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灵渠开(完)(2 / 2)

盘秦 春溪笛晓 4011 字 4个月前

嬴政“”

窝在嬴政怀里的小团子似乎发现嬴政不太对劲,仰起头眼巴巴地看着嬴政,发出几声意味不明的咿呀声。

嬴政低头看了看一脸天真的奶团子,决定默不作声地当这事没发生过。反正那个被骂的家伙也不敢在外面抱怨

反正,嬴政现在已经不嫌弃这个孙子是个丑娃娃了。

扶苏要给儿子搞抓周,自然也要请嬴政。

嬴政觉得抓周没什么意思,既然这小家伙是扶苏长子,以后当然是要继承扶苏位置的,难道他抓本书,你还真叫他专心读书去不过扶苏说是大家聚一起热闹热闹,嬴政也就没反对,只是往那些物件里加了个小小的玉印。

小家伙年纪虽还小,瞧着却分外机灵,他一屁股墩坐在那堆小物件之间,左瞧瞧右瞧瞧,伸手先把嬴政加塞的玉印给抓了,接着又去把各种看得上眼的小玩意都扒拉到自己面前,最后坐在一堆宝贝里头重新找出最开始拿的玉印玩了起来,显见是最喜欢这个的。

嬴政十分满意,不愧是他孙子,眼光多好,可比他爹聪明多了

晚上扶苏夫妻俩帮儿子把那堆宝贝收起来,扶苏拿起那枚玉印时顿时发现了它的古怪之处它居然是罕有的暖玉制成的,拿在手里很快会暖和起来。

这种会发热变暖的小玩意,小孩子拿到后肯定会好奇啊

他父皇这是作弊

扶苏第二日一早便忍不住去谴责嬴政。

嬴政理直气壮地说道“这叫兵不厌诈,你自己想不出法子能怪谁”他没打算和扶苏纠结抓周的事,而是把刚收到的一封奏报递给扶苏,“史禄那边说灵渠修成了。”

史禄是早几年就派出去修灵渠的,陆陆续续修了好些年,今年终于拿出成效来了,这才趁着汛期到来之前把消息送回来。

灵渠成了

扶苏从不反对在这类水利工程上花钱,他们秦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兴修水利。现在他们能修灵渠连通两个水系、控制河道水位,往后肯定能更好地治理好黄河这只凶兽、利用好长江水系充沛的水资源,北方南方同步发展,何愁大秦不兴盛

这次不等嬴政撇下自己,扶苏就抢先开口“父皇,我想去看看。”

嬴政也没打算和扶苏抢,上回是他出巡,这回也该扶苏出去看看了。他说道“也行,你去吧。”

扶苏回东宫与裳华说了一声,便寻了几个最近腾得出空来的好友看灵渠去。

太子出巡也不算小事,朝中上下忙活了一通,扶苏便与张良他们乘车南下。

几人少年时便时常一同出行,如今虽已成家立业,一路同行却仍是感觉像回到了当年把臂同游的日子,轻车快马、好不自在,不知不觉便抵达了目的地。

扶苏一行人见到史禄时,赶巧迎来了初夏汛期。他们信步走到灵渠的铧嘴处,只见南北两渠宽阔得很,临高远眺,有种水天茫茫之感。

史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货船便鱼贯而出,争先恐后地运输着货物南下,很快从扶苏他们眼前飞驰而过,进入那仿佛已经被驯服的漓江之中。

这些货船凭借水力,仿佛能一日千里。

扶苏心中有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当你独自站在天地间,免不了会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宛如蝼蚁或草芥。

可当你看到奇伟险隘的山川河泽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变得温顺可爱,甚至还能帮助你做你想做的事,你又会觉得人虽渺小,却又是天底下最为胆大敢为、最为勤劳聪慧的存在,要不然这些由老天创造的事物怎么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所用

扶苏与张良他们感慨了一番,又对负责灵渠工程的人论功行赏,并把那些服足了劳役的俘虏安置下去,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回去的路上,扶苏断断续续画些关于灵渠的所见所闻,还认认真真地写了篇歌颂灵渠的文章,表示希望朝廷日后能修出更多这种有利于南北交通、地方发展的好工程。

回到咸阳后扶苏把文稿整理整理,呈上去给嬴政看。

嬴政读完了,觉得自己没去灵渠看看有点亏,好在往后打下百越他也不是不能去的,到时候顺道看看就是了。

至于扶苏的那番吹捧,嬴政觉得一般般,也没有让他很高兴。

不就是修个渠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没过几天,嬴政私底下召见了史禄,对史禄进行一番委婉的暗示我们大秦还有哪里可修渠的你啥时候能拿出新方案来钱不是事儿,人也不是事儿,修出来有用就成,大不了百越打回来的俘虏给你们挖渠去

史禄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水利工程哪有嫌多的即便秦地这边修够了,东方诸国还有地方没修呢,水利工程搞好了不管是对农业还是对运输来说都是大好事啊

史禄对着舆图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讲了自己的构想,表示只要朝中有余力,那肯定还有许多地方要修,比如魏地原来的鸿沟水系收拾收拾,再往江南那边一连,那不就是良好的水路运输网络再把江南的基础水利搞搞,发展一下江南农业,往后大秦肯定能多一个粮仓

手里粮多了,想干什么干不成

嬴政听了龙心大悦,立刻叫史禄回去写个章程出来。

等史禄把折子递上来,嬴政又不动声色地把这事交给扶苏去办。

扶苏看到这个折子果然十分欢喜,拉着史禄秉烛夜谈,聊了许多关于江南的规划,殷殷地把这事和云阳学宫最新一批毕业生交托给史禄,希望史禄在完成江南开发计划之余再培养出一批实干人才来。

史禄见嬴政父子俩都对此事这般看重,自然上心得很,收拾收拾便精神抖擞地带着人往江南去了。

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兴修水利成为了各郡考课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位新官员赴任之后第一件事都是在自己任地转悠一圈,愁容满面地琢磨起哪里还能搞一搞。

随着水利工程的兴起以及新肥料、新粮种的全面普及和不断改进,百姓们家中渐渐有了余粮,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加富足,各地农户也纷纷隔出猪圈养起了小猪,母猪的产后护理和公猪的阉后护理等书逐渐成为大秦经久不衰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