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节(1 / 2)

跃马大唐 大苹果 4338 字 1个月前

王源道:“我回来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今冬安置难民之事。大荒之年,今年冬天形势严峻。若是有冻死饿毙之事发生,恐将生乱。”

“是了,此事确实极为重要,卑职也正想着要提及此事。西城安置百姓之处数日前便已经有些危机。夏天搭建的房舍太过简陋,以至于这几日夜间寒冷,安置之处有伤寒流行,造成恐慌。”

王源正色道:“竟有此事?看来我要赶紧督促他们拿出对策了。第三件事也是一件大事,此次回来,我想上奏朝廷,定夺国本之事。太子之位空悬已久,这不是件好事。我想这次回来,便要提请陛下定夺太子人选,从而安定大唐军民之心。同时此举也将会对朝廷的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太子之位空悬,便有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这对朝廷维稳不利,对平叛大局也是不利的。”

李宓一拍大腿沉声道:“早该立太子了,立了太子,那些蠢蠢欲动的皇子们便消停了。不知相国心中可有人选?”

王源道:“我打算举荐丰王为太子。你觉得如何?”

李宓想了想道:“卑职没意见,相国认为谁合适,他必是合适的人选。只要不是寿王,卑职都概无意见。”

王源呵呵笑道:“看来老将军对寿王是印象颇坏啊。”

李宓道:“我对他本来并无偏见。只是这人对相国这样的重臣如此不敬,暗地里耍弄些手段,足见其非即位的人选。他若继位,大唐难有复兴之望。”

王源笑道:“然而陛下恐怕属意的正是李瑁,这样一来事情便尴尬了。总之,若说这次我回来会有什么争执的话,怕便是在此事上了。无论如何,这一次我不能让步。为了平叛大局,为了我大唐的将来,我这一次也要据理力争。也许真的会闹得满城风雨,也未可知。”

李宓沉声道:“相国放心,卑职定会站在相国这边。很多大臣我相信也会站在相国这一边的。”

王源微笑点头道:“有老将军的支持,我便放心多了。对了,有件事需要老将军抓紧时间去操办。严冬将至,大军在长安城外驻扎,为了抵御严冬,需要大量御寒物资。冬衣炭薪要抓紧运达,此事刻不容缓,请老将军立刻命人去办。”

李宓忙立刻答应。两人再说了一会话,王源端起茶盅,那便是送客之意。李宓忙起身来拱手告辞,王源送他出门,看着他带着手下几名随从飞骑消失在暮霭之中,这才转身回头前往内宅。

……

内宅之中早已是灯火明亮,内宅花厅之中已经是人声喧闹。七位妻妾加上三个孩儿已经将花厅中闹腾的沸反盈天。沐浴之后精心打扮了一番的众妻妾们一个个容光焕发,花枝招展。就连公孙兰也精心的打扮了自己,淡扫峨眉薄施粉黛宛若人间仙子一般。看着满堂娇妻美妾,几个可爱的粉嘟嘟的孩儿,王源早将一切是非烦恼抛诸九霄云外,笑眯眯的加入其中。

长几上美味的酒菜流水一般的端上来,很快便热腾腾的摆了一桌子。王源明显是对人对己双重标准,对外人说要节省粮食不摆酒宴,在家中却半个字都不提,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事儿。众人觥筹交错欢聚畅饮,欢声笑语不断。席间大小姐还表演了琴艺,特制的小凤凰琴摆在一旁,大小姐像个小大人一般奏了一曲,虽然指法生疏琴艺粗浅,但依旧博得了满堂喝彩。两个小公子也人五人六的拿着木剑耍弄了一番,连站都站不稳的两个小人儿经常自己摔成滚地葫芦,将众人抖得哄笑不已。

宴席持续到二更时分方才散去,众女都喝了不少,加之旅途劳顿,李欣儿阿萝等人都颇有些醉意,先后觉得困倦,在婢女搀扶下回房歇息。公孙兰早就带着王安回房享受母子天伦。到最后席间便只剩下了高墨颜和兰心蕙两人。

她们心知肚明,这是其他姐妹故意为之,今晚让她们来伺候王源。而这两女也颇有些心机,喝酒时浅尝即止,生恐喝醉了错过了今夜。现在也终于如愿以偿了。

王源早就已经盯着高墨颜和兰心蕙两张红扑扑的脸蛋心中瘙痒难当,众人以退席,王源便歪歪斜斜的起身来,要高墨颜和兰心蕙驾着自己回房。

高墨颜和兰心蕙驾着佯醉的王源往宅院落中行。不久后跟追王源挪动的脚步,三人到了兰心蕙的院子里。高墨颜也不好意思驾着往后方自己的住处走,因为王源的步子显然是朝着兰心蕙的屋子里拽着走的,而兰心蕙也并没有客气的要谦让。高墨颜心中甚是有些委屈,但也只得扶着王源进了兰心蕙的住处。

进了兰心蕙的闺房,将王源扶到床边坐下后,高墨颜忙对兰心蕙轻声道:“交给姐姐了。”然后转头便走。

忽听王源开口道:“墨颜去哪儿?”

