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2)

下乡之前,昭明就做好了可能老死乡下的准备。

隔壁家的姐姐,去了五六年,在乡下落地生花了,这辈子看着就是这样了,昭明对自己的前程也就没有了太多期待。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其实也不太多,就是以前的课本和几件衣裳。

时下对学习都是不重视的,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也应该养成那副习性。但奇怪得很,昭明却很是重视学习,别的都可以不带,书和纸笔是一定要带的。

昭明的亲爹住在北京,一个小胡同里面占着半间的四合院。其实就是和另外一户共用一间四合院。

相比起一大家子挤在一间屋子的自然算得上宽裕,但和昭明姥爷家里没得比他现在都不明白,当日白富美的母亲是如何看上他一穷二白的父亲的莫非真是爱情让人眼瞎

虽然是天子脚下,但也没因此高贵多少,该世俗的世俗,该平庸的平庸。他亲爹就是个普普通通在工厂做工的工人,最近倒是升级成了厂里的主任,娶了有关系的后妻,也没有因此得了什么好处。

他后妻和后岳父一家,其实都不是很看得上他。这种事从眼神和待客就看出来了。昭明冷眼瞧着,后母待他父亲像是待家里长工,倒是母亲曾把这个平庸男人当成了国王。

平庸

是的,太平庸了,唯一的好处大概是老实,好拿捏。

人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不去珍惜,眼睛就看着别人手里的破烂。真的千方百计拿到手,好像也就是如此吧

他们看人挺准,昭明的爹就是这样的人,老实,懦弱,好拿捏。所以昭明从来没有想过靠这个爹。

他一开始知道继母打算让他替了继母姐的名额的时候,昭明就知道,这事情八层就是这样了。因为他的爹,是靠不住的,在如今这个家里没有话语权,也不会为了儿子争取利益得罪后妻。

就是这样老实懦弱的利己主义者。

他什么也没说,那些日子尽可能的多换了些钱和票,给姥爷寄了东西,这一切都做完了,最后,昭明才一脸毅然决然的说家里下乡的名额自己顶了。

他这么主动,一来是卖个好,二来,他打听过,这次他们这一片学生要去的地方是南方,离着姥爷下放的农场很近,就在一个地方。他也想去看看他们,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他也不会省。

名字报上去,他们被分到不同村子,谁知道这么巧,昭明要入住的村子就叫上湾村。

全国上下叫这个名儿的村子不少,昭明一开始还真没想过那个致富一方的任务。最后这样阴差阳错,他就到了其中一个上湾村。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什么诡异力量推着人前行。

下乡,是不想下也得下。

他继母也比较有权势,堂兄弟就是革委的一个小干部,也能蹭着对方权利的边儿。所以昭明的爹哪怕想要反抗一下,都是低声下气犹犹豫豫的。

现在一说昭明自愿去,他亲爹想一想,自己还有两个亲儿子,他又是主动自愿,心里就像是放下一块石头。继母更是高兴,手一松,还给他整了一套全新的被子让他带走。

所以最后皆大欢喜。

昭明心知自己这一走,可能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所以带齐了东西。

他上学的时候学制改成五、二、二,课业也要简单很多,所以昭明很早就越级考了高中毕业考试拿到学业证书。后来他一边打临时工,一边按着老课本自学,就是想要学更多的东西。

这次他怕下乡的日子久了遗忘,就把全套书籍都带上,还有钢笔和墨水。

昭明的衣服不算多,四季都有两套,加上被子,就是很大一袋子的行李。他又准备了一些容易携带放的住的日用药,比如阿司匹林、红霉素软膏、酒精、马油膏等日常用药,因为听说乡下地方这些东西不好买。

剩下还有一些空间,就放了点抹脸防冻裂的油,是用北方一种动物油制作的,对冻疮和烫伤都很友好。还有一大瓶跌打酒,西北特产奶酪和奶贝。其实还有很多想买的,比如奶粉啊,红糖啊,肉罐头啊,但是没有门路,买不到。

