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傅也不是一并都认领下来,虽为了保证百姓不被报复,刻意不公开,但也不是听百姓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般都需要佐证,或是通过他自身的经验来观察,判断来告状的人有没有说谎。
判断人是否说谎这点,是曾经教过他一阵子,在刑部做过尚书的一位老大人教他的。
老尚书在刑名上干了一辈子,经验丰富,当时几部尚书和翰林院的大学士,都担负着给太子讲经的任务。
还是轮班制的,必须要来。
老尚书考完科举后,四书五经就被他扔到角落里去了,几十年都没再摸过,让他给太子讲经?
讲什么经?
於是他便给太子讲刑名上的事。
为了在储君面前显示一番老夫除了不擅长讲经,其实还擅长许多别的,他特意把自己会的一些东西交给了太子,美曰其名学好后,颇有大用。
你想想,你作为储君,日后的帝王,要判断下面官员是否骗你吧?卫傅就是因为听信了这点,很是用功学了不少。
等他学会后才发现,其实这些法门也没有老尚书讲得那么神乎其神,这种判断犯人是否说谎,是需要特定场景,还需要特定布置,用以日常的话,顶多只能起到一点辅助作用。
当然这点辅助作用,其实在之后日子里,很是帮了卫傅不少,但由於太细碎,这里就不详细叙述。
总之通过这点小法门,卫傅还真抓出一个说谎的百姓。
经过一番吓唬问话之后,才发现这个人说谎也是有原因的。
那个马匪确实犯了这件事,却由於此人并不是苦主,不符合卫傅所说的必须苦主亲自来,所以才会假装苦主来告状。
事情是这样的,被抓的马匪中有一人祸害了个姑娘,那个姑娘事后跳了江,而来告状的这个年轻猎户,与这个姑娘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
本来两人都快成亲了,谁知迎来了这种祸事。
年轻猎户得知姑娘跳江后,整个人都要疯了。他也试过去报仇,但马匪人多势众,他只有一人,根本无法抗衡。
这次新到的安抚使大人说接受百姓诉状,年轻猎户得知后,大喜过望,就去寻姑娘的家人前来衙门告状。
可姑娘的家人胆小怕事,说独眼豹还没抓到,谁知道会不会被人报复。
马匪之所以人见人怕,就是因为他们报复心极强,经常惹上一个,招来一群人。
总之姑娘的家人不愿来,年轻猎户才假冒是姑娘的家人,特意说谎是姑娘的哥哥,谁曾想被卫傅看破了。
“只要你能找来证人替你作证,你这诉状我就收了。若是证人怕被报复或连累,也可寻个人少的时候来,本官在后门留了人守门,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年轻的猎户激动地点头道:“证人我有,我有许多同伴都知道这件事,我这就去找他们来给我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