高墨颜低声道:“喝了些酒,有些晕,有兰姐姐伺候你,我先回房了。”

王源站起身来笑道:“你当我白天说的话是开玩笑么?”

“你说了什么话?”高墨颜诧异道。

王源微笑不语,兰心蕙也在一旁神秘的笑。高墨颜猛然醒悟过来,面红耳赤啊呀叫了一声拔脚便走。王源一抄手便将高墨颜抱了起来往床头走去。

高墨颜挣扎道:“不行啊,怎可如此?羞死人了。”

王源也不答话,上手便开始解她的衣服。片刻后高墨颜便已经被脱了外裳。高墨颜大羞道:“兰姐姐救我。”

兰心蕙走向房门,啪嗒一声拴上门栓,轻叹道:“墨颜妹子,我救不了你。夫君要做的事我岂敢违抗。很快你便习惯了。”

高墨颜欲哭无泪,被王源很快便剥成了小白羊,两条大长腿乱蹬。王源毫不怜惜,搂着她光溜溜的身子一顿挑逗,然后翻身上马,一杆见底。高墨颜既羞愧又无奈同时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刺激感,身子如筛糠般的抖动。很快在王源的冲击下便放弃了尊严,紧紧搂着王源咬着他的肩膀挠着他的后背,沉浸入放纵的快乐之海。

这一夜,高墨颜大开眼界。当她亲眼目睹了兰心蕙是如何伺候王源的时候,她的心里才知道原来男女之事竟然有这么多的花样。原来外表恬淡的兰心蕙在床上居然如此放荡,那些让人羞得不能直视的动作和姿态,那些不可思议的亲吻和触摸的举动,简直如同禽兽一般。然而当那些动作和行为被王源一一实践到自己身上的时候,高墨颜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高墨颜领会到了更深一层的男女之乐,她也明白了为何兰心蕙会愿意那样做,为何王源会喜欢那样做。

长腿美女在这个旖旎之夜中得到了真正的男女之事的启蒙。

第889章 惊闻

时间回溯到王源抵达成都的昨日午后。寿王李瑁当街同颜真卿一番争吵之后,趁着韦见素领着颜真卿去馆驿沐浴换衣的间隙,李瑁急匆匆的赶往了散花楼中。

玄宗正在午后的阳光里凭栏喂鱼。观月池中养了不少的锦鲤,最近玄宗喜欢来这里观鱼喂鱼,看着池水中自由穿梭的锦鲤,玄宗有时会把自己想象成水中的鱼儿。自从到成都以后,玄宗感觉自己活得还不如一条鱼儿自在。大唐江山支离破碎,一年前那一切还是花团锦簇,一年后的今天,自己竟然沦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午夜梦回之际,他常常回到兴庆宫的百花园中。在花丛中徜徉,在丝竹中流连。在梦里,当然少不了那个天香国色梦魂牵绕的倩影。可是,那倩影总是模模糊糊的花海之中晃动,自己叫之不应,追之不及。

玄宗常常想起马嵬坡上的那一天。虽然那是一场噩梦,但玄宗却无法回避那让人惊魂的一日。若说他对那天自己的选择一点后悔都没有的话,显然是不对的。虽然他一直都是个将错就错,从不愿承认错误的人。但在回想起那一日的情形,玄宗还是会为自己的懦弱而羞愧。如果那一天自己不屈服于陈玄礼等人的威逼,不下那个赐死贵妃的旨意的话,或许今天自己的心境会好许多。可是,自己还是下达了旨意,还是赐予贵妃丈二白绫。

玄宗承认自己此举是绝情的,但他岂能为了一个女子便抛弃了江山,又怎能为了一个女子激怒陈玄礼等人,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自己是皇帝,皇帝有皇帝的选择。然而时至今日,一想到伊人已逝,在梦里都无法见到她一面,玄宗又觉得生无可恋,觉得痛苦不已。

玄宗就在这样的矛盾的心理之中度着日子。特别是来成都之后,情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虽然群臣依旧尊崇有加,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但玄宗心里清楚的很,大唐到了如今的地步,自己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在臣子们心中,自己已经不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英明神武的圣主。自己宠信安禄山酿成惊天大祸,自己在马嵬坡为了求生而下旨杀了贵妃,这些行为已经让自己以前积攒的所有威严和口碑都消耗殆尽。现在的自己不过是王源庇护之下的一个偏安之主罢了。

但玄宗内心里是不甘心的,他不能忍受如今的局面,不能让自己沦落今日的地步。曾经自己一手缔造了当世第一强盛之国的辉煌,曾经的自己是所有人心中的丰碑,怎能容忍自己落入今日的窘境?若自己不曾是万人敬仰,不曾是英明神武倒也罢了。但经历过数十年的辉煌,忽然从云端跌落尘埃,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人痛彻心扉。

