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1 / 2)

“老裘这是有人给你寄的信”

裘百湖叼着烟斗,从小巷里拎着画眉走出来的时候,一个大孩子骑着大小轮的木制自行车,从石砖路那头过来。

裘百湖拿着烟斗笑着“又骑你的小马崽呢”

大孩子蹬着车子近了,一脚刹住,大大的后轮两侧,一边放着书信一边放着报纸,他熟练的从分层的信盒子里抽出给裘百湖的信件,还拿了一份报纸。

裘百湖夹住报纸,看了一眼信奉,倒是不吃惊。

大孩子瞧那信奉上的字,上头贴了这两年时兴的灵府专票,说是一扔进府县邮部的筒子里,那些上头的邮票带着的灵力便会带着信件在邮部里乱飞,自动按地点一摞摞打好。

“这是谁给你的信”大孩子递过去之后也好奇“字像个女的。”

裘百湖啧了一声“你管那么多呢走走走,你大早上起来在我这儿耽误时间,还送不送信了”

大孩子腿撑着大小轮自行车,还不愿意走“老裘,你跟我说说呗。前一段时间,我看好些穿红披绿的大官老爷们到你这地方来,你莫不是个什么贵人,能带我也发达不”

老裘踹了他后轮子一脚“滚呐”

大孩子骑着自行车,在石板路上颠的屁股不敢落座,大笑着蹬远了。老裘本来想出去遛鸟,但瞧见信封背面,杨椿楼的落款,他想了一会儿,脚下打转又转回屋里去读信了。

自打俞星城消失,已经快三年了。在那场持续数月的雷暴结束后十几日,令天下惶恐的灵力大衰退结束了。只是灵力回来的方式让人很不适应,绝大多数的灵根者只有当年一成二成的灵力,灵根也多有受限,反倒是许多百姓似乎有了几分运用灵力的天赋,哪怕是下地干干农活,也能在推犁的专注中,在天地的灵气里,给自己养出一丝微薄的灵力。

那时候还以为只是错觉,但那年出生的孩子,大多都显露出了有灵根的特征,天下混乱了好一阵子,后来关于各府县仙衙测定灵根,记录黄册的工作都快排到十年后了,不得已才相出办法以后只在户籍记录灵根种类,不记录细由了。

总之,天下修真者既有不甘,却也大抵明白,没失了灵力已经是幸事了。

往后若是人人都能修仙,这事儿再也不尊贵,再也难出头了,不仅如此,天下格局、衙门官场都要变了。

而裘百湖的灵力也大幅减弱了,他作为体修,这一减弱就十分明显,再加上俞星城失踪,他没什么心力再干下去了。皇帝本来不想放人,毕竟裘百湖从还是个百户的时候,就替皇帝做事,直到后来成为南北缉仙厂的主要决策者之一,皇帝自然不想放手。

可裘百湖去意已决,皇帝听说过他与俞星城情同家人,也只好放人了。

他留在了应天府居住,但并不是真的那么安生。因为应天府的缉仙厂出点什么事,总是来叨扰他,前一段时间,更是戌三蜀六带着北厂一群老人南下,想要把他请回京师去。

裘百湖就是不去。他不讨厌应天这地方,更何况留在这儿等的,也不只是他一个。

在他留在这儿之后,杨椿楼、铃眉与肖潼三人,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总是会是不是给他寄信来问候,似乎像是接替了俞星城的位置,来当他半个干女儿。

铃眉在北厂位置做的不低,只是她本来又更好的升迁的机会,但铃眉却放弃了。她放弃接替裘百湖的位置,成为皇帝的心腹,反而想要把自己流放在外。或许她本来心就是野的,是淳朴的,是只想行侠仗义,做力所能及的事。

她不像某些心狠手辣的不像人的缉仙厂官员,反倒是以了解世情,善于解决乡民地方事件闻名。一年大半的时间都外派在各地乡野。裘百湖不但收到过她的信,更收到过各种用渡鸦飞鹰寄来的土产。还有她家住桐乡的父母,送来的腊肉凤尾鱼。

肖潼则没多久就辞退了在礼部的职务,听说身边总跟着她的小白鲸也离开了。裘百湖曾经在应天府跟她打过一个照面,才发现她在做海贸生意,但不是什么丝绸瓷器茶叶那种小玩意儿的原料生意,而是在搞大型蒸汽锅炉、储贮差分机以及军用炮管零件的进口贸易。

裘百湖没想到她会做这个,见面的时候还问起“怎么要做这种生意”

肖潼那时候穿着袄裙,却带着洋人女子的圆领帽,穿皮靴拿拐杖“总听星城说起这些机械的事情,也耳濡目染了些。主要是我发现我不喜欢那些外交辞令,活着说不喜欢只做翻译的工作。我爱的还是大海。”

她笑了笑“当年咱们一块出海,我就察觉到了跟各国官府朝廷做生意的魅力,我这一艘艘船上,拉的不只是能卖钱的玩意儿,更是命脉。只是拉克希米被杀了之后,印度愈发保守分裂,做生意没那么容易了。但是你也知道奥斯曼现在的状况多么合适,而且听说今年拜伦又进入了上议院,要竞选首相我确实想借着关系看能不能做好跟英国的生意。”

裘百湖未曾想到,肖潼做的这生意确实几年内就触及命脉,她以商人身份,竟然被召进宫中几次。

在灵力全面衰退与均分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便是杨椿楼。

只因大夫这行业,从先秦时期开始,便一直是修真者的天下。巫是医的起源,灵力与法术成为了医的重要手段。再加上灵力确实在治病救人上有强大的优势,而大家都不想死,所以天下早就没了行医的“凡人大夫”,剩下的只有一个个流派世家的医修。

杨椿楼也是这样的医修世家出身,只是杨家本来就是医修中喜欢钻研的另类,她父亲更是另类中的大奇葩,为了修炼重铸血肉,他父亲解剖了多少尸体,熟练掌握了多少血管与肌肉。更是积极求学于印度、西洋各个流派,丝毫不忌讳生死。杨椿楼重铸血肉的手艺,也在这些年军旅的锻炼中,成了大明几乎难以有人匹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