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八章 分兵与隐忧(1 / 2)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1831 字 1个月前

五日后,平原。

“这是……”王羽抖抖手中信纸,抬起头来,和诸葛亮、贾诩分别对视,轻轻吐出一个名词:“苦肉计?”

“苦肉计?”贾诩半眯着眼,摇头晃脑的念叨着:“嗯,很形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是为苦肉计也。”

“此计古有成例也。”诸葛亮一本正经的说道:“当日要离刺庆忌,对吴王言道:刺杀庆忌,在智不在力,只要能接近他,事必成矣。其后吴国流言四起,吴王以此罪责要离,断其臂,杀其妻,继而放要离逃出,投奔庆忌,后者果不怀疑,最终死于要离剑下,与毋极正在上演的那一幕,正是同出一辙。”

“还真是差不多,这甄道也算是个人才呐。”王羽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甄道回家就大肆宣扬青州的善政德行,和要离假装散布流言是一样的,然后他让他爹把他捆了揍一顿,去找王门负荆请罪,只要后者没有贾诩、诸葛亮这样的智慧,就肯定会上当。

虽然现在着名的周瑜打黄盖事件还没发生,但甄道此计的过程,与要离刺庆忌几乎完全一致,结果王门还是上当了,一边大肆宣扬甄家弃暗投明的过程,还为了千金买马骨,将甄家二子分别任命为安城长和九门令。

王门在中山的防御,采取的是虚东线,全力扼守南线的战略。他的整体防线,就是以滹沱河为凭依构建的,而安城乡和九门县,正是这条防线上的两个重要据点。

王门当然不会一点心眼都没留,防守安城和九门的军队,都是他的嫡系部队,甄家二子不过是两个文官,就算挂了个地方长官的名头,也号令不了他的军队。

但很显然,他小觑了这些地头蛇。

没有兵权,县令这个官职只是个虚名不假,但结合上甄家的资源之后就不一样了。

甄道在给赵云的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青州大兵一到,他家就会予以配合,打开安城和九门的城门,如果闹出的动静不大,王门没有惊觉,他们还可以配合青州军拿下毋极!

眼下王门和冀州众叛将的主力部队都在毋极一带,后方只有张南的五千兵马坐镇卢奴。如果能借助内应的帮助重创,甚至全歼王门的主力,羽林军就能节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迅速达成巩固左翼,防范鲜卑来犯的战略目标。

这样的诱惑,连王羽都是心动不已。

虽然羽林军对付王门等叛将应该没太大难度,可后者若是铁了心的龟缩防守,就算打不赢,拖点时间肯定没问题。

三路进击看似威风,但风险也不小,万一于禁被拖的时间太长,中军就有失去左翼掩护的危险。能不费力气的达成目标,自然再好不过。

“这是件好事没错,”诸葛亮很快提出了疑虑:“可这样一来,我军就得加快进度才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而泰山军现在还在途中,羽林军尚未启程,就算立即改变进兵计划,兵临滹沱河至少也得在半月之后……”

甄道行事很大胆,他在完全没得到青州认同的情况下,主动发起了这个计划。因为事先没有约定,这个计划不容易被识破,但同样也会有很多破绽。

暂时没事,但夜长梦多,拖的时间长了,出意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要想确保无虞,就只能放弃先前按部就班的进军策略,变更节奏,改成狂飙猛进。但这样一来,兵力调配上就会出现问题。

羽林军在半个月内赶到毋极,是在轻装简从的情况下,但两万大军怎么可能完全后勤补给的重责放在别人身上?万一张燕突然发疯,或者甄家的计谋被识破,羽林军可就自蹈绝地了。

而泰山军已经在路上了,无法调动,想要兵贵神速,似乎只能动用骑兵。而骑兵却是王羽的中军主力,要是先去了西线,王羽就没办法按照原来的计划去易京和公孙瓒会师了。

界桥之战前,王羽可以带着千来骑兵去和公孙瓒汇合,但那时他本来就是以小弟身份出现的。这一次北上,是要彻底安定河北,他再带着少量兵力去汇合,就有些不成样子了。

“主公,末将愿率本部五百精兵,突袭毋极,斩王门等叛将首级来见!”

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八成会遭到某人的反对,王羽不用抬头就知道请战的是魏延。

“文长勇气可嘉,但王门也是宿将,帐下多有百战老兵,当年叛离伯珪兄之后,一度横行冀北,一直攻入了渤海境内,所向披靡。焦触、蒋奇等人虽然不堪,但麾下兵马不少,你以五百兵进袭,难免众寡悬殊,太险了。”

王羽没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