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京胡同热炕头(1 / 2)

国士无双 骁骑校 1756 字 1个月前

此时的张作霖,正如彼时的吴佩孚,人人喊打,四面楚歌,五省联军止步徐州,下面的大戏由国民军接着演,冯玉祥部岳维峻和孙岳率军东入山东,北入直隶,与直鲁联军大战,戏正酣时,奉军第三军团副团长郭松龄连发三篇通电,慷慨陈词,宣布倒戈反奉,逼张作霖下野。

郭松龄乃奉系大将,手握jing锐,老帅正在水深火热之际,不但不尽忠报效,反而起兵反叛,此举与去年冯玉祥叛曹吴之举一般无二,张作霖猝不及防,仓皇退往关外,一时间狼狈之际。

据说吴佩孚得知郭松龄倒戈之后,哈哈大笑,下令军队止步,发电报给张作霖称:某生平最恶反复无常之小人,不意鄙处有一冯玉祥,尊处亦有一郭松龄,叛乱相寻,纪律无存,此而可忍,孰不可忍,某愿悉力相助,共张挞伐。

张作霖接到电报后大发感慨,说还是吴子玉够朋友,讲义气。

对于郭松龄的倒戈,陈子锟亦有看法,他和张学良过从甚密,与郭松龄也有来往,知道此人虽颇有才华,但心胸狭隘,又与杨宇霆等人素来不和,杨宇霆抢了他的江苏督军位置,本来就心生愁怨,此次奉军大败,杨宇霆连丢上海苏皖等地,却未曾受到惩处,让本来打算幸灾乐祸一把的郭松龄极为失望,进而对张作霖心生怨恨,趁着天下大乱,自己手上又有重兵,索xing反了便是,至于那些义正言辞的讨张檄文,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南方战事稍停,北中国陷入混战之中,冯玉祥的国民军、吴佩孚的讨贼军、张宗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郭松龄的反奉军,打得不亦乐乎。

陈子锟置身事外,通电呼吁和平,暗地里却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加入战团,扩展生存空间。

大戏连连上演之际,ri本客轮天津丸抵达上海,游历欧美ri本的前皖系大佬徐树铮上将回国了,与去年此时被租界当局驱逐出境的遭遇不同的是,这次可谓风光至极,不光上海滩各界闻人前来迎驾,就连五省联帅孙传芳都从南京专程赶来欢迎。

徐树铮意气风发,在上海发表演说,谈及自己游历欧美之经历,更是如数家珍,访问美英法意荷瑞士比利时等国,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又曾在英国皇家学院演讲,会见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美国总统柯立芝,俄国斯大林、托洛斯基,ri本天皇、首相等,放眼华夏,有此殊荣者唯徐又铮一人而已。

“连墨索里尼都和我谈笑风生。”这是徐上将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

江东,督办公署,陈子锟将申报狠狠摔在茶几上,吓得佣人们噤若寒蝉,大帅留起了八字胡,愈加威严,不由得人不心生畏惧。

让陈子锟生气的是徐树铮此番回国竟然如此高调,这厮在外国游历的时候都难耐寂寞,发密电授意杨宇霆杀掉自己,回国之后岂不更加猖狂,眼下局势比皖系、直系当政时期更加混乱不堪,国家四分五裂,军阀东征西讨,更加便于徐树铮这样的角sè浑水摸鱼,火中取栗。

陈子锟立即写了一封密信给李耀廷,让他寻机把徐树铮干掉,这种脏活不可能让jing武会的欧阳凯来干,毕竟太过机密放心不下,也不能让三枪会或者驻沪禁烟总队来干,因为很容易露出马脚,唯有李耀廷这个上海本地大亨出手,事情才能办的不漏蛛丝马迹。

如今徐树铮名声显赫,出来进去都有保镖伴随,更是沪上名流们的座上宾,想杀他真不容易,至少得筹划上十天半个月的,就在李耀廷安排了枪手准备下手的时候,徐树铮竟然奔赴běi jing去了。

陈子锟得报极为震动,因为北方局势极为紧张,到处都是战争,徐树铮的策略无非是联合直皖奉,对抗冯玉祥而已,而běi jing虽然有段祺瑞坐镇,冯玉祥的势力也不小,此去如同飞蛾扑火,更显徐树铮之心高气傲。

徐树铮敢去,我难道不敢去了,陈子锟遂决心进京探听形势,两位夫人听说之后,都苦劝他不要以身犯险,陈子锟说:“此番进京是秘密行动,轻车简从,谁人能知,我这次北上,是有大事要做,于国于民都非常重要,非去不可。”

陈子锟只带了数名卫士,着便装经陆路前往běi jing,津浦路向北而行,列车极慢,经常为运兵车让道,原本两天的行程走了数ri才抵达天津,与乘船前来的李耀廷会合。

时值年末,气候寒冷,冰天雪地,呵口气都变成白雾,冯玉祥的国民军已经打败奉系李景林,占领了天津和整个直隶,国民军纪律良好,京津铁路畅通无阻,两人带着手下乘车前往běi jing。

列车上,身穿呢子大衣头戴水獭皮帽子的李耀廷笑问道:“你几次三番放过徐树铮,怎么这回非得杀他不可?”

陈子锟道:“他若是老老实实呆在外国,或者在租界做个寓公,我也不会起了杀心,徐树铮出山,皖系又要东山再起,中国岂能经得起这些军阀的玩命折腾,再说……杀他也是为了私仇,耀庭,你不要怪我,其实,你记得民国八年的时候咱俩从běi jing逃难的事情么?”

“记得,我娘就死在那时候。”

“就是因为徐树铮递送情报给ri本人,ri本特务才盯上咱们的,你娘的死,徐树铮也有责任。”

李耀廷愕然,半晌才道:“为什么你早不杀他?”

陈子锟道:“我看了他的ri记,以为他是为国为民的真英雄,哪知道这些年来的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皖系崛起罢了,我看错了他,我两度放走他,这是我的责任,理应我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