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回京即闻喜(1 / 2)

大唐农王 咕行 3025 字 1个月前

“大唐农王 ()”!

元庄的庄稼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

而李庄这边,虽说比起去年来说,也只是提高了一成半而已。

可要是与着以往来比,那产量可就高了去了。

两个庄子的粮食相加,那可是接近八千五百石的粮食啊。

两个庄子又仅收租五成,去除租子的话,李冲元可得粮食四千多石。

如再去除元庄那得上交朝廷的一成之数,李冲元可得粮食也有三千八百多石。

如此之巨的粮食,就李庄的那个库房,自然是装载不了的。

好在元庄有一个库房,虽小,但免免强强可以装下所有的粮食了。

李渊高兴。

乔苏等人更是高兴不已。

而此时的李庄之中,各村民在结束了庄稼的收割之后,每天早晚都是乐呵呵的,甚至时不时的凑在一块,说着今年粮食产量如何。

更有的,说还要接济一下自家的亲戚等。

着实。

在这个时代不比现代。

亲戚之间的情谊那着实要好过现代,可以说是同命之根。

在这个时代,讲究三族或者五服等。

五服之内,皆是亲。

几日后。

粮食晾干了,乔苏回了长安本家,向着老夫人请示之后,带着从本家借调过来的下人,以及帐房,开始对李庄的粮食进行过秤了。

三天的忙碌之后。

李庄的粮食总算是有了一个具体的数值。

“主家,喜事啊,真是大喜事啊。”当粮食过秤,以及租子收完之后,乔苏拿着帐房合计好的册子直奔小院。

而他还未入得小院之前,就大呼喜事。

原本早就在小院中静待着消息的李渊,一闻乔苏的声音后,脸上的喜色就已上来了。

待乔苏拄着拐杖奔进小院这时,李渊急声问道:“如何!”

“回主家,喜,大喜。经三天粮食过秤之后,我李庄总计产粮食两千九百一十二石,比我原本的预估要高出不少。”乔苏赶紧来到李渊面前,把帐房做好的帐本递向李渊。

李渊接过帐本,又闻乔苏所言后,更是喜悦不止,“好,好啊。比原本估计的产量还要高,真是大喜事啊。”

两千九百一十二石的粮食。

这比原本预估的两千八百石,还多出了一百多石。

这完全超出了乔苏以及李渊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多产量,对於任何百姓农人来说,那是天大的喜事,哪怕就是李渊也是如此,或许其中的原因,乃是因为李渊见识过在大灾之年的那种场面,迫使得此时的他越发的更贴进於农人了。

李庄的粮食过了秤,租子也收了。

而元庄也在几天之后,开始过秤收租。

元庄的粮食产量,到是并没有脱离乔苏原本的估算。

两千四百亩的庄稼,称量过后,正合乎预估的产量,五千五百四十二石。

如此之数,对於激动的元庄百姓来说,今年绝对是一个好年,而且还可以吃干的好年。

而当元庄的粮食称量过后,租子也收完存入库房之后的乔苏,却是直接离开了李庄,去了长安了。

在老夫人得闻李元二庄粮食的产量之后,也是高兴不已,“真好啊,要是玄儿和虚儿他们的庄子能出产这么多粮食,那就最好不过了。看来,元儿的那套肥力加持种植之法甚好,可以在玄儿和虚儿他们的庄子上铺开来了。”

“老夫人,小郎君以前就跟二郎和三郎他们提过,只不过二郎和三郎他们并不在意,所以小郎君也没多坚决,到是说再试验一年,有了第二年的产量之后,再来向老夫人您提一提这事。”乔苏一听老夫人的话,立马想起去年李冲元与他的那两位兄弟所说过的话来。

老夫人笑了笑,“明年大力推广元儿的这套种植之法,怎么说,也得让元儿的几个兄长沾点光,要不然就他们兄弟二人的这点俸禄,以及他们的封地上的产出,过个几年就得到处哭穷了。”

老夫人自有老夫人的想法。

儿子嘛,也有儿子们的想法。

毕竟都分出去了,很多事情,老夫人也不可能随时都能关注到。

而老夫人能关注到的,也只有她的这个大儿子李冲寂相对会比较多一些,再者就是婉儿了。

而李冲元虽说也分出去了,但时不时的总是在本家晃,以前又经常没事干架闹事。

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当时老夫人心头上的一件大事。

“是,老夫人,那待小郎君从西乡回来后,由小郎君亲自向您请示。”乔苏得了老夫人的指示应道。

事后。

老夫人又向着乔苏问了问关於胡家庄那边的情况。

而对於胡家庄的情况,乔苏最近却是少有关注。

他的主要精力,大多都往着李元二庄上放去了,对於胡家庄那边的情况,也只知道一个大概。

对於胡家庄来说。

那些田地虽被皇后暂时放在李冲元的名下,也由着李冲元去处置管理,更或者说是打理。

胡家庄不比李元二庄,归属於李冲元。

胡家庄的田地,名义上是他李冲元的,但那也只是名义上的。

田地里打了粮食,那是得交税的,可比不得李元二庄。

粮税虽不多,但其他的税却是不少。

比人头税,也就是所谓的丁税,还有地税,更还有别的杂七杂八的税。

总之。

零零总总加起来,其税不少。

而胡家庄的租子,李冲元从未放过话说五成,依然如常一般,交的乃是六成。

今年胡家庄的情况,与着元庄一样,马肥加持,粮食的产量,绝对不会差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