行动,三十六师团改进攻为阻击,其余各部按原方案行动。命令黄河以北的部队加强警戒,防止支那政府军北渡黄河。”

命令从北平飞出,各进剿部队开始更大力度的攻击,在冀中外围的六支部队,行动更加谨慎,严查经过地区,寻找八路军大部队的蛛丝马迹,而前面的四支部队则加快行动步伐,继续腹地突击。

武汉城内八路军办事处也同样灯火通明,从华北传来的情况让周en来感到非常不安,日军忽然放弃继续进攻转向华北抗日根据地,这已经超出中央估计,mzd原来估计。在日军占领武汉之前,无法抽调主力部队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进攻,可现在日军的作战方向转变了。

“有什么新消息吗?”周恩来见机要科科长董小鹏急匆匆进来,心中不由一紧。

“有,我冀南部队在转移途中与日军三十六师团在任县西南遭遇,双方激战一天,入夜后脱离接触,部队向西南转移,陈光师长负伤。”董小鹏迅速念了遍电报。

为了便于南方局随时掌握情况,中央每收到一份前线电报,就转发给南方局一份。这样周en来虽然人在武汉,也随时掌握前线的战局变化。

“怎么搞的!”周en来忍不住着急了,李k农转来的情报已经十分精确了,可以说日军的每个行动都在其中,却依然与日军遭遇,除了前线指挥员出现差错,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不是我们出错,是日军忽然更改了计划,增加了一个师的伪军侧翼向南延伸,恰好把我军挡住。”董小鹏叹口气,这应该是南线日军临时变化。

“一个师的伪军?”周en来一愣,随即反问:“情报上怎么没有?”

“是刚从东北调来的,”董小鹏将电报递过来:“您看看吧。”

周en来神色冷峻的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会,确如董小鹏所说,这个伪军师是临时加入的,日军发现他们的包围圈中有个空挡,征调这个伪军师填补,正好与一一五师相遇。

“冀中的情况呢?”

“部队已经分散,正在寻找日军空隙,穿插出去,然后跳到外线作战。”叶j英从外面进来,正好赶上周en来的问题,便顺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