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次读信丢了大脸,他们怕这封信里又有骂人的内容,当时没让别人来旁听。后来看他们在打听谁家卖地,才有同村来问,问卫三送钱回来了?
两家人摆手说没有。
「那你们怎么能双双买地?」
「老三他是没送钱,他送了一摞旧书回来,那摞书是不稀罕,好歹也是四品官用过的,有人说想沾沾喜气,高价买去了,给了足足八十两银子。」
呵!
乍一听说,人都惊了。
八十两,这可不是小数目,卫三用过的东西值那么多钱?
「老三心里说是他用过的旧书,里面有些心得随记,书都不是什么稀罕的,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看那人诚心想要,我们又不缺,就卖他了。你想想看,八十两,买新的都能买多少套了?他花这么大钱来沾喜气就给他沾呗。」
乡亲们第一时间也没品出味儿来,有人羡慕他们转手就赚八十两,也有人觉得好歹是大老远送回来的,卫老三一片心意,卖了是不是不合适?
又不是缺钱缺疯了,别人送的东西咋能随便卖呢?
「别人送的不能卖,亲兄弟给的有啥不能?」
「老三都说让我们妥善使用,换了这么大笔钱还不算妥善?」
这话题再说也尴尬,就有人站出来和稀泥,转而吹捧卫成能耐,才出去几年都当大官了。又问他们是四品什么官儿来着?管啥的?
「送信的说是右通政,管申冤的,谁家有冤屈就找他说。」
村人听了连翻惊叹,说不得了,不得了啊。
「我当初就觉得你们家老三和乡下泥腿子不同,走出来就是读书人一个。」
「他那几年真是把一辈子的霉运全走完了,现在官路多顺!」
「我看你们毛蛋也是聪明相,好生培养没准就是第二个大官老爷。」
陈氏瞪她一眼:「什么毛蛋,叫大顺,卫大顺!干啥都顺!」
……
一摞旧书卖了八十两银子,这多稀罕?听说的人有机会都在吹嘘,慢慢的这事儿就传出去了。过了两三天,有个穿长衫的急匆匆从镇上赶来,到后山村顾不得歇口气,一路打听去了卫家。他见到的是卫二,见着之后都没客套两句,就问他是不是确有其事?
卫二一头雾水,问什么事?
「听说你在京城当大官的兄弟送了一摞心得随记回来,你过手就卖了,卖了八十两银?」
「不是心得随记,是一摞旧书,里面有些心得随记。」
打听过来那人又不傻,想就知道,要不是好东西人家大官老爷至於费大力气从京城里送回来吗?他懒得听卫二说,问八十两卖给谁了?「你去把书要回来,我出一百两跟你买,你卖我啊!」
卫二已经感觉到不对,嘴上还是问了一句,说你也想沾喜气?花这么大价钱值当吗?
他又道现在说啥都晚了,他卖给帮忙跑腿儿的,人都走了上哪儿找去?
穿长衫的差点昏厥过去,他拍了好几下胸口,转身要走,走之前说:「要真是你兄弟从京城送回来的,他读书时写下的批注,莫说一百两,二百两甚至三百两也有人买!你家不是有读书人吗?他没告诉你书这东西有钱就能买到,大儒的注解你上门去求也求不来?是亲兄弟人家才会白送给你,要是远亲或者朋友肯借给你一观都是交情实在的!真要是一摞不值钱的旧书大官老爷用得着费大力气送来?」
这人走远了还在想卫家兄弟是没见过钱?
这是让银子蒙了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