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八年夏天,第一台冰箱下线。
当年夏天,冰箱就销售了八万多台。
一台冰箱的价格需要八百元,也就是以前的八百贯,但是一个夏天就销售出八万多台,说明这个世界的有钱人多了很多。
同时,也说明这个世界通电的地方更多了。
对於那些卖了地的大地主们,买上几台冰箱花不了几个钱。
而对於那些卖了地,然后将钱投入到工业生产中的大资本家们,买上几台冰箱更加算不得什么。
就算是一些大学教师,以及中学教师,以他们比较高的薪水,咬咬牙买上一台冰箱,也算不得伤筋动骨的事情。
当然,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消费不起这样的奢侈品,他们只能够羡慕的看着有钱人买上这种东西,夏天能够制造出冰来。
这也让一些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幸福的老百姓产生了努力劳动的动力——挣够八百块钱,就可以买一台冰箱,夏天都可以喝到冰凉的糖水,那该多么的幸福。
而到了永初九年的夏天,这个世界上生产出来的第一台空调也上市了。
暂时生产出来的空调只能够让气温变低,不能够让气温升高,也没有遥控这个玩意的存在,全部都是手动开关操作。
但是能够让气温变低,已经让很多不堪酷暑的人解脱了出来,在有钱阶层中,又是一阵购买狂潮。
空调上市的第一个月就将他们这段时间的研发经费以及建厂的经费全部都收回了。
这种奢侈品,出厂之后,直接加价几十倍销售出去。
从有钱人口袋里面拿钱出来,方浩一点都不会觉得於心不忍。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电器才称得上是电器,以前的电器也就是电灯和电风扇,哪怕是京城,除了工业所需用电,民间用电微乎其微,功率不大的发电站,都用不着开动全部的机组来发电,使得一些街道不得不大规模的安装路灯,将多余的电力给消耗掉。
有了这些大功率的消耗品,才不会有那么多发出来的电给浪费掉。
通路,通电,通航,那是现在大汉帝国基础建设最注重的三大项目。
这三大项目占据财政支出的多半。
但是这样的支出也是起到了很大效果的,让这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快。
没有这三通,又没有办法快速地发展工业。
首先,制造产业的材料运不过来,其次,制造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
大汉日报上不止一次的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搞不好,发家致富跟自己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不只是工业产品需要便捷的交通,就是农业产品也一样的,需要便捷的交通,这样很多土特产才能够运出去,卖上一个比较高的价格,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好处。
农民虽然很拥护方浩的政策,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农民日子过得还是挺苦的。
和以前比当然没得说,温饱问题都能够解决,一年能够吃上肉的日子也多了起来,不至於说哪一家会因为没有饭吃给饿死。
但是,整个社会都在快速的提升中,那些农民和工人的待遇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毕竟现在粮食多了,哪怕粮食的价格没有下降,但是因为货币的增加,粮食实际上是变得更加的不值钱了,一年辛辛苦苦的种地,卖掉粮食,换不来多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