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哈丽孜死了
俞星城吓了一跳。她一旦身死,岂不是爱琴海东边都要变了风向。
戚雨信没在大清真寺内多说,而是乘坐开罗的飞艇,前往苏伊士时的路上,才细细说来。
小燕王走后没过几天,朝廷任命的外事水部郎中便到了,也因为可以在斯里兰卡停靠补给,所以船队庞大,带来的劳工有两万余人。那头哈丽孜还是很看重苏伊士运河一事,既是给拨款协助,新上任的埃及总督也给了很多的支援,他们设立两大分部,一主管跟奥斯曼皇室的协商配合,地点设在开罗;另一主管施工协调,就设立在苏伊士城,也是官员最多的分部。
这头开工之后,进度喜人,埃及内部虽然还多发,但一直没波及运河建设地区,哈丽孜高兴之余,决意在苏伊士运河附近修建一座宫殿或庙宇,来几年大明与奥斯曼交好。
可大明又没有国教,圣主没有形象,工部郎中就商量着要不就弄个大禹,要不然就弄个孔子。
回信给朝廷一问,皇帝说“大禹去治他们尼罗河、苏伊士河了,咱们怎么办。还是弄个孔圣人吧,游学游到西边去,也显得我们东方古国,底蕴厚重。”
皇帝真就是这么说的,折子回来,工部就去找奥斯曼商量。
虽说教无立像之习俗,可埃及这地方到处都是阿蒙神、拉神的雕像,也不差一个孔子,哈丽孜便同意了,甚至还拨了人去修建。也不知道照的埃及工匠是不是受当地雕塑影响太深,把那孔子像设计的跟个秃头长须法老似的。计划就侧立跨步在苏伊士城外的运河之上,衣摆才只到小腿,手里拿了个四不像书卷,一手拈着自己的胡子,眼线拉到太阳穴。
如此妖媚、令来往商船裆下过的孔子,怕是世界头一个。
不过那些孔家后人也没几个能跑来奥斯曼指手画脚吧。
这头孔子像才批下来,工部郎中就听说,伊斯坦布尔发生了暴动,哈丽孜被刺杀,年轻的皇帝莫塔夫迅速主持了大局。
俞星城听到这里震惊了“你是说,奥斯曼皇帝那个热法皇后的丈夫我可不觉得他有主持大局的能力。他虽然有些心机,但却不是隐藏极深的那种人,甚至他都有些依赖哈丽孜”
戚雨信点头“俞大人的判断是没有错,但反对哈丽孜头目并不是莫塔夫,而是数位逊尼派伊玛目。伊玛目,以前是指引领众信徒祈祷时的领拜人,但现在能被逊尼派称为伊玛目的人,几乎都是教内的顶尖学者与领袖了。也就是说,这场暴动根本不是发生在皇室家庭里,而是哈丽孜这样的世俗派与传统宗教之间的矛盾。”
哈丽孜积极改革,想要让奥斯曼成为世俗派国家的意图很明显了。奥斯曼至今能够有领先于世界的飞艇技术、沙轨技术,都与她和上一任皇帝有很大的关系,而显然她渐渐发现,只有技术改革还不够
,更需要改变奥斯曼如今腐朽陈旧的制度、文化以及宗教。
之前两次血兽爆发,她都利用危机杀死了大量宗教领袖;甚至将血兽病也一并栽赃到宗教上,按理来说她手腕强硬,又深得人心,应该不会输。
但她确实将宗教势力压的太狠了,逊尼派下多个学派竟然联合起来,决意要刺杀哈丽孜太后。
哈丽孜也不是不小心,她几乎不出宫门,宫内防范严格,想要刺杀难于登天,必须要找到一个在宫内的内应。
皇帝就是那个极其有风险的内应。
因为莫塔夫皇帝这半年多以来,自热法皇后去世后,与哈丽孜和解,二人几乎同进同出,太后似乎对他有了几分信赖。哈丽孜虽然仍然掌控大权,但皇帝与她关系密切其实并无坏处
哈丽孜所想要进行的改革是增加皇室的权力,打压宗教,这对莫塔夫以后的继承只有好处;而太后毕竟只是一个女人,她哪怕像历史上数位太后那样掌管大局,也总会有死的那天,死了的热法皇后无法成为接任她掌权的女人,权力总归要落回到皇帝手里。皇帝跟哈丽孜越紧密,就是越帮助以后的自己铺路。
就在众多伊玛目以为皇帝和哈丽孜之间没有嫌隙时,却从热法皇后生前的贴身女官那里,打听到了消息皇帝似乎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甚至常常去墓地与热法对话。
几个伊玛目敏锐的察觉到什么,于是让一位女性诵经者以拜会热法为名,私下会面了莫塔夫皇帝。
挑选的这位女性诵经者容貌性格与热法有几分相似,几次“偶遇”,就从莫塔夫皇帝口中打探到了一点口风。
皇帝曾偷听到了大明女官与太后的对话,而太后之后不少动作,也都似乎印证了一些皇帝的猜疑。
太后可能想要成为女皇。
莫塔夫皇帝虽然不知道,太后成为女皇之后,要如何选任继任者,但他实在是无法容忍这一点,甚至觉得是自己的软弱才造成的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