玄宗咬着牙告诉自己,必须要重振威望,重新回到那个俾睨天下亿万人仰望的时候。想当年武帝当朝,李唐子孙朝不保夕的时候自己都挺过来了,硬生生夺回了大唐皇位。那么现在自己为何不能重新回到往日的荣光岁月。越是在危难之时,便越是能强烈的激起人的潜能。虽然数十年的安逸时光将激情和雄心已经磨灭殆尽,但到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激情之火却重新的在玄宗心中燃起,让玄宗已经变得迟钝和混沌的脑子转动的更加的灵活。

玄宗认真的分析了眼下了局势,其实要恢复往日的荣光,要做的事情不外乎两点。第一便是平息叛乱,迅速的稳定大唐局面,之后再进行制度上的调整。他已经意识到了节度使权力过大带来的巨大灾难,若是能重新稳定局面,节度使的权力一定要大幅削减。当然前提是要平息这场叛乱。第二件事便是要摆脱王源的控制。建立绝对忠于自己的力量,让自己重新拥有无上的权威。

自从来到成都之后,玄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压力的来源方方面面,但最大的来源便是这个王源。玄宗承认,王源是有大功于己的,若不是他,自己还不知处境如何。若不是他,自己现在要么已经被李亨篡位架空,要么已经流落不知何所。但王源既是大唐臣子,他做的一切也都是他该做的,而自己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他身为人臣应该表现的谦卑而感恩些。然而王源似乎永远跟自己若即若离,给玄宗的感觉是这个王源永远都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成为自己忠心的臣子。

特别是来到成都之后,玄宗清楚的感受到了,在这里百姓们对王源的爱戴远胜于己,官员们对王源的尊敬也远胜于己。这显然是玄宗绝不可接受的。一个臣子的威望会盖过皇帝,这便是一种大逆不道。功高震主倒也罢了,功高盖主,甚至在名望和声誉上超过主人,那这便不是一个好的臣子。这便是权臣,一个让人感觉到了巨大威胁的权臣。

更何况王源手握着现在大唐所有的兵马,那是他一手经营了数年的神策军。虽然名义上是大唐的兵马,但玄宗知道,这支兵马只有王源才能调动,甚至包括自己都没有调动他们的可能。这是极为可怕的。有安禄山的前车之鉴之后,玄宗早已如惊弓之鸟。如果王源和安禄山一样怀有异心的话,那将比安禄山更为可怕,因为自己甚至连逃的可能都没有。自己立足的是王源的地盘,身边是王源的兵马,自己插翅难逃。

若王源表现出如忠犬一般的忠诚倒也罢了,偏偏这个王源不断的挑战着自己的底线,不断的逼迫着自己做出不愿做的事情,这让玄宗心中越发的觉得不快和愤怒。

当然,玄宗也明白不可同王源撕破脸皮。王源手握重兵的威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玄宗也意识到自己要想平叛回归长安,则必须依靠王源。不得不说,王源是目前大唐的中流砥柱,若不是他,十几万叛军早已攻入蜀地,自己早已不知又要逃向何处。通州一战,六万兵马大败十八万叛军,那是何等的气魄。那一战之后,形势当即逆转,玄宗也真正看到了平叛成功的曙光。所以玄宗尽量让自己隐忍,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对王源宠信有加,这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一种策略。

玄宗不惜杀了房琯以平息王源之怒,虽然在这件事上,玄宗感觉到了巨大的屈辱。玄宗不惜以相国之位相加,从而表现出自己对王源的恩宠和嘉奖,事实上玄宗根本就不想让王源成为大唐相国。玄宗以一种极为低调和隐忍的方式来迷惑王源,但暗地里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能够突破这种被王源的阴影笼罩之下的方法。

房琯欲重建禁军的想法便是玄宗急于要做的事情,玄宗知道要想摆脱这种阴影,自己必须要有忠诚于自己的兵马。但房琯这个蠢货把事情办砸了,他怎么敢挪用大军的军饷,这让玄宗不得不杀了他。当然杀他的理由也仅是私自挪用军饷,破坏平叛大计。这一条已经足够杀了他。然而从那时起,玄宗便埋下了伏笔,杀房琯的罪名并没有说因为他倡议重建禁军而获罪,也就是说组建禁军是没有过错的,错在挪用军饷。

数月前,当李光弼和郭子仪回到成都时,玄宗欣喜不已。在和二人深谈之后,玄宗感受到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对王源的不满。在自己有意无意的将自己抵达成都以来的种种事情都告知二人后,玄宗从两人的脸上看到了压抑不住的愤怒。玄宗知道,自己可以信任和重用这两人了。于是乎玄宗授意李瑁,让李瑁提出让李光弼和郭子仪去河东朔方募集兵马组成北路平叛兵马的建议,并且很快便答应了他们。授予两位官职,让他们即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