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九年十月初九日,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是日也,金风送爽,天朗气清,好个天高气爽的金秋,不过对许多人来说,这也是个多事之秋。
没错,最近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京城官场是再恰当不过了,接连发生了太多不可预料之事,让一向习惯了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官员们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意思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只在那个叫陆缜的年轻大兴县令。
初时,他在治内立下三十条法令,众人只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没有太往心里去。可不料这个官场新丁却完全不顾某些规则,居然强硬地推行法令,还把一些官员的家属都给拿下严办了。
好吧,这终究是为了北京的治安着想,大家也就忍了。可没想到才几日工夫,他就开始变本加厉了,也不知怎的,得罪了什么人物,竟惹得有人杀门刺杀,直闹得人心惶惶,并让不少人吃了挂落。
而还没等大家从这变故里反应过来呢,这个小小的县令竟做出了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来——他居然带人直闯朝廷钦封的伯爵府邸,而且还让他挖出了一桩杀死数十人的大案来。这还不算,随即这个胆大妄为到了极点的家伙竟又跑去敲响了登闻鼓,然后把案子捅到了天子面前。
这实在是几十年都未曾出现过的奇葩哪!官场里的人都知道想要立身,最要紧的便是谨言慎行,可他倒好,却是到处惹祸,活脱脱就是一个瘟神了,谁沾着他都会倒大霉。不,或许称其为疯子才更恰当些,只有得了失心疯的人,才会如此不顾后果地干出这许多叫人防不胜防的事情来。
当然,这些风评只是官场里的,在民间,陆缜却完全是另一番评价了——铁面无私,正直而有担当,这些便是京城百姓对他的看法。所以,当陆缜在今日出现在刑部衙门之外,参加这场几十年来少有的三司会审时,立时就得到了围在衙门外面的诸多百姓的交口称赞。
当然,这一动静,就让同时抵达的一干官员的面色更加阴沉了下去,而可是刑部衙门,朝廷六部之一,又是三司会审这样的大事,岂能如此喧哗胡闹,居然在衙门外聚集了数以百计的百姓围观?
这三司会审可不一般,相比起寻常的审案,其规格要高得太多了。因为这一审案无论是主审官,还是被审问者,亦或是被追究的案件都一定不一般。
主审官,必须是三法司,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衙门里各派出了一名高官,虽然不可能是其衙门的主官,但档次也不能低了,就刑部来说好歹得是个侍郎或郎中,其他两个衙门也得派出相应的官员。
而被审的犯人身份自然也不能低了,寻常之人,哪怕犯下再大的罪过,也不可能劳动这些朝中高官抽出时间来一起审他。像这一回的广宁伯刘逊就算是个合格的被审人犯了。
而除了这些人外,就是在旁听审之人,身份也自不凡。一般来说,但凡是重要案子,天子都会派出自己身边信任之人到场监督,是为听审,他们多半就是锦衣卫或东厂的人。不过这一回的规格却更高,人也更多,光六部的尚书就来了两位——吏部尚书胡濙,以及兵部尚书徐曦,而且这回连最近一向不怎么出头的英国公张辅都到场了,只这阵容,便可知天子对此案是有多看重了。
从主审到犯人,再到听审的都是朝中数的着的权贵高官,现在刑部大堂内外,身份最低微的,除了那些充场面的官兵衙役外,就数陆缜这个小小的京县县令了。
不过身处其中的陆缜却无半点紧张的表现,只是垂目站在下方,如老僧入定一般,完全没有理会周围那些充满了冰冷、讥诮与敌意的目光。
见此,一旁端坐的胡濙嘴边就透出了一丝笑来:“此子心性确实非常人可比,怪不得敢惹出这么大的事端来。”
倒是作为主审官的三人——刑部侍郎段充,都察院佥都御史林密和大理寺少卿曾广孝此时的神色看着有些紧张。说起来,他们虽然在京城官场里打滚多年,可却也是首次审理如此严重的案子哪。
在互相对了一眼,提了提精神后,才由此地的主人,刑部侍郎段充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喊一声升堂,带人犯。
随着两旁军卒拖长了的威武声,这一场三司会审终於开始了。
若是照着常理,此番审案就该按部就班了来,先把犯人提上来询问一番,然后要是他不认罪,再拿出证据,请出人证来与之对质。可这一回,不知是否出於对犯人身份的考虑,段充却没有先提人犯,而是叫一声:“大兴县令陆缜何在?”居然先找了他!
虽然有些意外,陆缜却还是一正衣冠后从容地从堂外走了进去:“下官陆缜见过各位大人!”说着,还弯腰团团施了一礼。