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九:(1 / 2)

裴泽跟冯曦吃了一段时间的苦, 才找到一点在御田里干活的节奏,就接到通知,监工说皇上仁慈, 可怜他们长时间见不着家人, 这就准备调他们回京。最近京里要盖所学堂, 需要劳力。

这话不光是说给他们,也是说给几位二世祖听的。

大家伙儿听了喜忧参半。

能回京是好事, 虽然还得继续做活,距家人近了容易得到接济。监工是不敢给他们放水,总能抬抬手任他们族里家里送些东西过来。

凡事都不会绝对利好。

回去的坏处就是搞不好天天都要被人笑话。

想到那尴尬场面,他们又不太想回去了。但这是不是被劳改这些人说了算的, 皇上已经下了令。

出十五工程一启动,他们就被送回京里,被使唤着埋头做工的时候,还有人站得远远的看热闹。

最早来的是一些百姓,这段时间他们听说了一些事,恐怕是谣传,都来打听真假。在这边监工的还比较平易近人,有百姓询问, 他便说了――

“熹贵妃向京里富贵人家筹了一笔善款, 想建一所对你们穷人家孩子开放的慈善学堂,过个一年你们就可以带自家孩子来报名。在这儿读书不交束,也不用你们花笔墨钱。”

来打听的惊讶极了“我听到有人说, 还当是谣传,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情呢读书人多金贵, 读书啊,是最费钱的事了。”

又有人问“到时候满京城的都来报名, 学堂收得下那么多人”

“提前告诉你们也没什么,听说到时候会派人来考校,不是每个都收,资质不错的才能留下,要想过来读书的回去好好准备吧。”

“咋准备啊咱们要是会教还用把人送学堂吗”

监工瞅瞅他们,叹口气“我是说,回去好好教教你们孩子规矩,到时候学堂要是收不了那么多人,在两个差不多的里面选一个,肯定是选坐得住的,这道理都不明白”

围着的几个恍然大悟。

对对对。

师傅带徒弟都喜欢听话懂事的,皮猴子样没人肯收。

打听到情况以后,他们准备回去说给自家亲友,让大家都准备起来。

有这种不花钱就能读书的好事,不让家里孩子试试怎么行都不指望他能考上秀才举人,能学会认字都能找个好活计。

有人赶着回去报信了,也有人留下多看了一会儿,就注意到在里面做事的人中有几个看起来眼熟的。仔细瞅瞅才发现,那不是在一年多前横行京中的几个霸王怎么变成这鬼样子穿得跟平民百姓没二样,露出来的脸跟手都黑了好多,一看就是吃了苦的。

“那是被皇上发配去劳动改造的我的天,他们真在做苦力啊我还以为只是判几年做个样子,家里打点一下混过去就完事了。”

“咱们皇上跟以前那些皇上不一样是真为我们百姓着想的”

“贵妃娘娘也是,竟然想到为咱们开学堂,活菩萨啊。”

“就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人竟生在冯家,冯庆余拖累她了,要不是有那么个爹,贵妃娘娘早该封后。”

“是啊,太可惜了。”

“”

这些人看够了热闹回去也是一番宣传,正月还没过,满京城都知道这两则消息。第一慈善学堂已经在建;第二之前被判劳改的都在那边做工。

消息传开以后,陆续就有过去看笑话的。

当然也有他们的亲戚朋友去送温暖,一口吃的能递到,锦衣华服这些就送不过去了,毕竟哪有穿绫罗绸缎做苦力的

看热闹的看热闹,捐款捐物的也没停过,最近还出现了新花样――捐人。

学堂建成之后要收学生之前必然先得有夫子,裴乾本来想着若实在不行直接派人,冯念说不着急,等等看,兴许有人因为感动或其他理由自愿过去教书。

后世都有不求名不求利大老远去山区支教的,这年头肯定也有。

果不其然,以前教皇上读过书现已退出朝堂整日含饴弄孙的当世名儒把自己捐了,自愿去坐镇,有他带头,陆续有一批闲在家里的跟风表态。

有人把这些名字统计下来一看,不得了,这水平有点高啊

出现这个情况,连很多富人家都蠢蠢欲动,想着是不是把自家的也送去。这时候上面的声明来了,这是慈善学堂,只招收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学生,家中条件好不需要被帮助的别来。

听说有免费读书的机会穷人家就够高兴了,又听说自愿去那边授课的夫子都挺有来头,很多富贵人家都想送孩子去可惜他们不符合要求。皇上说了,不能让不需要帮助的人占了需要帮助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