这些都是放行李箱和麻袋里的,昭明身上还背着不少东西,铝皮饭盒、军用水壶、洗漱用品,一件旧蚊帐,两双胶底布鞋、一双下地用胶皮鞋和一双羊皮毛一体皮靴等。

来了这里后,他还在县城里补充了一次,买了保温瓶、部分粮食。然后在村里木匠家里买了洗脸盆和洗脚盆,还有木架子。

因每年都有下乡知青,大家有了经验知道那边什么环境。这一届的知青都是做足了心理准备的,也不单他一人如此准备齐全,还有个知青就差把家当都搬过来了,一个人拖着半车的行李。

即便准备得如此充分,一个个的也都明白来这是吃苦来了,但真正走到农村,知青们还是叫苦不迭。城里孩子完全被乡下环境的穷苦破败惊吓到了。

昭明也一样,虽然已经来了半个多月,他还是不能适应本地劳重的体力活。哪怕大队长已经把最轻省的活计派给他们这群身娇肉贵的知青们。

每一天的劳动之后,若是没有及时的按摩揉捏,第二天身体酸痛得像是被大卡车碾了一遍又一遍。

昭明带的跌打酒就成了救命膏药,每天不搓一搓都不舒坦。旁人见他用得好,也会来借,哪怕就擦了一点点,借的次数多了,用得也快。

同伴里没有脸皮厚的,对此都有些不好意思,昭明倒是不在意。

“用吧,过些时候习惯了,就用不着了。”

这倒是真的,至少老知青们全都习惯了每日的劳动。

昭明这样客气,同伴也客气,有什么大家用得上的就没有藏着掖着。要说也是前辈起的头好,第一批的知青大都是和气的,第二批留下的也都是安静的,他们新的一批知青也学着来,来了这么久,别的不说,至少没红过脸。

准备开辟了院子种蔬菜,知青们就去村民手里买了一些种子,村民们虽然看不上这群身娇体软的年轻人,却还是热情的性子,纷纷说不用,伸手就抓了一把种子,也不要他们的钱。

知青这边也客气,若是手里有些什么零碎的零食小吃,顺手也给村里孩子一把,还了人情。

一日有雨,村里没什么活,村民们都在家里修理一下农具,知青们带着斗笠在翻地。昭明背着一个背篓去了一趟县里,他是偷偷去的,没有打报告,这些年也管得不严,路上虽有巡逻队,甚少抓着人盘问,他就大大方方去了。

他在供销社买了些吃的用的,再去药店买了配跌打酒的药。

他的背篓里原本就放着前些日子拿出来的水果,这次便不拿水果了,他拿了两斤肥肉,还有八斤的糯米。一日他只能拿一次,最多十斤,没有种类限制。

回来后,他把两斤肥肉给了小余同志。小余同志拿出一个本子记账,直接换算成钱。如今买肉还得肉票,换算成钱是昭明吃了亏,但他不在意。

小余同志熬了一小罐的油脂,多余的油渣攒起来,日后炒青菜的时候放一点,也就有了荤。在乡下几年,便是最手松的同志都学会了精打细算,城里时候拿着当零嘴的猪油渣都要分开几次吃。

便是如此也被村里人嫌奢侈,纯正的劳动妇女,用油都是纱布沾一点在铁锅一抹,就算是炒菜,不像是知青,用筷子划一大块。

其他人知道昭明从县里过来,还买了些水果,他们就拿着自己的麻花、蜂蜜、肉干等等东西去换。小余同志手里好东西多,她拿着一罐铺着厚厚油脂的蘑菇酱和昭明换了两个甜瓜,别人是没有这么奢侈的,最多就是一个,再少一点,两个人一起换一个,再分开吃。

过了农忙时节,新来的三个知青终于也适应了干活的节奏,昭明的跌打酒就存封进了箱子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