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做出决断,什么决断?

免得横生是非,什么是非?

宣王显然深谙棒子加大枣的道理,先给出你们转为效忠我的理由——如果先皇暴毙,真与元丰帝有关,说明其得位不正,宣王有先皇属意,诛杀元丰帝,不过是匡扶正统。

不管是从人情,还是从大义都能说过去。

众臣转为效忠他,自然算不得是乱臣贼子,也不算是为保性命,投靠叛王,不会让众人在名义上有损。

要知道为官者最重清誉,谁也不想遗臭万年,被记在史书上被人口诛笔伐。

所以理由给了,威胁也来了。

若是他们不识趣,宣王不介意关他们一辈子,或者直接让他们枉送性命。

孟阁老说出的话,其实所有人都在听。

这其中道理,他们自然也懂。

“就是不知京城那如何了?咱们被关在行宫,想必行宫和承德都尽在宣王掌握中,就是京城……”

“你们忘了宣王是从何处来承德的?”

京城。

六部五寺中,大半高官都跟来了承德,少部分和底层官员留守京城。若太子没被擒也罢,偏偏皇后和太子皆被擒,京中群龙无首,恐怕要讨伐宣王都不能。

宣王既能拿出这等说辞,来说服他们,自然有一套说辞留给京城那边。毕竟看宣王架势,显然不打没把握的仗,既然出手了,肯定不会留有疑虑。

“那咱们不是只能……”

剩下的话此人未说,但都明白什么意思。

一时间,连手中的馒头都显得淡然无味。

宣王从宫殿里出来,一名身穿蓝色袍子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此人正是承德总兵狄锟。

与宣王粗犷的长相不同,狄锟面白消瘦,长眉细目,下巴上留着一络胡须,看着不像个行伍出身的总兵,倒像个谋士。

“王爷觉得这些大人们何时能服软?”

‘大人们’三个字被狄锟说出了几分讥讽的意味,不过自古以来,文官武将都是对头,如此倒也不稀奇。

宣王不问反答:“你觉得?”

狄锟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道:“这些文官向来注重官声官誉,哪怕心里已经服了,面上还是要装一装的,最好能探探其他人如何,若有人提前开了头,他们自然借坡下驴。”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狄锟也没拒绝,反而显得很有兴致:“王爷放心,交给属下保准他们三日内跪下高呼万岁。”

宣王道:“别直接上手,这些人本王都还要用,而且你既知道他们注重颜面,便要提防他们被羞辱后鱼死网破,虽本王不怕他们鱼死网破,但未免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