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溪得知自己之前所率兵马将奉皇命调入京城时,正在兵部大堂喝茶。
是真的喝茶!
沈溪原本去兵部是要将自己所部兵马残留的兵器、火器、骡马、粮草辎重数量等详细上报,结果兵部那边没人接待,任由他在兵部大堂等候。
一直到下午临近日落,沈溪觉得自己可以优哉游哉回家时,皇宫那边突然颁下圣旨发到兵部,让兵部负责统调大军进城事宜。
兵部推出来负责此事的,沈溪认识,正是王守仁。
沈溪跟王守仁间算得上是老相识了,同年进士,一起留在京城做官,当初他赴任闽粤桂三省沿海总督时,跟前往湖广履任的王守仁同路,二人在路上曾一起喝茶品茗,评说过天下大势,二人算得上是故交。
王守仁在正阳门保卫战中表现很好,受到皇帝和太子的赏识,虽然他目前还是兵部郎中,但其后很可能会高升,至於会迁到什么位子,沈溪暂且不知,但料想以王守仁单薄的履历,在六部中继续前行不太可能,即便要升,也要从地方上着眼,多半是前往藩司或者臬司谋职,或者直接放个正四品知府。
具体如何,就要看王守仁家里接下来如何运作了,还有皇帝那边是否会特别予以关照,再就是吏部那边如何进行安排。
即便王守仁在正阳门大战中的功劳再大,又得到李东阳和刘健的特别推荐,但跟沈溪的表现和功勳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王守仁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他得到兵部侍郎熊绣的指示,负责协调沈溪所部进城事宜,自然要出来跟沈溪问询一下,也有请教之意。
沈溪原本留在正厅,优哉游哉地喝茶,此时他不得不移驾偏厅,与王守仁坐下来,详细把今天的来意说明。王守仁表示,他并不负责这项工作,兵部另有专人司职,随后王守仁便将皇帝分批调兵进城的事,跟沈溪细细解说。
其实无论是沈溪,还是王守仁,都能看出来,皇帝如此急调兵马入城,并不是说皇帝对这路兵马彻底放心,而是不想让有功之臣滞留城外,心生不满,同时也是为了让京师内外兵马安心,为天下各路勤王军树立起一个典范。
王守仁请教道:“沈中丞在外领兵多时,对麾下兵马应知根知底,不知可有特别安排?”
沈溪笑了笑,回答道:“王同年客气了,所谓的领兵,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在下乃翰林出身的文官,只是指定策略,让兵马执行,谁想糊里糊涂就打了许多胜仗。对於行军之事,其实在下也有诸多不解,至於如何统调兵马进城更是一头雾水,兵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好!”
沈溪可不想被人拿来当枪使,他非常清楚兵部这头问过他意见,回头就会对城外的将士说,某某安排是他沈溪的意思,如果官兵们心中有怨言的话,便会迁怒到他沈溪身上。
在沈溪看来,我只需要把自己灿烂光辉的形象留给将士便可,以后我未必有机会再调遣他们,若是因为善后做得不好让他们记我的仇,那就没什么必要了。
即便王守仁也是个聪明人,也没有沈溪如此灵活的头脑,一时间根本就没想到这一步,本来他就是想征询沈溪的意见,争取把自己的差事做到最好。
见沈溪没什么意见,王守仁决定快刀斩乱麻,起身道:“宜早不宜冲,下官这就去领令牌,今日会亲自出城一趟,争取在入夜前,调拨第一批兵马进城!”
沈溪陪同站了起来,拱手道:“那就不多叨扰王同年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