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钱塘江,滚滚向东流。
江水在来到那个前窄后宽的喇叭口处时,奔流得更是欢腾,直接就投身到了更加广阔无边的东海之中。
大海,是那么的广阔,有着多少未曾开发,未曾发现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前去探寻。但是这一切对大明王朝的人来说,却又是那么的危险。
自太祖时立下片板不得下海的严令之后,陆地与海洋便已几乎隔绝。只有那些胆子够大,势力够雄,能够打通官府关节的人,才会想着从海上来赚取叫人眼红的利益。
虽然这两年间浙江沿海总有些不安分的人在打着走私海外的主意,但真能平平安安来去的,也就那么几家罢了。因为官府的严厉打击,更因为海上不可测的凶险。
海上的凶险可不光只有那不知何时便会生出的狂风巨浪,更有那些纵横海面,来去无踪的倭寇海盗。曾经就有不少想搏上一把的家伙变卖家产,乘船出海。而结果,却落得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屍。
所以如今的东南沿海,寻常百姓也都看开了,知道这种海上走私之事不是自己这等人能干的,那就老老实实地窝在家乡,继续过着贫穷而又安定的生活吧,已很少有人敢贸贸然出海。
但在十一月初三的这天上午,却有一艘渔船漂在了离着浙江沿海已有数十里外的海面之上。居然有人不顾方方面面的危险,选在了这么个寒冬季节里乘船出海,这实在太也违背常理了。
其实这艘船在海上已航行了差不多三日,它不像其他想要走私的船只那样,认定了方向后,就朝着西洋诸国的所在而去。而是在靠近浙江沿海的这一带附近游弋穿梭,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一般。
若是有人能来到这船上看一眼,就会感到更加的古怪。这船上只有不过五名船夫,外加一名青年。而船上,也没有想象中的丝绸、瓷器等等运往他国的大明物产,有的只是慢舱的食物和淡水。很显然,这艘船出海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前往西洋各国做买卖,而是另有所图。
一阵寒风从陆地上吹了过来,直吹得海面陡然就腾起了丈许的浪头来,小渔船在这自然之威面前显得那么的无助,随着这一个浪头打来,就高高地腾起,随后又重重地拍在了海面之上,用木板钉成的船身都发出了噶吱吱的惨叫。
一直守在船头的汉子有感於此,忍不住担心地对刚从船舷处抬起头来,嘴边还留有呕吐物的青年道:“二少,这海上的风浪可是越发的大了,若是再这么下去,恐怕我们这船也坚持不了太久。毕竟,这可不是拿来航海远行的船只哪。”
这个略显狼狈的青年,正是当日奉了自己老爹谢秉廉之命到处求援的谢家二爷之子谢景隆。当日在发现谢家将遭遇大难时,他便早早地安排离开了杭州,而后不久,就得知了一连串让人惶恐的消息——
谢家真个被定了罪,全家被抄查得干干净净。而且,往日里与谢家关系紧密的那些人,无论是常赵苏等杭州世家也好,还是镇守太监,大小衙门也罢,在这事上都不敢为谢家再说一句好话。如此做派,分明就是要眼睁睁看着谢家就此完蛋了!
得到这一噩耗的谢景隆在一番考虑之后,终於决定不走官府的路,而是毅然决然地出了海。因为他知道,官府已靠不住,只有谢家自己人,才是唯一能把大伯父亲他们从朝廷的刀口下救出来的人。
於是,就在三日前,他乘船偷偷地出了海,并在这附近漂流了好久,只是那想要找到的岛屿,直到现在都还不见踪影。
听到船老大的说话,他的脸色变得更加的阴沉,但心里的决定却无半点动摇,只见谢景隆狠狠地抆去嘴角的残渍,目光盯着对方:“就是死在海上,我们也要把人给找到了!”
被他阴沉可怕的目光一盯,船老大的心里猛打了个突,无奈之下,只得点头,继续让人调整风帆,借着这阵风朝着另一片尚未寻找过的海域开去。
虽然那岛屿大家都知道其存在,但是大海茫茫,又没有像样的海图,这么到处乱找确实有种大海捞针般的困难了。
又是半日过去,太阳再次被拉到了西方,沉沉地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似乎很快地,它就要沉入海平面之下了。这让谢景隆的心越发的沉重起来,他的内心其实也已感到了有些茫然,不知自己这一遭出海到底是对是错。
可就在这时,他有些茫然的目光突然就眯了起来,而后指着侧面的一个黑点大声喊道:“那是什么?你们快看,那可是岛屿?”
众船员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极目望去,而后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兴奋之色,这几天的苦苦寻找总算是没有白费,岛屿终於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不需要谢景隆再作吩咐,那些船夫便已迅速调整了船只航行的方向,径直就朝着那个小小的黑点快速驶去。很快地,小黑点在他们眼里就变成了一块形状很不规则的小小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